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异化与归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种主要策略.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探索出翻译的本质,从读者的阅读认知过程来重新阐释在文化翻译中如何处理异化与归化策略问题,指出异化法优先,其次异化加释意(注释),最后在前两种方法都不尽人意时用归化法的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2.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不同的处理语言形式和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在导游词翻译中,归化和异化是相辅相成、动态统一的关系,应该把归化和异化策略结合起来,处理好源语与目标语的关系,减少文化冲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策略。本文针对英汉习语的不同特征,探讨了英汉习语翻译的策略,即归化法,异化法和归化异化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在文学翻译中存在着异化和归化现象,而文学翻译又主要采用“异化”,“归化”是“异化”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异化"不是唯一有效的翻译策略,"归化"也不是。所以,过分强调"异化"或"归化"都有失偏颇。我们不赞成"扬异化、贬归化",在翻译实践中,异化、归化及其他翻译策略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从接受美学审视文学翻译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取向,认为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归化为主或异化为主的问题,而是根据读者的文化接受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四个取向阶段:归化为主、少量异化为辅阶段,归化为主、大量异化为辅阶段,异化为主、大量归化为辅阶段和异化为主、少量归化为辅阶段。  相似文献   

7.
焦月 《科技信息》2012,(22):159-159
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在翻译的过程中,有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着其策略的选择,本文从二者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它们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并分析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对当今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策略中争论的焦点 ,拟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读者的文化心理、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策略的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出发 ,对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并指出适度异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强调异化 ,不是否认归化 ,异化和归化始终是翻译策略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归化和异化是译者通常使用的主要翻译策略。通过对萨满学术文籍的翻译实践,探讨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合理运用,提出了萨满学术文籍翻译的原则:一是尽量异化,二是适度归化。  相似文献   

10.
归化和异化都是翻译策略,到底是应该选用归化,还是应该采用异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中国的文学翻译正在由归化趋于异化,在异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翻译的目的,读者定位,社会语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讨论了文学翻译的翻译方法,功能翻译理论为我们从事文学翻译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例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剖析美国学者Denis.C&Victor H.Mair所译Strange Tales from Make do Studio(英译本《聊斋志异选》)一书中人名的翻译方法;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应视具体文化差异情况灵活运用,以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从跨文化研究视野出发,首先探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及其后殖民解构主义渊源,并对语言形式层面上的直译和意译与文化层面上的归化和异化进行比较区分。然后通过实例阐述了归化和异化的辩证关系,提出二者是互为补充的和动态发展的。最后强调采用归化或异化都要把握好分寸,过度归化和过度异化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要努力避免。  相似文献   

14.
异化与归化是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翻译策略,也是两种互为补充的翻译方法.异化有助于充分反映原语文化的特征,有助于充分传达原作的“异国风味”,也有助于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手段,而归化则有利于译入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异化与归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态度,它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无论是异化多些还是归化多些,只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将二者很好地结合使用,将其辩证统一的关系充分体现出来,既再现了原作的风格,又结合了读者的文化及语言习惯,就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中常常会碰到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处理这些差异的策略:意译、直译、归化、异化。而策略的选取受到翻译的形式、目的和意图,文本的体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文学翻译主要目的是引进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因此宜采用直译、异化的策略,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文化、艺术风格等差异,充分体现原文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因语用研究而生,现今却越来越多涉及翻译领域。其示意——推理模式能恰当地解释许多翻译现象。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简略阐释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随后用关联理论比较英若诚与霍华两个《茶馆》英译本对文化现象的不同处理方式,举例验证关联理论在评析文学作品翻译上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林语堂作为中国译学史和翻译史上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翻译活动的同与异可以梳理为三个层面:拿来与送去,异化与归化,直译与美译。他们的差异表明:译者的主体性是文学翻译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译者的文化态度在他们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汉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厘清两者的来源及其定义,将几种分别使用归化和异化的典型例子予以分析,从而得出二种手段分别独立存在的必然性。而后又对综合使用归化和异化的例子加以分析,从而证实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的统一。作为对立统一关系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实现一方向另外一方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