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年前,由瑞典、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苏联等6国知名科学家组团实地调查朝鲜战争中的细菌战后,向国际社会发表的《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实事报告书及附件》,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核心证据。围绕这一核心证据,至少还有6个方面的旁系证据:美国在朝鲜战争前夕和期间具备实施细菌战的能力,并有着实施细菌战的强烈欲望;许多外媒报道,美国利用日本原细菌战人员,协助美军实施细菌战;朝鲜战争前夕和期间,美国在日本拥有细菌战部队和基地;朝鲜战争中实施的细菌战,明显袭用了"二战"期间日本细菌战技术和方法:被俘的美国飞行员对他们的细菌战行径表示忏悔,并写出供词;现存中国反细菌战档案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东北人民确实受到美国细菌战攻击,中国由此展开了大规模的反细菌战运动。  相似文献   

2.
腾冲细菌战由于它的战略意义和伤亡人数成为重要的日本侵华细菌战之一。而对腾冲细菌战的研究现状、战略意图、细菌战过程和影响以及重庆国民政府1944~1945年对腾冲鼠疫的防治进行客观分析,将有助于史学界对日军侵华细菌战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1941年11月4日,侵华日军对常德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细菌战攻击。日军实施常德细菌战的原因主要是:细菌战是日本侵华政策的组成部分;日军企图占领常德这一华中地区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日军为了夺取常德这个洞庭湖“粮仓”。  相似文献   

4.
国内有关日军细菌战罪行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高潮,但也出现了科学性、严谨性不足等缺陷,特别是一些有关日军在华细菌战受害者人数的说法过于随意。关于日军在华细菌战“27万受害者”和鲁西细菌战杀害中国平民“20万以上”甚至40多万的说法,仅以并不可靠的日本战犯的零星供词或者孤立的新闻报道作为唯一证据是很不严谨的。而如此随意的说法竟然在国内学术界、新闻界广泛流传,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细菌战罪行研究虽然具有其特殊性和重大社会政治意义,但归根结底仍然是学术研究,因而必须走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有关731部队的历史直到现在还被掩盖着。日本政府、军部以及731部队,明知违反国际法,仍秘密进行细菌武器的研究和开发,并在中国战场使用,造成了重大的伤害。许多有关资料都证实了这一点。战争结束后,日本惟恐责任追究到天皇,举国掩盖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犯罪真相,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终战后美国调查时以提供研究数据为条件和日本达成交易,使日本政府免除战犯的起诉,掩盖了日本细菌战的罪行。这从保存在美国的记录中可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口述史料是根据个人亲身经历或见闻而口传或笔记的材料。细菌战口述史料是指与(日本)细菌战有关联的口传史料、回忆录、调查记录和访谈录。目前,日本细菌战口述史料搜集与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相对薄弱、滞后,因此,研究者要有意识地、主动地、脚踏实地地投身到口述史料的采访、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去,利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求口述历史、口述史料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1942年5月滇西沦陷,云南由抗日大后方同时变成了抗日大前方。滇西沦陷之后,侵华日军在滇西进行了鲜为人知的细菌战。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最早揭露这一罪行,中国滇西前线指挥官宋希濂,历史学家方国瑜,官方的卫生和救灾机构的报告,以及当代学者的调查,都证实了日军在滇西实施细菌战的罪恶事实,日本军人有的对此也供认不讳。  相似文献   

8.
美国实施的朝鲜细菌战迄今已经60年,在前30年,世界处于"自由世界"与"共产世界"强力对抗的冷战铁幕之下,双方只有政治"宣传战",而没有历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30年里,随着冷战的渐趋消弥,美国和西方出现了对朝鲜细菌战的求实研究,尽管也有残余的冷战暗流干扰,但已不能阻止研究的良性发展。我国对美国实施的朝鲜细菌战研究长期以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某些方面仍需深化。  相似文献   

9.
从事细菌战研究的731部队,在整个日本陆军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这与日本天皇裕仁有着密切的关系。裕仁不仅亲自批准了731部队的建立和扩充,而且明了它从事细菌研究和实施细菌战的经过,并清楚地知道这种行为违反国际公约。作为细菌战的主要战犯,他理应受到历史的严正审判。  相似文献   

