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实现加工番茄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通过总结分析品种选择、种植方式、水肥管理、病害防治、合理采收等各项生产管理技术,进行加兵团八师工番茄优质高产生产栽培技术总结。以期为新疆特别是兵团的加工番茄种植生产提供借鉴参考,为进一步实现团场职工增收,企业增盈,团场增效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作用及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可溶性固形物在番茄果实的品质特性、加工特性和生理作用方面的作用,以及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成分和对风味的影响作用。也对近年来提高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基因重组、水肥调控和激素调控等途径的研究情况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在夏季果实成熟期,加工番茄果实发病和腐烂造成大幅度减产减收以及加工制品的品质下降的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根据2003—2004年新疆北部加工番茄病害的情况,2005年有针对性地选点、抽样和跟踪调查,重点研究了加工番茄田间果实发病和腐烂的主要类型、特点及病因、病原菌;调查研究了田间发病情况及其与果实发病与腐烂的关系;研究了人工接种条件下主要病原菌对果实的侵染情况。通过研究与分析,对加工番茄田间果实发病与腐烂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生产上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番茄翻秧机分秧器能够适应新疆番茄品种及种植模式的需要,本文根据新疆番茄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分析了番茄分秧机分秧器的结构。通过分秧器结构、工作原理分析了分秧器在工作过程中番茄秧的运动情况,以及分秧器的前倾角和分开角对分秧器分秧能力的影响,确定了前倾角和分开角的大小,达到适应性较好的要求,提高了分秧器分秧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垦区加工番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疆由于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高温干旱、降雨量少,是种植加工番茄品质优、产量高的地区。新疆种植的加工番茄以番茄红素含量高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单产高、  相似文献   

6.
<正>番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脐腐病、裂果病和日烧病三种。近几年由于加工番茄在我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对农民种植加工番茄的积极性挫伤很大。为确保加工番茄的加工品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根据我们多年经验,将加工番茄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番茄脐腐病:又称顶腐病,蒂腐病。初发时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斑点,后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病斑凹陷变褐,最后形成直径1~2cm的黑疤,严重时扩展到小半和果实;发病后期遇湿度大时,腐生霉菌寄生其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而且多发生在第一、二穗果上,同一花序上的果实几乎同时发病。 因结果期水分供应失常,造成番茄生育前期水分充足,果实膨大期需大量水分时遇高温干旱,使大量水分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而散失,果实发育所需水分不能正常供应,使钙素的吸收和代谢造成障碍,果实生长发育受阻,花脐部分组织坏死而形成脐腐。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本文研究于2017-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设置4个灌溉水平和3种施氮梯度的完全组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水氨水平下土壤含水率、作物耗水和加工番茄各器官对氮素吸收分配的变化.结果 表明: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在不同水肥耦合作用下,均于果实膨大期达到...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钙措施对加工番茄脐腐病发生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喷施氯化钙、滴施硝酸钙对加工番茄果实含钙量、脐腐病发生率、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施钙措施都可降低脐腐病发生率,滴施硝酸钙处理可提高加工番茄果实含钙量和加工番茄果实硬度,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达到140t/hm2,分别较不施钙和喷施氯化钙处理增加了22.8%、14.3%。硝酸钙滴施对加工番茄品质影响不大,但加工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加工番茄籽在加工番茄籽清选装置及排种器中的碰撞接触模型,结合恢复系数的基本定义,采用FASTCAM-10K系列Model 500高速摄像机、自制跌落仪及PC机构建了加工番茄籽恢复系数测试装置,对加工番茄籽的弹性特性进行了测定.试验选择目前新疆广泛种植的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的种子进行研究,采用L12(31×24)混合正交试验研究各相关因素对加工番茄籽恢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加工番茄籽法、切向恢复系数的显著影响因素为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和材料厚度.采用L4(23)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建立了下落高度和材料厚度与法、切向恢复系数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不同播期加工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出适宜的加工番茄种植时间范围,为新疆红色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疆红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工番茄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已成为新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又一大作物,但由于栽培技术尚不完善,导致加工番茄产量不稳定,且病虫害严重,直接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影响红色产业链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正>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原产于南美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1],番茄在栽培过程中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温胁迫会影响番茄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导致番茄果实产量下降、果实品质降低。因此,深入了解番茄耐热性杂种优势对于番茄耐热性育种具有现实意义。番茄作为一种自花授粉的植物,其杂种优势表现较为明显[2],因此,通常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提高番茄产量、抗胁迫能力及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兵团第八师温室辣椒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辣椒的主要产区,为进一步实现温室辣椒的优质、高产,通过分析种子、种植条件及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温室辣椒优质高产生产栽培技术总结。以期为新疆特别是兵团的温室辣椒种植生产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番茄既是蔬菜,又是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随着设施园艺的发展,实现了番茄的全年生产,全年生产模式就是利用温室环境进行番茄的种植,为了更好地让广大种植户了解高产优质番茄的种植模式,文中全面介绍了新疆兵团八师的温室番茄种植技术,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已发展成为继美国、意大利之后世界第三大番茄生产国。新疆以其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高品质酱用番茄的天然优势,以及逐渐显现的加工业规模,正逐步成为世界番茄加工制品的中心。作为加工番茄的里格尔87—5在南、北疆都有很大面积的种植,其中农二师焉耆垦区2004年该品种种植面积为8万多亩,平均单产6.54吨/亩,2005年种植4万多亩,平均单产6.531吨/亩,连续多年种植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与稳产性。  相似文献   

16.
棉花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为进一步实现棉花的优质、高产栽培,通过分析如何选择棉花品种、种植条件及要求、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对新疆地区棉花栽培技术总结,以期为新疆棉花种植生产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滴灌小麦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增产效应,有力的支撑了新疆生产兵团八师"减棉增粮"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工作,结合八师滴灌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从滴灌布置方式、滴灌小麦存在问题及水肥管理等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充分发挥滴灌小麦节水增产的重要功效,为兵团乃至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和静县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作物面积也逐年上升,从2001年随加工番茄价格不断攀升,种植加工番茄的面积也不断扩大,到2003年种植面积已达5459亩,而加工番茄的病、虫、草害问题也就日趋突出,现根据我们在拉布润林场蹲点调查的经验将加工番茄主要病、虫、草害症状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和加工番茄红果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棉花叶片和加工番茄的果实等组织器官的主要物质含量,分析影响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表明:以加工番茄叶片饲喂的棉铃虫上幼虫发育历期最短16.04 d、幼虫存活率最高54.44%,蛹羽化率最高83.58%,以加工番茄红果发育历期最长26.17 d,幼虫成活率最低3.67%,蛹羽化率最低0.00%。因此,4种食料中棉铃虫的适合度为:加工番茄叶片棉花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加工番茄红果。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和果实中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中加工番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5.14%、C/N为0.91;加工番茄红果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为3.04%、C/N为9.65。因此,植物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低、C/N小、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有利于棉铃虫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加工番茄促生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加工番茄病害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促生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和抑菌效果的研究.从新疆各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健康加工番茄植株根际土壤164份,共分离纯化得到细菌及放线菌分离物1029个,经室内一次筛选和二次筛选得到54株对番茄立枯丝核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促生试验表明,这54个细菌菌株中有6株细菌能提早加工番茄种子的发芽时间和提高加工番茄的发芽率,并对发芽后植株的株高、株鲜重和地上部干重的提高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盆栽接菌试验表明,有5株拮抗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较好,其中SL-23菌株的防治效果为46.96%,优于五氯硝基苯拌种的防治效果.5株拮抗细菌都对病原真菌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病原细菌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有较强的抑制生长的作用,抑菌谱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