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含羞云实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现代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2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和文献对照鉴定他们的结构分别为eucomin(1),木犀草素(2),槲皮素(3),双氢槲皮素(4),没食子酸乙酯(5),没食子酸(6),间二没食子酰乙酯(7),木栓酮(8),α-tocopherolhydroquinone(9),1-phyten-3-ol(10),β-谷甾醇(11)和胡萝卜苷(12).化合物9为首次发现稳定存在的天然产物,化合物4、7、9~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肉荚云实Caesalpinia digyna Rottle果壳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不同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多种波谱分析方法结合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肉荚云实果壳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4’-羟基二氢黄酮、甘草素、β-谷甾醇、熊果酸、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鞣花酸、对二没食子酸、胡萝卜苷。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4’-羟基二氢黄酮为首次从云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对塔拉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现代多种色谱技术从其乙醇提取物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15)-eudesmene-1β,6α-diol(1)与ent-4(15)-eudesmene-1β,6α-diol(2)的混合物、4(15)-eudesmene-1β,5α-diol(3)、oplopanone(4)、(7R*)-opposit-4(15)-ene-1β,7-diol(5)、cloven-2β,9α-diol(6)和tricyclohumuladiol(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叶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C18中压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对漆树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从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1,3,6-O-三没食子酰葡萄糖(2)、 1,2,4,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3)、紫云英苷(4)、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5)、β-谷甾醇(6)、莽草酸(7)、黄杞苷(8).其中,化合物2、3、4、7、8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为了高效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决明子活性成分,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在流速为2.0 mL/min、固定相为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积比5∶3∶6∶6)的上相、流动相为从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积比5∶3∶6∶6)到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积比5∶3∶5∶7)的梯度洗脱的两相溶剂系统中,从决明子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同时分离得到5种单体化合物.利用理化常数、质谱(MS)、核磁共振(~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出5种化合物分别为橙钝叶决明素(Ⅰ)、甲基钝叶决明素(Ⅱ)、钝叶决明素(Ⅲ)、大黄素甲醚(Ⅳ)和大黄素(Ⅴ).从500 mg粗提物中分离得到5种化合物的量分别为90.42、45.39、31.84、121.71和39.10 mg;纯度分别为97.4%、93.0%、94.8%、96.3%和95.5%;回收率分别为91.5%、96.7%、93.3%、95.6%和98.4%.  相似文献   

6.
从南海马尾藻Sargassum sp.内生真菌No.ZZF36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5-hydroxymellein(1)、甘露醇(2)、对羟基苯甲酸(3)、环(缬-丙)二肽(4)、胸腺嘧啶(5)、尿嘧啶(6)、丁二酸(7)。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马尾藻内生真菌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山土瓜(Ipomoea hungaiensis Lingelsh.et Borza)根茎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3β-friedlinol(1)、lupeol3-(3'R-hydroxy)-octadecanoate(2)、6,7-dihydroxycoumarin(3)、octadecyl caffeate(4)、syringic acid(5)、β-sitosterol-β-D-glucopyranoside(6)和β-谷甾醇(7).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香格里拉地区的藏药舟叶橐吾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MCI GEL中压柱层析、 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其根部95%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照文献分别鉴定为umbelliferone (1),caffeic acid (2),4-acetophenol (3),4-(3′, 4′-dihydroxycinnamoyl)-oxy-methyl cinnamate (4),5′, 3-dihydroxy-4′-methoxyflavanone (5),3′, 5-dihydroxy-4′-methoxyflacanone (6),picropodophyllin (7),isopicropodophyllone (8),hydrocinnamic acid (9).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剂提取和正、反相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对采自藏区的俄色茶(Malus torangoades(Rehd.)Hughe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俄色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根皮苷(1),根皮素(2),3-羟基根皮苷(3),3-羟基根皮素(4),三叶苷(5),槲皮素(6),槲皮苷(7),异槲皮苷(8),芦丁(9),金丝桃苷(10),香豆酸(11),咖啡酸(12).化合物1~5为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化合物6~10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1和12为酚酸成分.其中化合物3~5和7~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利用色谱法从彝药丛枝楤木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将其分别确定为: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1)、山奈苷(2)、甘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奈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4)、马钱子苷(5)、苹果酸乙酯(6).