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立式浮顶储罐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浮顶振动对立式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时,假定浮顶运动为均质刚性圆板振动,运用储罐速度势理论给出了液体运动势函数、基底剪力、倾覆力矩公式,从薄板理论出发建立浮顶的弯矩表达。由Hamilton原理和虚功原理建立了浮顶储罐抗震体系的运动控制方程。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浮顶储罐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与未考虑浮顶影响的储罐地震响应进行对比。数值结果表明,考虑浮顶作用具有降低地震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制作了大型浮顶储罐的等比例模型,研究了储罐模型浮顶在直击雷作用下,使用1根和6根铜编织带时储罐浮顶中心、浮顶边缘、罐壁及罐底各点对地电压分布情况,还使用有限元电场分析软件对储罐罐体以及浮顶上的电压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铜带数量可以有效降低浮盘和罐壁间的电位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火花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CF_3I气体灭火系统集成了火灾探测和气体自动灭火等功能,可24小时检测并迅速扑灭由于雷电等因素引起的外浮顶储罐密封圈的早期火灾,降低了大面积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基于中东地区某项目外浮顶原油储罐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CF_3I气体灭火系统的布置及操作原理,分析了CF_3I气体灭火系统与传统泡沫灭火系统的关系,并提出了CF_3I气体灭火系统在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军 《科技资讯》2010,(4):63-63
某化工厂一台10000m3重油储罐需进行内浮顶改造以储存原油。本文对该储罐的装配铝制内浮顶的安装和验收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浮顶储罐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研究浮顶对储罐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地震响应的影响,选取2000方原油储罐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无浮顶储罐及浮顶储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Ⅲ类场地单向地震激励作用下储罐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对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倾覆力矩、晃动波高进行详细的对比。结果表明浮顶的存在对储罐的基底剪力和倾覆力矩产生影响甚微;对晃动波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00方储罐波高降低率为41%。  相似文献   

6.
温继东 《科技信息》2014,(14):70+76
文章介绍大型原油储罐在雷雨季节,通过快速对地释放雷电荷和静电荷,控制频繁发生在浮顶边沿密封处未能及时导出电荷,降低雷电流频率下的趋肤效应,防止密封处产生火花间隙放电,阐明浮船增添接地装置降低阻抗,对大型储罐雷电防范所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7.
邢志田  何文龙 《科技信息》2012,(23):488-488
以甲醇储存为例,探讨固定顶储罐与内浮顶储罐的呼吸损失,从而说明内浮顶储罐储存甲醇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吴强  司海玉 《科技咨询导报》2013,(9):244-244,246
以往制作的储罐浮顶,单盘形式的较多.青岛丽东芳烃项目中的100000 m3储罐和储罐的双盘浮顶均为我公司首次施工.浮顶全部附件为现场制作,仅浮顶人孔就多达74个、支柱186个、共分6个环形仓、74个船舱.  相似文献   

9.
10 000 m3的立式内浮顶储罐在成品油站场中数量最多,为研究汽油泄漏扩散行为,考虑相邻罐之间的影响,通过FLACS软件,按照标准建立罐区三维模型,基于pool模块,分别讨论液池和可燃气云在不同泄漏速率、温度、风速影响下的扩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双罐区的液池和气云扩散主要受相邻储罐的阻挡而绕流扩散,随后与单罐区一样,受到防火堤的约束;根据在30 s形成的液池面积大小及可燃气体扩散最远距离来评价汽油泄漏后的灾害严重程度,发现泄漏速率越大、风速较小且稳定时,液池及可燃气云扩散速度越快,危险程度越高,而温度对液池扩展及气云扩散影响较小;结合监测点的实时气体浓度信息及GB 50493——2019相关规定,建议罐区可燃气体探测器设置在泄漏源附近,高度设置为0.3 m。  相似文献   

10.
下水道可燃气体分析是城市下水道可燃气体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BP神经网络对下水道可燃混合气体分析存在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标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鲁棒性差的缺点,建立了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LS-SVM)的下水道可燃气体分析模型.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采用最小二乘线性系统,对误差变量进行权值设定,提高了学习速度和学习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WLS-SVM的下水道可燃气体分析模型优于所比较的BP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2种模型,具有优良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罐区油品储存量大,具有较高的泄漏风险,一旦发生泄漏,可燃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甚至引发后果更为严重的多米诺效应,而可燃气体探测器作为重要的保护层持续监控现场,对保障现场安全生产和风险预警具有重大意义。以某罐区汽油泄漏为例,通过FLACS软件建立汽油储罐泄漏扩散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根据现行标准GB/T 50493—2019在泄漏源周围设置候选监测点,结果表明:部分距泄漏源10 m范围内的监测点不能检测到可燃气体,说明探测器的设置应遵循可燃气体扩散规律;对于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检测,建议探测器的最佳安装高度为0.3 m。  相似文献   

