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抗烟草和黄瓜花叶病毒的双价抗病毒工程烟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荣祥 《科学通报》1990,35(17):1358-1358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表达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的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已在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马铃薯病毒X(PVX)等多种植物病毒中获得成功,正成为植物抗病育种的新手段。我们前已培育成功表达TMV(中国流行株)CP基因的抗TMV侵染的烟草。在我国烟草生产  相似文献   

2.
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和全序列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天华 《科学通报》1989,34(21):1652-1652
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培育抗病毒植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Powelf等人将编码烟草花叶病毒(TMV)外壳蛋白的基因加上植物基因启动子,并导入烟草细胞中使之表达,首次获得了可以抵抗TMV的转基因烟草和番茄。随后,人们用类似的方法分别获得了可以抗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PVX)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烟草、番茄、马铃薯等,成为目前培育抗病毒植物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田颖川 《科学通报》1981,26(8):497-497
久已知道放线菌素D(AMD)强烈抑制依赖于DNA的RNA合成,但AMD对RNA病毒(包括噬菌体)的复制有无抑制作用的看法还不一致。Snger和Knight(1963)报告烟草花叶病毒RNA的合成不受AMD的抑制,因而认为病毒RNA的合成与DNA的样板功能无关。我们过去的实验证明,在TMV侵染之前或侵染的同时使离体烟叶的叶柄吸收AMD溶液(40微克/克组织)能显著抑制TMV的增殖,而在侵染之后24小时吸入同样剂量的AMD,  相似文献   

4.
张作芳 《科学通报》1987,32(15):1186-1186
1984年建立了烟草花叶病毒(TMV)杂交瘤细胞株,获得10个单克隆抗体(McA),并用这些McA对9省、市、自治区的14个TMV分离物进行ELISA测定,识别出8个抗原决定簇,将14个分离物分成6个抗原型。现将这些分离物分别接种具有抗TMV基因的GCR系番茄品种,观察其反应,按Pelham划分株系的方法进行归类,比较分析其结果,探索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确定的抗原型与使寄主致病的侵染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成久俊 《科学通报》1986,31(8):614-614
Naritata于1958年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外壳蛋白的N端系乙酰化封闭,目前已经报道了许多N端乙酰化的蛋白质,例如:烟草花叶病毒类、黄瓜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和长叶车前花叶病毒等的外壳蛋白。细胞色素C、卵清白蛋白、组蛋白Ⅳ、原肌球蛋白、脱铁蛋白、磷酸甘油激酶、钙结合蛋白等。  相似文献   

6.
孟宪佐 《科学通报》1982,27(17):1088-1088
马尾松毛虫(Dendra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中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一种毁灭性害虫。通过Wittig缩合反应合成了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的三个活性组分:顺,反-5,7-十二碳双烯-1-醇(Ⅰ),顺,反-5,7-十二碳双烯-1-基乙酸酯(Ⅱ)和顺,反-5,7-十二碳双烯-1-基丙酸酯(Ⅲ)。Wittig反应是在六甲基磷酰三胺溶剂中,以正丁基锂作碱完成的。经气相色谱分析,主要产物是颇,反异构体和反,反异构体的混合物,两者的比例约为91:9。用二甲基亚砜代替六甲基磷酰三胺作溶剂时,产物中顺,反与反,反异构体的比例约75:25。  相似文献   

7.
童曾寿 《科学通报》1989,34(23):1799-1799
合成具有抗辐射活性的磷化合物是发展辐射防护剂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综合报道几种类型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抗辐射活性。 1.二烷基磷酰氰酯 二乙基磷酰氰酯最早由Saunders等所合成。后来日本工作者对前人的方法曾进行过一些改变,就在这时候,作者和戴昌世提出一种新合成法,即用二烷基亚磷酸酯(5)在四氯化碳中与氰化钠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得磷酰氰酯(1)。结果满意。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8.
蔡继英 《科学通报》1980,25(19):908-908
Atherton等曾报道亚磷酸二烷基氢酯,四氯化碳或五氯乙烷、六氯乙烷等多卤代烷在碱催化下可使一元伯及仲胺磷酰化合成相应的磷酰胺.此反应亦可使脂肪二元胺磷酰化合成相应的双磷酰胺.但Atherton反应能否使共轭芳香二元胺磷酰化以合成相应的芳香二胺  相似文献   

9.
赵淑珍 《科学通报》1990,35(10):799-799
黄瓜花叶病毒(CMV)危害七百多种植物,无有效防治方法。我们实验室首先报道了用卫星RNA防治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随后又进行了CMV卫星RNA-1互补DNA(cDNA)合成、克隆及序列分析,并用此cDNA基因获得了抗CMV的转基因烟草。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用点突变技术构建成5′、3′端首尾相联的卫星RNA-1的双体cDNA基因。本研究是用卫星cDNA单  相似文献   

10.
焦瑞身 《科学通报》1985,30(5):399-399
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用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农业各个领域。我国在农业研究领域内尚无建成杂交瘤细胞株的报道。农牧渔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与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新疆兽医研究所协作,用烟草花叶病毒(T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 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0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  相似文献   

11.
高必峰 《科学通报》1989,34(20):1599-1599
本文报道用大片段缩合法合成DNA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用固相亚磷酰胺方法合成DNA片段,以氢氧化钠的乙醇、水混合溶液选择性地水解连于CPG载体与  相似文献   