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对白僵蚕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溶剂提取、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ODS、制备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僵蚕分离得到4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5α,6α-环氧-(22E,24R)-麦角甾-8(14),22-二烯一30,7α-二醇(1)、7α-甲氧基-(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醇(2)、(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3)、豆甾醇-7,22-二烯-3β,5α,6α-三醇(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僵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MCI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了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独一味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β-谷甾醇(3)、毛蕊花糖苷(4)、红景天苷(5)、咖啡酸(6)、3,4-二羟基苯甲酸(7)、龙胆酸(8)、3,4-二羟基苯乙醇(9)、2,4,5-三羟基肉桂酸(10)、2E-4-羟基己烯酸(11).其中化合物5,8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中草药三颗针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黔产三颗针(Berberis sargentiana Schneid)地上茎干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从三颗针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小檗碱(2),stigmast-9(11)-en-3-ol(3),胡萝卜苷(4),表木栓醇(5),蔗糖(6),槲皮素(7),药根碱(8),巴马汀(9),蒲公英萜醇(10).化合物3—7,10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研究青龙衣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开放ODS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青龙衣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全部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选取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乳腺癌细胞株(MCF7),结肠癌细胞株(Lo Vo)对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筛选.从青龙衣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九烷醇(nonacosanol)(1),[1-(4'-甲氧基苯基)-7-(3'-甲氧基,2'-羟基苯基)-3',4'-环氧-3-庚酮[3',4'-epoxy-1-(4'-methoxylphenyl)-7-(3'-methoxyl-2'-hydroxyphenyl)-heptane-3-one](2),正三十一烷醇(hentriacontanal)(3),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庚烷-3-醇[1-(4'-hydorxyphenyl)-7-(3'-methoxy-4'-hydorxyphenyl)-hepta-3-ol](4),4,6-二羟基-3,4-二氢-1-萘酮(4,6-dihydroxy-3,4-dihydro-naphthalenone)(5),胡桃醌(5-hydroxy-1,4-naphthoquinone)(6),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7),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8),香草酸(vanillic acid)(9),槲皮素(quercetin)(10),香草醛(vanillin)(11).化合物5、10对肿瘤细胞均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35μmol/L.化合物8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58μmol/L.化合物2、3、6和7对个别肿瘤细胞有作用,其他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没有生长抑制作用.11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10,11为属内首分,化合物5、8和10均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三丫苦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从三丫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种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1)香草木宁,(2)(trans)-3,4,5-三羟基-6-乙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烷,(3)茵芋碱,(4)(trans)-3,4-二羟基-5-甲氧基-6-乙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烷,它们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根部分离...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产玫瑰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产玫瑰花干花瓣经甲醇提取,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提纯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山奈酚-7-O-β—D-半孔糖皮蒽(1),山奈酚(2),槲皮黄酮(3),黄杉素-4’-甲基醚(4),(-)-表儿茶素(5),二氢染料木素(6).其中化合物(2)、(3)、(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柱色谱手段对奶子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其90%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醛(1),3,4-二羟基苯甲酸(2),2,2-二甲基-7-羟基色满(3),齐墩果酸(4),熊果酸(5),β-谷甾醇(6),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苷(7),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α-L-鼠李糖苷(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星骨海绵Stelletta tenuis Lindgren中的甾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从星骨海绵Stelletta tenuis Lindgren中分离及鉴定的甾类化合物,其中甾酮3β-羟基-豆甾-5-烯-7-酮、3β-羟基-胆甾-5-烯-7酮是第1次林该种海绵中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根据IR、MS、NMR、^2D-NMR等波数据确定其结构。其它11个甾类化合物由GC-MS结合质谱裂解规律鉴定。  相似文献   

19.
两株红树内生真菌共培养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共培养,从该培养液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到环(L-苯丙-L-脯)二肽(1),环(D-脯-L-苯丙)二肽(2),环(L-苯丙-反-4-羟基-L-脯)二肽(3),环(顺-4-羟基-D-脯-L-苯丙)二肽(4),环(L-脯-L-酪)二肽(5),环(D-脯-L-酪)二肽(6),环(D-脯-D-色)二肽(7),木糖醇(8),腺苷(9),尿苷(10),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真菌中分离到,化合物2,6,7,8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