12.
罐区油品储存量大,具有较高的泄漏风险,一旦发生泄漏,可燃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甚至引发后果更为严重的多米诺效应,而可燃气体探测器作为重要的保护层持续监控现场,对保障现场安全生产和风险预警具有重大意义。以某罐区汽油泄漏为例,通过FLACS软件建立汽油储罐泄漏扩散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根据现行标准GB/T 50493—2019在泄漏源周围设置候选监测点,结果表明:部分距泄漏源10 m范围内的监测点不能检测到可燃气体,说明探测器的设置应遵循可燃气体扩散规律;对于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检测,建议探测器的最佳安装高度为0.3 m。  相似文献   

13.
文中描述了内浮顶罐的特点和作用,讨论了拱顶罐改造为内浮顶罐的结构设计,并探讨了设计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LPG储罐泄漏喷射火灾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喷射火灾是指由具有一定压力的单相或两相可燃介质从有限大小的出口泄漏,遇到火源而引起的火灾.液化石油气(LPG)储罐由于化学、机械或热冲击等不同原因发生泄漏时,储罐内气液两相介质在巨大的压差下从泄漏口喷出,遇到火源即形成喷射火灾,极易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运用FDS软件,模拟了有风和无风条件下LPG储罐连续泄漏造成的喷射火灾情况,得到了火焰的热辐射变化规律和火焰发生发展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特定情况,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安全半径至少应设置在距离火焰中心25m以外.这一结果与文献中采用点火源模型预测的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所建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石油储罐在地震波作用下单盘浮顶的运动状态,提出单盘浮顶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力学模型,并应用薄板大挠度理论,采用边界元法求解单盘浮顶的边缘膜应力,在这一基础上对浮顶的强度及稳定性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高效、实时地对可燃气体进行远程监控,设计了一种基于GSM短消息和PIC单片机的可燃气体监控报警系统。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软硬件设计方法。以PIC16F877为控制核心,利用红外线IR-622传感器来采集可燃气体浓度,并通过GSM无线模块把情况信息传输到用户手机。经测试,该系统使用方便、稳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橡胶垫基础隔震浮顶储罐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浮顶参与地震响应的角度出发,采用Nagarajaiah模型模拟铅芯橡胶支座(LRB)的力-变形非线性行为,研究了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储罐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地震烈度、高径比以及场地条件对立式钢制浮顶储罐隔震与非隔震状态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不同工况下,隔震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储罐的倾覆力矩,减少基底剪力,满足结构控制。但对波高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合理优化高径比,选择场地,可以得到理想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倾角坚硬顶板煤层采空区地质条件复杂,漏风规律复杂多变,因而煤自燃危险性较大,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确定了凝胶泡沫材料中合适的发泡剂、稳泡剂、胶凝剂、交联剂。通过实验得到凝胶泡沫材料的最佳配方为:发泡剂为月桂酸钠和SDS按2:3比例复配,浓度为0.6%;稳泡剂CMC浓度为0.1%;胶凝剂AM浓度为0.3%;交联剂MBA浓度为0.3%。经过程序升温实验和封堵实验,该凝胶泡沫具有优良的防自燃阻化性能和封堵性能。在东龙煤矿7162工作面采空区灌注凝胶泡沫材料进行防灭火。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凝胶泡沫材料有效抑制了采空区自燃,保证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use of a computer method of the ventil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flow distribution of air and gases in the area of wall mining work and the adjacent goaf.In workings and goaf,the complex issue of the formation of a gaseous atmosphere under variable ventilation conditions and an existing fire hazard level,with the possibility of feeding goaf with an additional carbon dioxide flux as the inertizing agent is considered.Some examples of the simulation of feeding goaf with carbon dioxide illustrating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oaf atmosphere gases concentration,said distribution patterns being gas supply place dependent,have been presented.In addition,the impact of the additional sealing of goaf on the distribution level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gases,the said sealing made from the wall side with chemical agents has also been considered.The capabilities of the VentGoaf computer simulation program,being the basis for our calculations,enable consideration of the use of the inert gases supplied to the goaf depending on:the location of the gas feeding the pipe outlet,tightness of the fire field,fire centre location,and spatial situation of the mined wall.It has been found that fire prevention elements,such as chemical sealing agents,are of great impac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fire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