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1,(7):6-7
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哈米德总统,哈西娜总理以及孟加拉国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相似文献   

2.
2003年9月17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合办的“敦煌写本研究、遗书修复及数字化国际研讨会——纪念王重民先生诞辰100周年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3.
《科技智囊》2007,(8):88-89
1.6月17日,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京参加“王宽诚先生诞辰10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与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合作20周年纪念大会”的香港著名实业家,爱国人士主宽诚先生的亲属一行。  相似文献   

4.
恬然执教六三载,桃李不言自成蹊——庆贺刘宜伦教授九十寿辰暨执教六十三周年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诞辰100周年,再度缅怀他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范,潜心研究科学的精神,对后人无疑是很好的激励。  相似文献   

6.
 2018年是师昌绪先生诞辰100周年。《科技导报》约我写一篇小文,内容不限、思考月余,我想还是谈谈师老与生物材料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纪念陈望道100先生周年诞辰而作。着重阐述陈望道先生为建立一个解释力强的汉语语法学体系所作出的种种方法论上的努力,认为这些努力对建立统一的汉语教学语法具有无法估量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是傅雷先生诞辰100周年。2008年5月15-18日,由南京大学、江苏作家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办,南京大学法语系、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承办,大众书局、香港翻译学会和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协办的傅雷诞辰百年纪念暨“傅雷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9.
宋丽 《世界博览》2009,(22):79-81
彼得·德鲁克95岁的生涯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他一生从不沉湎过去,只信奉未来。德鲁克对中国的未来有着怎样的愿望?2009年11月19日,是彼得·德鲁克先生诞辰100周年。尽管他喜欢人们叫他彼得,厌烦人家称他为博士、教授,对于称他为什么大师更是厌恶之至。不过,在德鲁克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还是不得不称他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正如美国领导力专家、德鲁克好友弗朗西斯·赫塞尔本在纪念活动上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10.
 黄昆先生是我师从、学习并共事时间最长的一位恩师,他对我的教诲深刻地影响了我一生的治学、做人以及对年轻一代学术接班人的培养。本文描述的点滴回忆,作为对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1.
正茅以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1月9日上午,由九三学社中央和中国科协举办的"茅以升与中国梦——纪念茅以升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主任王志珍,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强,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茅以升科技教  相似文献   

12.
为交流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促进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并深切缅怀当代中国人文地理学创始人之一李旭旦先生对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杰出贡献,由我校和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4日-15日在我校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是著名的科学史家严敦杰先生(1917.11.1-1988.12.23)诞辰一百周年.严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科学史集刊》副主编、《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奠基者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中国数学史、天文学史、科学史文献学、航海史,发表论著100余篇(部),为研究所蒐集大量图书资料,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发展、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其治学为人,堪为后世楷模.为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学术传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数学史学会于2017年12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了"继承与创新: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回顾与瞻望——纪念严敦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回顾严先生的学术贡献、生平事迹,并就中国数学史、天文学史、科学史文献学、航海史等专题进行探讨.会上,严敦杰先生的高足王渝生做了题为《严敦杰先生生平简介》的大会报告.现将他报告的原稿全文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4,(9):4-5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为深切表达安徽省科技界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和缅怀,8月20日上午9时,安徽省科技厅、合肥市人民政府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重举行"邓小平纪念铜像授赠合肥高新区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15.
就达县师专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学校各项工作、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等方面作了阐述,并谨以此文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陈直先生逝世20周年暨诞辰100周年。为缅怀这位长期从事秦汉历史和考古研究并为我国学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代宗师,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邀请历史界、考古界、文博界专家、学者50余人聚集一堂,于2000年6月2日举行了“纪念陈直先生逝世20周年暨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会上,专家学者就陈直先生的治学思想、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与学术业绩,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关于陈直先生的治学思想与治学方法,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陈先生从来不以考据自拘,而重视史实宏观和史实意义的阐扬,在“求真”这个基点上,陈先生关于秦汉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在客观上和唯物史观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和某些点上达到了相同的结论;陈先生虽然没有系统地接触过西方学术界的人类文化学,但他著作中的方法论和若干的结论,不但含有人类文化学的某些内容,而且为我国人文学术规范提出了有益的参考;陈先生的历史学著作,在文献的考订和文物的鉴别上,他自觉地注意到将这些和社会物质运动和文化现象加以联系,构成他的主要学术特色;他提出的“搞人民史”的学术主张,同国外史家所谓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从时间上看,陈先生还应是一位更早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7.
"纪念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和学术报告会",于2010年3月26日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2010年3月7日,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为缅怀他对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继承和弘扬他一生坚持和倡导的爱国、求是精神,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召开了这次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出席并做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秦大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程东红、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原社长翁经义,陶诗言、孙鸿烈等10余位院士,以及40余位有关部门领导、学者和竺可桢先生家属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为缅怀钱学森先生开拓我国系统科学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他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在钱学森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编辑出版了《纪念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特刊》。  相似文献   

19.
趣味老舍     
2009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0周年诞辰。这位素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先生,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读之令人唇齿留香、"京味儿"十足的文字作品。当我们忆及老舍先生,他仿佛离开并未太久,仿佛仍旧活在北京城的丰盛胡同里,活在他的"丹柿小院"里。他活得实在、鲜明、有情趣、有韵味,他活在每一个细节里。想起"老舍"两个字,就如同听见了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就如同品尝了一口浓郁的花茶,这就是老舍先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24~25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举办化学教育家和化学史家张资珙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广东嘉应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嘉宾到会。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中国工程院院士梁骏吾与范云六等出席纪念会。他们在学生时代都曾亲聆张先生的教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