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男性普遍比女性高与男女两性的X染色体数量有关。众所周知,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则只有一条,而阻碍软骨发育的基因恰好位于X染色体,即女性阻碍软骨发育的基因强度是男性的两倍,一旦软骨停止生长,身高也就不再会增长。  相似文献   

2.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对青海省藏犬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藏犬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78,NF=80,按形态可分为39对,除性染色体X和Y为中着丝粒(M)染色体外,其它38对常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人类Y染色体     
Y染色体是人类最小的染色体,其上包含SRY等多个男性特有基因,本文就Y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马杰 《科学世界》2006,(4):44-44
2002年,科学家查清了如果将人的全部染色体与黑猩猩比较,二者间有1.23%的遗传基因有差异。后来,科学家又对个别染色体做进一步详细的比较,直到2006年还不断有论文发表。据说在差异特别大的区域里,很有可能包含着“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人类Y染色体上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的染色体,其上存大精子发生相关基因,在Y染色体长臂上的AZF区的缺失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AZF分为a,b,c,d四个亚区,其中的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有DFFRY、DBY,RBMY1和DAZ,在AZF区外,Y染色体长臂的SMCY基因也与精子发生相关,Y染色体短臂上精子发生原基因主要有SRY、ZFY和TSPY基因,以上基因的缺失或表达异常都会造成精子发生障碍或性发育障碍,这些基因的研究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的性别是由X、Y染色体决定的。一般来讲,女性拥有2条X染色体,男性拥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但是,男性约有1/500的概率获得额外的1条性染色体,而拥有3条性染色体的男性将很可能无法产生成熟的精子,导致不育。一项于2017年8月17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显示,来自英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去除多余染色体,并繁育健康后代的方法。研究人员首先从患有性染色体三体综合征的小鼠(XXY型与XYY型)身上取一小块耳部组  相似文献   

7.
继人类第7、14、20、21、22号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于近年陆续被破译之后,英国科学家日前又破译出人类第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使得人类染色体这部包含23“章”的“天书”被破译出7“章”。  相似文献   

8.
由麦洼牦牛(公26,母8)颈静脉采血,经Brdu处理,结合胰酶G显带法,制备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标本,绘制出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模式图,并进行染色体区带划分和命名。结果是牦牛常染色体均为近端点着丝粒染色体,X、Y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单套染色体的G带数(含X、Y染色体)为641条,划分为108个区,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带型同普通牛染色体G带带型以及高分辨R带带型相比较,其X染色体基本相似,而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有较大差异,这对今后深入探讨牦牛的雄性不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晓流 《科技潮》2012,(7):68-69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了一项新的研究,证明未来Y染色体并不会消失,也就是说男人还是会继续存在的,地球并不会变成一个"女儿国"。为什么会要做这样的研究呢?那是因为之前有研究发现,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正在消亡:3亿年前,Y染色体诞生之初曾含有1438个基因。但是演化到今天只剩下45个基因。按照这个速度推算,1000万年之后Y染色体将会完全消失。Y染色是否真的将会消失?没有了男人的世界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0.
宋小俊 《科技信息》2012,(31):483-483,504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不完全外显的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X染色体长臂2区7带呈细丝状。发病机理是由于X染色体上智力低下基因FMR-1突变,使之5’端精氨酸编码的CGG三核苷酸高度或中度重复,无法制造正常蛋白质。男性和女性临床表现有所不同,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从学龄前开始的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能帮助患儿达到他们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基因精确测序的完成,并不象以前想象那样,人类的基因组将会真相大白。相反,信息量越丰富时,反而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科学家不断的在基因组中的垃圾(如内含子)中发现重要的基因,这表明人类的基因组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有关Y染色体的研究最近十分热门,不仅发现Y染色体不像以前争议的那样,Y染色体会随着进化,慢慢消失(因为Y染色体上的基因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2.
人类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伴性显性遗传,X伴性隐性遗传,Y伴性遗传;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等。本文详述了这几类遗传方式的特点,简要比较了各遗传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人口资料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男女人口之间存在着寿命的差异,即男性人口的寿命比女性人口的短,其根本原因在于男;女之间存在着性染色体的不同,性染色体对人口寿命具有一定的遗传效应,在政党情况下X染色体对人口寿命有延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G 显带技术,对小黄蝠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G带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2n=36,染色体臂数 FN=48。常染色体分为4组(10M+4SM+20A),X 是一条很大型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Y 是小型的端着丝粒染色体。G 带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都显出特有的 G 带带纹。X 染色体有明显的5条深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灵长类染色体的进化动态,以小鼠和狗作为外群,使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详细分析了人-小鼠、人-狗、黑猩猩-小鼠、黑猩猩-狗中的16427,15161,15802和14559同源基因.结果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染色体16,19,21和22上的基因具有显著高的同义替代速率(dS).分析人类-小鼠-狗和黑猩猩-小鼠-狗的同源基因,发现不同系谱基因碱基的同义和非同义替代速率(dN)是相似的,揭示了这些物种基因的碱基替代速率经历着相似的进化选择压力.此外,结果也表明局部染色质环境(GC含量和基因密度)和染色体重组速率对人类染色体碱基替代的累积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的过程称为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简称减1)的间期只存在DNA的复制以及随后的染色单体的复制,不存在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二次分裂(简称减2)的中期,随着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分裂完成染色体的复制,由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相似文献   

17.
采用肾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法及Levan提出的标准,对青鲫(♀)×兴国红鲤(♂)杂交F1代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分析表明:此杂交F1代鱼的肾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50条.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点位置可分为四组,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9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5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7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48条.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3条同源染色体组成,表明此杂交鱼为三倍体,核型公式为3n=9m+15sm+78st+48t.臂数NF=174.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们已经破解了与300多种人类疾病有关的女性X染色体的基因密码,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男女差别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19.
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换和重组,呈单倍型父系遗传。Y染色体STR基因座具有恒定重复序列和可变重复序列,结构复杂,是法医学理想的遗传标记。基因座的命名根据国际法医遗传学会(ISFG)的指导原则,以"DYS***"命名基因座,以核心序列重复数命名等位基因,GD值的统计方法也不同于常染色体。Y染色体STR基因座以其特有的优点,在个体识别、亲权鉴定、混合斑男性成分检验和父系家族系谱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目前法医学检验的主要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李威东  徐国兴 《海峡科学》2007,1(12):20-20,35
青少年型视网膜劈裂为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疾病,病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短臂的Xp22区,极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所见绝大多数为男性。现将我院门诊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