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趋 《当代地方科技》2010,(23):145-145,157
成长主题一直是西方文学所关注的焦点,但直到近年来成长小说才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本文先是列出了成长小说的定义,之后文章着重分析了成长小说面临的叙事困境,并通过第一人称叙事角和第三人称叙事角两个方面分析了英美成长小说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运用叙事模式理论对鲁迅的小说《风波》作简略的叙述策略分析。同时将鲁迅小说叙事模式的转换作为个案,提出叙事模式的转换更新是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演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董俊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4):101-103
叙事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古代小说和讲唱文学,以其独有的生命力对后世叙事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以电子传媒为主体的现代电视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学的叙事风格方面作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的部分电视专题节目作为个案,对此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为个案,采用叙事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其找工作历程的叙事探究分析,探讨往届毕业生活状况、求职过程和心理压力等,希望政府等相关部门多关注未就业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叙事艺术,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研究的经典。本文主要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安排等方面来探讨《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6.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路径。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教师可以让叙事伴随成长,让研究促进成长。走进教育叙事研究,教师应该具有叙说意识,养成撰写故事的习惯;要善于捕捉故事,锻炼描述故事的能力;要在故事背后停留思考;要在叙事之中追问探寻。教师应该冷静思考、深入认识,把握方法,让教育叙事研究成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属于“诗化小说”一脉,无论在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意象性抒情以及象征性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呈现出了“诗化小说”的特性。从叙事策略来看,曹文轩成长小说叙事的儿童视角,叙事的主观化和叙事采用的语言,均体现了诗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运用追逐个案叙事中人物的方法,对两个在城就读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适应结构与适应策略选择进行解读。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适应结构具有未展开的特点,在这种结构中产生了分离和同化两种不同的适应策略;这种适应策略可用个案叙事中的时间指向来予以描述;可从个案叙事结构中,即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寻找影响其适应结构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9.
<燕丹子>有着高超的奇幻叙事艺术,这种奇幻叙事不仅仅是增加丰富的想象和怪诞的情节,更是以文本本身存在的对立的思维为基础.这种思维展示了它作为一部成熟小说的独特叙事魅力,反映了中国人对立的哲学观和价值观. <燕丹子>的奇幻叙事通过对立思维而表现出来,其具体表现有三种:一是太子丹高贵与自卑的对立,二是荆轲大侠与流氓的对立,三是创作者真实与荒诞的对立.  相似文献   

10.
张丙松 《科技信息》2010,(1):382-382,384
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人称和叙事声音的双重性几个方面探讨了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叙事学的特点来看,金圣叹作为我国叙事学的伟大先驱,对叙事文学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节奏与叙事语言作了有益的探讨,很多观点与现代叙事学理论暗合。  相似文献   

12.
以当代4部反右题材小说为典型个案,归纳出反右题材小说的两种叙事模式.试图揭示出反右运动在当代文学中的叙述方式,并挖掘出其隐含的叙述者对待反右历史的不同态度,由此呼唤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叙事场所,叙事内容及叙事人物探讨了《波斯人信札》的边缘叙事,从而得出整部作品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以及边缘化人物向中心地位进发的一种焦虑心态。  相似文献   

14.
词以抒情为其主要特征,然而词叙事,也是值得大力探讨的领域。周邦彦词具有突出的叙事特色,主要表现在:1、铺叙过程,包含故事,具有传奇性特征;2、变换视角,绾合叙事,构筑传奇式意境。叙事因素的渗透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功能,拓展了词体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5.
论叙事声音在电影艺术中的功能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恒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4):51-52,56
叙事作为当代叙事学意义上的概念,主要表明着“故事”作为一种经过主体“重新结构”并作用于一个特殊交流环境过程中产物的主体性品质。在电影艺术中,“故事”的被讲述是通过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得以完成。本文主要探讨电影艺术中,叙事声音在积极影响观众对影像的诠释,创造画面重心的流转,加深影像的生命与厚度等叙事纬度上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手的小说中呈现出独特的男性叙事,表现有二,一为江湖,二为情爱,无论是江湖,还是情爱,在笔者看来是王手用来探求男性成长的叙事,江湖中的少年和情爱世界中的成人共同完成了王手的男性叙事。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的女性小说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是对成长经历的的原生态描述,并借此表达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深层思考。女作家们成熟的现代意识和深刻的自省精神,以及她们在实践中对“生命化”写作传统的自觉继承和构建女性自身的话语系统的叙事策略,构成其热衷于成长叙事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了《日光流年》极致化叙事策略的表现,探讨了这种叙事策略的文学生态意义,从生态视角审视了这种叙事策略所带来的叙事困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叙事的存在可谓源远流长,战国以后,中国的叙事艺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叙事作品。中国古代叙事作品有三种形态:文本叙事、舞台叙事、民间口头叙事。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理论已相当发达,以小说评点、古文评点、《史记》评点为主,形成了叙事理论的框架与主体。当代叙事理论构建应参照西方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20.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平台延伸到电影业,改变着电影的收看方式、拍摄手法及面貌形态.从目前推出的几部短片来看,后青春叙事是它们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所谓后青春叙事指的是生理年龄已进入成年期,但内心却还停留在青春成长阶段的年轻人所经历的故事。新媒体电影有以下三个叙事特点:即边缘人物的成长阵痛、呓语式的身份认同以及乌托邦式的青春记忆。这种叙事手法也恰恰迎合了广大年轻网民的审美趣味,使得影片点击率一路上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