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碱土金属化合物品格能的新方法——离子贡献法。该方法只需本文提供的离子贡献值即可计算得到晶格能,而不需要任何实验数据。对碱土金属氧化物、卤化物、氢化物、氢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十九类75种化合物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一致性令人满意,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仅0.79%,小于目前已有的所有方法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2.
以文献报道的部分正烷烃、正烯烃、正炔烃、正烷基苯、正烷硫醇298K下气态化合物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自由能、标准熵的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这些有机物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均与碳原子数(n)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即据这些关系式分别计算了一系列直链有机物的,其结果与文献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新的基团法估算沸点下蒸发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估算沸点下蒸发焓的含基团重量分率的基团法和估算式,拟合团贡献值,对385种有机物的计算平均偏差约为1.5%。所提出的新方法明显优于3种对应状态和用蒸发熵的基团法。  相似文献   

4.
用brick-wall方法计算黑洞熵的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薄层模型brick-wall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黑洞熵的计算,发现黑洞熵来源于其视界面上每一个面元的贡献,熵与视界面积正正比,不但适用于整个黑洞,也适用于黑洞视界的局部,这一思想不但可以用于计算表面各点温度不同的动态黑洞的熵,而且使得人们对黑洞熵与视界面积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络合物(C16H33NH3)2MCl4(M=Cu2、Mn2),用元素分析方法确定了其化学组成,用DSC手段确定了它们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并计算了相应的熵值,对该类化合物的IR光谱进行了谱带归属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二格点分子场理论(MFT)分析了RFe_3,R_6Fe_23,R_2Fe_14B和RFe_10V_2(R=稀土元系)稀土永磁材料中的Fe-Fe,R-Fe和R-R相互作用。计算了各种稀土(R=Gd,D_Y,Tb,Ho,Er.Tm)铁化合物中的Fe—Fe,R-Fe和R-R相互作用对居里温度的贡献。结果表明,对于RFe_3,R_6Fe_23和R_2Fe_14B化合物,Fe-Fe相互作用对居里温度的贡献T_FF随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对于某些化合物,R—Fe磁耦合作用和R-R磁耦合作用对居里温度的贡献(T_RF和T_RR)有相同的量级。本文的计算值T_RF,与强磁场对自由粉末样品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基于基团贡献法对110种硅烷和硅氧烷分子进行拆分,分别以摩尔折射度和摩尔体积文献计算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最小残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组合算法回归得到各官能团的摩尔折射度和摩尔体积,考察了化合物摩尔折射度、摩尔体积和折射率估算值与文献值之间的偏差,结果表明计算值和文献值接近,确定的各官能团的摩尔折射度和摩尔体积数值可用于有机硅化合物和聚合物折射率的预测和估算。  相似文献   

8.
利用灰熵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影响四川物流需求的主要7个影响因子的灰熵值和灰熵关联度。对7个因子的灰熵关联度进行排序,分析各个因子对四川物流需求影响,展望四川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碱金属化合物晶格能计算的新方法,对碱金属卤化物,硫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十九类82种化合物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计算精度优于文献上已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发展了一种计算过渡金属化合物晶格能的新方法──离子贡献法,据此不需要任何实验数据即可方便地计算过渡元素化合物的晶格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BASIC语言,编制了应用微型计算机计算物质的统计熵约程序,并在IBM-PC和APPLE-E机上通过。对于较难计算的转动熵,应用了哈密顿矩阵的对角化得到的本征值的求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二类化合物PCDDs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训民  唐平 《广西科学》2004,11(1):47-51
根据分子拓扑理论,提出二噁英类化合物分子中顶点原子价点价值δi^H的计算方法,并由δi^H构建分子结构信息价连接性拓扑指数^mχ^H(m=1,2,3,…,n),提出取代基原子距离熵S指数。用^mχ^H(m=1,2)和S研究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log Kow的构效关系(QSAR),相关性显著(a=0.05,P=0.0000),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高于有关文献。利用建立的模型,给出无log Kow文献值的其他33种PCDDs化合物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不同温度下Mn5Ge3-xSbx(x=0,0.1,0.2,0.3)的实验磁化曲线,采用二步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磁化强度值,用热力学关系计算了Mn5Ge3-xSbx的磁熵变,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磁熵变的拟合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简单分子轨道法为基础,计算了一系列二甲氨基偶氮苯(DAB)化合物。说明了这类化合物的化学致癌活性是和氨基氮原子的超非定域性的最低空轨道贡献(S_N~(′(N))),及代谢产物羟氨基化合物的氨基氮原子超非定域性最高占有轨道的贡献(S_N~(′(E)))有关。提出了它们的关联式logK=62.035 S_N~(′(E))-8.431 S_N~(′(E))-11.783,並以K值为判断依据,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对Nd Ni4-xCoxCu系列化合物的制备工艺、晶体结构和磁性进行研究。用电弧熔炼和热处理法制备Nd Ni4-xCoxCu(x=0,1.0,1.5,1.7,1.9,2.0,2.1,2.3,3.0,4.0)系列化合物样品,对X射线衍射数据精修后分析发现,该系列化合物为单相材料,晶体结构为Ca Cu5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mmm,并给出精修图谱和精修后的XRD衍射图。磁性测量分析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发生自旋重取向现象和由铁磁到顺磁的转变,居里温度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该系列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具有可调性。利用热力学麦克斯韦关系,从系列等温磁化曲线确定了样品的等温磁熵变随温度和磁场变化的关系。在外场强度3 T的条件下,当x<2时,其最大等温磁熵变值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x>2时最大等温磁熵变值随Co含量的增加再次降低。外场强度1 T条件下,Nd Ni2Co2Cu样品的相对制冷功率(RCP)为128 J/kg。  相似文献   

16.
(Dy1-xGdx)Co2的磁熵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磁性能测试,对金属间化合物(Dy1-xGdx)Co2(x=0,0.1,0.2,0.4,0.6)的磁熵变和磁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居里温度随Gd含量增加呈线性提高,而其磁熵变则降低.磁熵变下降的主要原因是Gd替代Dy后化合物的磁相变由一级相变转变为二级相变.由于这种化合物在较宽温区内具有可观的磁熵变,也探讨了它用作近室温磁制冷工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动态黑洞的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黑洞熵来源于视界附近量子场的贡献,按照这一想法,在局部热平衡的条件下,计算了Vaidya黑洞的熵。结果比通常的稳态黑洞的熵稍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计算了KCl、KBr、NaCl、NaBr、CsCl和CsBr六种盐在DMSO、DMF、MeCN和(CH_3)_2CO四种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的溶剂化熵,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在计算中,把溶剂化熵看做两部分的贡献之和:静电部分采用Beveridge和Schnuelle提出的公式,非静电部分采用Pierotti定标粒子溶液理论的计算公式。我们称这种方法为硬球连续介质模型。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估算含氧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基团贡献法--GC-K3基团贡献法.将含氧化合物划分为18个第一水平基团和22个第二水平基团,用162个含氧化合物的实验值回归,得到了所有基团对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贡献值.分别用GC-K3基团贡献法、三水平基团贡献法和AFC碎片常数法预测含氧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GC-K3的平均相对偏差为6.90%,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估算含氧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基团贡献法--GC-K3基团贡献法.将含氧化合物划分为18个第一水平基团和22个第二水平基团,用162个含氧化合物的实验值回归,得到了所有基团对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贡献值.分别用GC-K3基团贡献法、三水平基团贡献法和AFC碎片常数法预测含氧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GC-K3的平均相对偏差为6.90%,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