10.
在细菌战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案中,日本法院不断以“国家无答责”为由,驳回我国细菌战受害者的诉讼请求,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家豁免权”这一角度看:1、国家豁免原则决不是为了对破坏国家的独立主权、破坏国际法制度和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提供保护;2、侵华日军细菌战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准则,是性质极其恶劣的国际犯罪行为;3、在细菌战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案中,日本国家因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准则而不适用“国家豁免权”。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和战争初期,日军开始为实施太平洋细菌战做准备;随着战局的不断变化,日军对太平洋战区的盟国军队实施细菌战的计划不断调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实施了细菌战。  相似文献   

12.
《金子顺一论文集》2011年7月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被发现。其中最重要的论文《PX效果测算法》记载了731部队细菌战的实施时间、地点及受害情况,为细菌战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今后关于731部队细菌战研究的重要方向是检索、发现并公开其队员的论文,以便有更多的"第1部"的防疫研究报告被发现,从而使人们进一步清楚了解731部队实施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实情。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传教士文幼章长期在中国生活、工作,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52年初,朝鲜战争战场上传出美国使用细菌武器的消息后,正应邀访问中国的文幼章立即赶赴东北,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自己的判断,通过多种渠道对美军的细菌战进行谴责,有力地声援了中国的抗美战争和正在进行的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14.
细菌战诉讼案大致经历了准备阶段、起诉阶段、一审阶段、二审阶段、三审阶段,其结果以败诉告终。这场诉讼虽然败诉了,但它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锁定了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的罪行;推动了人们对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调查和学术研究;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扩大了社会影响,引起了世界关注。细菌战诉讼案告诉人们: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战争罪行终究逃不过历史的惩罚;对日索赔与中、日友好并不矛盾;抢救历史刻不容缓;把爱国热情化为实际行动,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15.
侵华日军在中国大陆实施的细菌战是 2 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1 938~ 1 950年间流行于浙江南部瓯江流域的鼠疫、疟疾、伤寒和炭疽病等人间“瘟疫” ,是侵华日军对该地区实施细菌战的罪恶结果。对此 ,必须予以彻底调查和清算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的《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4期刊发的学术文章《2010年中日关系史研究述评》和《笔谈:九一八事变与中日关系史研究》推介了《武陵学刊》"细菌战罪行研究"专题文章中的不少研究成果,列举了日本学者吉见义明的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也是日军开展细菌战的主要场所之一。波字8604部队长佐藤俊二在接受审判时,却对其在华南的细菌战行为避而不谈,最终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随着丸山茂等人的指证和邓岗斜、南石头等华南细菌战地点的浮现,佐藤俊二直接指挥使用细菌杀害数以万计粤港难民的罪行也逐渐浮出水面。历史事实证明:过去日军细菌战的罪行所被揭露的只是冰山一角,以往称中国有100万人死于细菌战也是极为保守的数字。而佐藤俊二身为医学博士和病理学医生,却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残害人类,这无疑也与医学道德背道而驰。因此,鉴于以上事实,佐藤俊二等人理应受到历史和人民的重新审判。  相似文献   

18.
1941年日军对常德实施细菌战造成常德地区鼠疫大流行,这一场疫灾持续了两年多,对常德地区社会经济造成了空前深重的灾难。日军细菌战对常德地区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变迁、农业生产的衰退、财政金融的危机、交通运输的阻滞和商业服务业的萧条等。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1940—1944年间,对浙赣铁路沿线地区实行了残酷的细菌战,其中包括炭疽攻击。炭疽菌是日军主要的细菌战剂,是731部队的研究重点,数次在浙赣细菌战中投入使用。实地调查表明,日军的炭疽攻击造成了浙赣地区民众大范围皮肤炭疽的出现,危害极大,惨无人道,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日军细菌战犯不满足于此,他们冀图进一步研制出吸入性炭疽,制造能造成数十万人巨大伤亡的杀戮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原日军731部队飞行员松本正一先生2000年11月15日在“731部队细菌战诉讼案”一审法庭上的证词(陈述书)。该证词以证词人在731航空班的亲历,揭露了731部队众多鲜为人知的在中国实施细菌战的历史细节,颇具史料价值。资料来源:[日本]731部队细菌战被害国家赔偿请求诉讼辩护团编:《细菌战裁判资料集》第2集,200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