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6,(5):44-45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  相似文献   

2.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相似文献   

3.
面对多方面强大的压力,现代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很容易脾气暴躁,乱发脾气等等.到底有什么方法治治这些脾气暴躁的现代人呢? 1、目标转移法 如果你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是某个人而感到心情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就不要强迫自己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放松心情,做一些打发时间同时不会耗费你脑力的事情,不妨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只有在你的心情得到缓解和放松以后,你才能够有精力去做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4,(17):45-45
<正>一、女人千万记住,管出来的老公嘴服,疼出来的老公心服老公是用来疼的,时时处处不要总想着治老公,和其他女人在一起也不要讨论自己的老公如何不好。二、不可以改变他,你可以影响他男人的天性是懒,天性是不太干净,你不能总是要求他回家后做这做哪,给你稍这带那。极小的事情也让他去办,这样会分散男人在外工作的精力,增加思想上的压力。三、他在回家后,你不要忙于离开家他回家里最希望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5.
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的竞争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嫉妒心理。嫉妒不能完全避免,但嫉妒过于强烈,任其发展,孩子则会形成一种扭曲的心理:心胸狭窄,喜欢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并喜欢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成功。所以,妈妈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正当竞争,并努力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成人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贬低猜疑他人,这些都是预防、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保证。不要凡事都把孩子进行比较。经常听到母亲说:“宝宝,你能不能争点气,像明明那样听话!”母亲的本意是想激励孩子,但实际上,这样比较会强化孩子间的竞争,导致儿童间接报复行为和冲突。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城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在坐公共汽车时,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困难了”之类的话。对年幼的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7.
1.大道至简 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去做,重复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坚持下去,这样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2.大智若愚 “愚”是表面糊涂,心里明白,小事糊涂,大事精明.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之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智者与人沟通注重倾听,尊重他人,有礼有节.  相似文献   

8.
故事一:抉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4,(15):45-45
<正>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是不应该回避数字的,当那一串串铭记了韵味的字符,呈现在女人面前时,女人应该用丰满的思绪来填充数字。数字其实是怕女人的。它们只不过是个代号而已,女人则是灵动的乐章。如果女人冷落了那些数字,它们便会来极力地讨好你,有时候命运也是这样的。女人不要相信所谓的命中注定,要坚信,只有自己才有权利拒绝坎坷的道路,别把困  相似文献   

10.
环境正义被认为是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相一致,由此,环境非正义体现为不同群体、不同地区及不同代际之间在资源占有与责任分担方面的不一致。这种从权利与义务相一致角度分析环境正义问题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它忽视了生态系统本身的承载力前提与其本身的有机性、整体性等特征,从而导致对环境正义理解的不完整。只有在环境可承载力前提下,遵循环境本身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特征基础上探讨权责一致,才能完整地理解环境正义,可以说环境正义是基于生态理性下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他出生在捷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从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懦弱胆怯、多愁善感,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父亲对他很不满意,觉得这不是一个男子汉应有的性格。父亲片面地认为,只有那些活泼开朗、能言善辩、坚强勇敢的人,将来才会有出息。为了把他培养成这样的人,父亲煞费苦心,拿着皮鞭把他从家里赶了出来,逼着他与人交往,让他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7,(17):48
我们生活在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诱惑花花绿绿,选择太多,可能性太多,让人处于迷失的边缘。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容易滋生两种人,一种人觉得,能够吊起自己胃口和兴趣的事情太多了,整天想做事情,但却觉得做了这件就耽误了那件,不了解到底哪件事情对自己来说最重要。  相似文献   

13.
民国科学社团发展变迁--中国科学社社员的时空分布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铁权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3):107-110,F004
创立初期,中国科学社不过几十人,到1950年3月社员已达3793人.中国科学社吸收社员颇为谨慎,在社章中对社员的种类、权利及其义务做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吸收社员的纯洁性,避免了"外行"干预和控制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社员在学科、籍贯分布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与趋向.  相似文献   

14.
戒烟心法     
嗜烟是一种心理上的畸形需要,戒烟最好从心理上入手。首先,要坚定信心,增强毅力,锻炼意志。戒烟是一个痛苦过程,戒烟过程中各种不适接踵而来,要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必须有坚强的意志。不要以种种客观理由认为自己戒不掉,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描写患有烟瘾的保尔·柯察金与同伴戒烟时,别人认为他吹牛,根本做不到,他却这样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能让习惯支配人。”接着,就把嘴上的烟卷拿下来揉碎,声称决不抽烟了,从此果真戒了烟。  相似文献   

15.
孝文 《科学大观园》2011,(13):62-63
保护地球是一项繁杂而艰辛的工作,但每个人都有义务承担起这项责任。随着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过去,我们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来保护“地球家园”呢?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钻石法则只要是你的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他尽量多地去做。只要孩子已经掌握某项技能或能够完成某件事了,以后就必须坚持让他自己做。如果孩子能够自己走路了,那么家长就不应该继续抱他。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吃饭了,(不管吃的多么的糟糕,弄得多脏),家长就不应该继续喂他了。  相似文献   

17.
让自己的孩子成才是每一对夫妻的共同心愿,可是有多少父母能如愿以偿呢?不少孩子令父母伤透了脑筋,最后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究竟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一:有些父母完全以“家长”的身份发号施令,认为自己百分之百正确,儿女除了服从没有别的选择,也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做法严重地遏制了孩子好问、好动、好思想的天性,实际上是在毁灭孩子。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视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孩子有问题时,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启发,结合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8.
原则性与灵活性永远是一对矛盾,但不失绝对的对立。做事情讲原则是件好事,比如在一个制度的企业就要按制度执行,这是培养企业执行力。但执行力与绝对的制度、原则性还不完全一样,如果时刻搬用制度就会变得很教条,最重要的是执行力在指执行一个制度或者一个原则时要把事情做正确,而不是因错就错的过分强调或依赖原则性或者制度性,这样是不能有效地培养出执行力的。  相似文献   

19.
<正>1977年,她经朋友介绍,幸运地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的一家政府机构,谋得了一份差事。她格外珍惜,每天早早地上班,抢着做这做那。同事见她成天忙得不亦乐乎,友善地提醒说:"事情做得多错得多,你还是悠着点吧,否则我们刁蛮的上司迟早会让你难堪的。"她不明白同事为何这样说,警惕地找周围人打听,这才知道  相似文献   

20.
1.父母要爱孩子,尊重他,这样他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 2.不要在别人面前讲孩子的缺点,因为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由此可能会养成自暴自弃的习惯. 3.当孩子感到困难和苦恼时,应帮助孩子找到长处,这样,某些方面的不足就会以另一方面的特长来补偿,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