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智囊》2005,(7):33-33
惜别联想,柳传志连称放心“我向关心联想的人说一声再见。“6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柳传志满怀感激地挥别了他奋斗了20多年的公司。他表示此次是完全退出联想集团而专注于资本运作。作为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的母公司联想控股,其董事长一,职一直由柳传志担任。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与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之间,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佳话: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作为十七大代表,他们同住一个宾馆。就在会议召开期间的一个晚上,他们探讨了萦绕脑海良久的一个共同问题: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道路?结果他们的构想不谋而合——创办中科院联想学院。其中,"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作为联想学院的核心。对办好"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柳传志曾表示"不获成功决不罢休",决意"死磕"。带着了解"联想学院"及其"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的渴望,记者于不久前率先采访了"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部教务长周自强。  相似文献   

3.
联想在中国的新经济中的地位非比寻常,而柳传志一手经营的联想品牌也是中国IT圈的一只领航的大船。2001年,柳传志将淡出联想电脑,令柳传志能安心将自己苦心经营的电脑业务和盘交出的,就是这位个子甚高,但略显单薄的年轻人——杨元庆,2月13日,联想公布第三财季的业绩,杨元庆信心十足地说:“联想今年的电脑销售目标是250万台。” 杨元庆十分感激柳传志,在他眼里,柳传志是计划体制过度到市场体制中最出色的管理者,“因为他恰到好处地处理了市场与计划之间的矛盾,非常成功地解决了体制问题,让我这些年轻人能够尽情发挥我们的能力。”一提起柳传志,杨元庆的双眼尽是感激和崇敬。或许是报答柳传志的知遇知恩,杨元庆一到联想,就表现出过人的才智。1994年,29岁的杨元庆就成为了联想PC部的总经理,掌控了联想的命脉。  相似文献   

4.
有这么一段故事,说90年代的某一年,柳传志在美国的一个会上遇到了施振荣,当时宏基经过20多年的国际化努力后日渐成为一个国际化品牌,柳传志为此向施振荣请教联想如何进行国际化的问题,不过,在与施振荣彻夜长谈后,柳传志却打消了联想大举进军国际化市场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5.
尽管只是理论上存在着柳传志逆向接班的可能,但我们真的不希望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成为现实。3年前长虹所发生的一幕至今让每个关心中国企业成长的人都唏嘘不已,而以柳传志和杨元庆的胸怀,以今日联想的体制,断不应该走到这一步。 本文节选于作者最新出版的新书《联想真相》,原文标题为《柳传志逆接班杨元庆》:本刊刊载此文,更多是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对于本文提到的观点和一些结论,本刊并不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6.
1998年底,柳传志第一次向杨元庆比较清楚地挑明——联想将交班给杨元庆,分销代理业务拆分出联想由郭为领军;实现这个目标需要3到5年的过渡。如今,过渡完成了——郭为杨元庆柳传志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7.
柳传志最近看中了GE,要做中国的GE。GE公司21个集团中有一个集团叫作房地产融资集团,柳传志要做中国的GE,顺利成章,也要盖房子做房地产。 地皮是中科院的,位置在中关村,一共8万平方米;钱是香港股民的,不成问题,滚动投资要到30亿人民币;人是联想早期大规模建厂房时积累下的一批建筑和房地产规划人才,领军人物是陈国栋;信心来自联想的激励机制能使该业务早日盈利;计划定在2年内A股上市。 早在1993年,柳传志就和当时的房地产大腕万通冯仑、  相似文献   

8.
《当代地方科技》2001,(12):64-75
1996年4、5月间,香港联想公布1995-1996财年业绩,亏损1.9亿港币,另外,还有不少死库存,导致香港联想股票由1.33元跌至0.295元。此时此刻。如果银行对香港联想失去信心,不仅不再给予其贷款,反而来逼债的话,香港联想的业务资金周转都会成问题。香港联想处在恶性循环,最后破产倒闭的边缘。曾茂朝.柳传志到中国科学院“求救”。周光召和严义勋两个人亲自陪柳传志去中国银行,以科学院的名义担保。让联想拿股票抵押。贷款6千万元,再加上中国银行的特别支持,一共解决了一个亿资金。带着这些钱,柳传志匆匆赶到香港。  相似文献   