12.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6,31(24):1876-1876
近年来,我们开拓了苯骈三氮唑(HBT)双活性酰胺的选择性N-酰基化及O-酰基化反应,并成功地用于合成聚酰胺,聚酯,具有规整结构的半硬链聚(酰胺-酯)及具有核酸碱基衍生物作为悬挂基的半硬链聚酯。作为我们研究计划的继续,我们进一步发展这两个反应用在合成一种新类型的聚酯核酸类似物,即合成含有脲嘧啶及胸腺嘧啶衍生物为悬挂侧基的柔顺链聚酯。  相似文献   

13.
张景龄 《科学通报》1986,31(6):432-432
曾以2-(N_2-苯基)肼基苯并噻唑与六烷基亚磷酰胺作用制得了三稠环系三唑磷茂啉的茂第一个系列化合物:1-苯基-5-N,N-二烷基胺基苯并噻唑并[2,3,C]-△~2-1,2,4,5-三唑磷啉[Ⅰ]:  相似文献   

14.
朱培坤 《科学通报》1982,27(24):1525-1525
植物病毒外壳蛋白,具有向病毒粒体或向相同蛋白形态部分聚合的性质。为研究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蛋白亚基不同聚集形态的抗原专化性,Van Regenmortel用琥珀酰酐(Succinylation)处理病毒外壳蛋白从而使蛋白亚基保持单体状态的。后来,他又指出琥珀酰酐的处理,虽使蛋白亚基保持单体状态,但却改变蛋白质的抗原专化性,因而使实  相似文献   

15.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1,26(8):471-471
在前一简报中,我们曾报道了聚酰胺的合成可以很容易地由N-羟基-5-降冰片烯-2,3-双甲酰亚胺的双活性酯与二元胺间在室温下的胺解缩聚反应而得到。本文扼要报道另一新类型的双活性酯,即3,3’-(间苯二甲酰二氧)双(4-氧-2,3-二氢化-1,2,3-连三氮杂茚)(IPBOObt)的合成及其与二元胺间的胺解缩聚反应的结果。在合成聚合物之前,我们首先由苯甲酰氯与3-羟基-4-氧-2,3-二氢化-1,2,3-连三氮杂茚  相似文献   

16.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9,34(21):1633-1633
在抗病毒剂的合成中,已知某些腺嘌呤核苷,如3-dezadennosine、3-deazanisteromysin、Neplonocin及非环状腺嘌呤核苷类似物,(S)-9-(2,3)-双羟丙基腺嘌呤核苷(s-DHPA)都具有抗DNA及RNA抗病毒的生物活性。 约十年前,我们发现羧酸的N-羟基-5-降冰片烯-2,3-双甲酰亚胺(HONB)活泼脂是一个具有优异的选择性的N-酰基化试剂,它只能与脂肪胺,而不与芳香胺起反应;它只能与羟胺的胺基,而不与羟基起反应。  相似文献   

17.
李橦 《科学通报》1989,34(6):434-434
我们在前文中报道了二苯酮(BP)-苯胺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光聚合,证明BP与苯胺相互作用产生的两个自由基中,只有苯胺自由基引发聚合。它结合到聚合物链端,成为二级胺端基。对得到的聚合物进行端基分析表明每个聚合物链上平均有接近一个胺端基。本文研究用此种聚合物与BP结合,引发烯类单体光聚合,并对所得的嵌段共聚物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8.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6,31(5):344-344
前言 聚(酰胺-酯)作为研究课题已有多年,其主要研究重点是在聚(酰胺-酯)的合成,它可由单体羟基酰胺酸或羟胺与双酰基氯化物间的缩聚反应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酰胺-6,6间的酯-酰胺交换反应而得。虽然一系列的双羧酸的活性衍生物,如双活性酯及酰胺与二元胺的胺解缩聚已被广泛地用于聚酰胺的合成,但是对双活性酰胺及酯作为单体与羟  相似文献   

19.
嵇汝运 《科学通报》1958,3(2):53-53
某些双季铵盐对神经系统具有若干不同药理作用,例如阻滞神经节及神经肌间兴奋的传导以及抑制胆碱酯酶作用等,因而在医疗上获有应用,如有的神经节阻滞剂用作降低血压药物。Funke 等曾报导一系列带有苯氧基双季铵盐(Ⅳ,n=2-5)具有强烈抗箭毒作用,这些化合物是芳香胺衍生物。现在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有关的脂肪胺衍生物(Ⅲ)。脂肪胺及芳香胺的碱性不同,表现的药理性质也可能因而各异。这里先报导这系列中的一个化合物(Ⅲ,n=2)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蛋白激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乐志培 《自然杂志》1999,21(1):24-33
蛋白激酶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即“可逆蛋白质磷酸化”)是所有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磷蛋白(千种以上)活性、性质改变的“开关”,因此,可以通过用人工方法对功能蛋白(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化学修饰和去修饰来调节细胞代谢、生长、分化、增殖,这一方法在农业、医药、食品和化学工业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指出的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赵玉芬已经合成了几十种具有催化功能的磷酰氨基酸,并提出了“微型酶”学说.众所周知,氨基酸本身化学性质十分稳定,无催化活性,当它与磷酸作用合成磷酰氨基酸时变得极其活泼,具有催化剂的功能,为模拟酶的研究和合成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和领域.可以设想,以氨基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或多肽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修饰和去修饰必将使蛋白质或多肽具有许多新的化学性质和功能,为模拟酶、酶工程、蛋白质化学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开辟新的途径,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