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不幸的时代背景和充满磨难的人生经历形成了郁达夫孤独,苦闷、空虚的忧郁情结。这种忧郁情结,交织缠绕在他的小说的字里行间,体现了他的小说作品中以感伤色彩和浪漫倾向为风格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2.
李准是当代文坛上有较大影响的河南作家,其创作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土地情结、家庭伦理、民族情结(爱国主义)是中原文化最典型的特质,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李准195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以期梳理出中原文化和李准小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3.
李准是当代文坛上有较大影响的河南作家,其创作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土地情结、家庭伦理、民族情结(爱国主义)是中原文化最典型的特质,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李准195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以期梳理出中原文化和李准小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4.
斯诺是世界知名记者、国际报告文学大师、中国人民的真挚朋友和中美友谊的桥梁。本文以斯诺对中国的深厚感情为行文支点,系统阐述了现实情结,变革情结,文化情结和前瞻情结。这对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心论点:“三峡情结”是李白思想感情和诗文创作的重要情结之一,它对李白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影响。论证:首先着眼于事实,叙述李白自志学之年开始直到暮年,在漫长的生活、创作历程中与三峡结下的不解之缘,尤其是李白三经三峡的独特经历,从而证明其“三峡情结”乃事由天成。接着从宏观上剖析李白三峡情结构成的主要因素,从客观与主体的辩证统一方面阐明:三峡的自然美和三峡民情风俗与文化积淀,形成了李白独特感悟的三峡情结和三峡精神。论证的主体是第三部分,以李白的大量诗文(25)篇分七个方面证明三峡情结对…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的散文在朴实、细腻、清新的风格中蕴含着浓浓的女性情结,这与作者独特的审美倾向、特殊的人生经历、高洁的人格追求和独具的性格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和"五四"个性解放、特别是女性解放的思潮交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探讨朱自清散文中的女性情结的形成因素,对于朱自清散文的教学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雯 《枣庄师专学报》2007,24(4):104-105
踏板与各时期作曲家有着不同风格的情结所在,从巴洛克、古典、浪漫及印象乐派。踏板跟随着音乐潮流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并且它与不同的作曲家有着不同情结的牵系。  相似文献   

8.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都蕴育着浓烈的英雄情结,反映到诗歌创作上,则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总体风格。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性格里有一种根深蒂固而又无法排除的自卑情结,这无论从他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创作风格,还是他那富于传奇性的生活经历中都可看出。本文从郁达夫的生长环境、受教育的经历以及他当时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较详细地诠释了郁达夫这种独特心理情愫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端木蕻良的作品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土地情结”,对于土地的深爱使他的作品浸润在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之中.其长篇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人物等具体要素的分析与理解,可以看出端木蕻良“土地情结”的缘由及内蕴.  相似文献   

11.
女儿情结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魅力独具之所在。黛玉仙逝,宝钗、袭人等因道学的侵袭女儿本性已被扭曲,是失去了个性精神徒有女儿之身的假男人。贾宝玉女儿情结随女儿们人性的异化而消释。男权意识的强势也注定了宝玉女儿情结消释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于谦诗是于谦人生品性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赞歌,其诗中的太行情结是于谦对太行风物的独特感受,是于谦18年太行经历的情感凝结。太行诗记录着诗人独特的时代印记和复杂的心理感受,作者把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寄寓在太行山水中,体现出一种志向,一种气节,风格遒上,格调高远,真切自然,在与太行山水的相拥之中展示了与台阁体迥异的一种气骨,一种说不尽的特殊情缘。  相似文献   

13.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体现出深深的"乡愁情结",这一情结集中体现在短篇小说集《纽约客》、《台北人》中."乡愁情结"的具体内容是亲情、友情、怀乡之情以及所包含的今昔之感、故国之思,也有某些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扭曲和畸变.白先勇小说的乡愁,有甘美的丧失与精神病魔两种意义,这种意义通过空间、时间、历史、文化等多层面得以展示,其创作历程寓言式地指出了人类历史的沧桑以及随之产生的无常和苦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三峡民歌中的女性情结,特别是情歌的“姐儿中心”现象可以发现,不是三峡民歌占据女性情结,而是女性情结占据三峡民歌。“姐儿”阿妮玛是原始意象,她象征着女神崇拜。与“姐儿”相关的是“幺姑”阿妮玛和“郎”——阿妮姆斯,也都被女性情结所规定。本文对哭嫁歌也进行了独特的心理阐释,认为哭嫁是哭出一个母亲来,象征女性的节日,而哭嫁歌就成了女性——母亲的绝唱。  相似文献   

15.
李白在诗中常常流露出一种"超人"情结,具体表现为对历史上高人奇士和神仙的仰慕崇拜。这种"超人"情结的形成与李白自身的性格、家世、求仙学道、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超人"情结注定了李白仕途的失败,但却让他的诗歌风格充满夸张、奇异、宏伟、旷达、豪迈等浪漫瑰丽的艺术特征,也使李白成为唐诗巅峰上伟大的"超人"。  相似文献   

16.
端木蕻良的作品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土地情结”,对于土地的深爱使他的作品浸润在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之中。其长篇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人物等具体要素的分析与理解,可以看出端木蕻良“土地情结”的缘由及内蕴。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和追求的作家,师陀早期创作中废墟意象高度密集,而这正是师陀独特的精神气质———废墟心理的外化。这种心理来自于其幼年时代形成的创伤性体验。这种心理特质体现为对现实中废墟的批判、对文化废墟的检省、对生命废墟的咏叹。这种独有的废墟精神特质使师陀在现代文坛优秀作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和追求的作家,师陀早期创作中废墟意象高度密集,而这正是师陀独特的精神气质——废虚心理的外化。这种心理来自于其幼年时代形成的创伤性体验。这种心理特质体现为对现实中废虚的批判、对文化废虚的检省、对生命废墟的咏叹。这种独有的废墟精神特质使师陀在现代文坛优秀作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河洛文化作为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原大地原居民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凝聚和精神牵引的作用.诗圣杜甫就是在河洛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的故园情结显得格外浓烈.无论他在漂泊西南时对故园洛阳的深沉眷恋,还是作为"杜陵人"的身份认同,都无不昭示河洛文化中本根情结对他故园情结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是生命之根的文化牵引,更是儒...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威塞克斯小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挖掘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乡土意识,哈代创作中的乡土意识主要表现在自然情结、宗法情结、和民俗情结等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