9.
联想投资公司完全不受国内外风险投资“寒流”的影响,成立半年多以来投资了8个项目,柳传志表示在未来的一两年中,投资速度还会加快。 “从今年成立以来,联想投资已经投资了8个企业,并且在今后的一两年中,我们的投资速度还会加快。”这是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日前透露出来的消息。  相似文献   

10.
张瑞敏和柳传志先后登上了哈佛大学的讲坛,海尔与联想的经验毫无愧色地载入了世界级企业的经典案例。或许执掌一个优秀的大型企业更需要理论的支撑,俩人均有独到的企业经营理论,比如张瑞敏的“吃休克鱼”策略,发展“三只眼”策略和“海尔特色的市场链”,柳传志的“站出画外看画”和“鸵鸟理论”,俩人又有极强的演说才能,总是收发自如、不失时机地抛出自己的绝妙好词,从这个角度看,俩人都是当之无愧的企业管理布道者。他们俩人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内努力地打造着中国的企业航母。联想电脑市场占有率连续居亚太地区第一位,在世界也名列前茅,柳传志的心中揣着一幅宏大的蓝图;张瑞敏则倾力让海尔在2000年实现了406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1.5%,净增长13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张瑞敏、柳传志俩人在各种评选中上榜的次数达14次之多。  相似文献   

11.
从代理洋品牌到自创品牌,从并购国际竞争对手到投身资本运作,20多年来柳传志和他的联想品牌始终处于国人最炙热的关注视线之中.2004年交出联想集团帅印后,退居幕后专心做资本运营的柳传志尽管神秘了许多,但依然是人们追逐的焦点.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这位联想的缔造者和精神领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2.
孙红 《创新科技》2004,(4):14-15
<正> 从"老板型企业"过渡到"制度型企业",再由"制度型企业"上升到"文化型企业",这是企业成功的一般轨迹。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从"人治"转向"法治"是一项历史性的紧迫任务。柳传志归隐、倪润峰去职等等轰动事件的背后,都有刻意淡化"老板"个人魅力,推进企业依靠制度体系实现持续、稳定成长的导向性痕迹。正如日本著名企业家盛田昭夫所说:"企业内部管理的要义在于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变革的时代,一群过河的人,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一部民营企业和创业人生的史书!地产界思想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纵横江湖20年,第一次出书。著名漫画家聂峻为此书创作插图30余幅。柳传志、王石等强力推荐。  相似文献   

14.
培训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科院联想集团、浙江省科技厅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各有关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结业典礼上更邀请到联想控股公司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来杭州作专题报告,并和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蒋泰维等领导共同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相似文献   

15.
智囊语录     
周敏 《科技智囊》2008,(8):80-81
联想成立24年之际,柳传志总结了联想的主要成功经验:第一,创造了高科技产业先河,将研究所里的科研成果,从“象牙塔”中搬到市场上接受检验,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囊》2005,(2):85-85
海尔的成功,是产品的成功,更是品牌经营的成功。一句“真诚到永远”,曾经打动过多少人。真诚的企业,真诚的品牌,真诚的企业家,张瑞敏若能把真诚进行到底,可谓海尔内涵的完美阐释。有人说,若把中国知名企业家组成一个“黄金团队”的话,柳传志适合当战略指挥家,足见业界对其战略谋划能力的推崇。柳传志非凡的管理哲学还表现在其选择接班人上,“分槽喂马”的创意让联想事业更加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7.
联想无管理     
“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联想的核心团队把公司当作命来看,形成无所不能的联想核心竞争力,一直是柳传志到处诉说的管理真经。听起来头头是道,实则大谬不然。  相似文献   

18.
王德禄 《科技智囊》2009,(12):I0011-I0012
2009年9月8日,联想控股和中国泛海向媒体宣布,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成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持有联想控股29%的股权。此次股权社会化改革,是柳传志等创办联想25年来,为解决联想的产权问题而做出的第三次重大动作。  相似文献   

19.
郭霞 《华东科技》2012,(9):30-31
创新,是当今世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主导形态。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弗雷德·史密斯、柳传志和任正非等科技巨头的崛起,不仅引导了全新的行业,而且改变着整个城市经济。创新启迪未来。城市转型的动力在  相似文献   

20.
对于代表着优秀民族品牌的联想集团的总裁柳传志来说,对创业自然有着不同常人的领悟。他用深入浅出、实用易懂、诙谐精辟的道理和比喻,诠释了他的创业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