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0):95-100
"明"是印度知识传统中的核心象征,它往往被研究者理解为"科学";通过这种欠缺检讨性做法,现代自然、社会、人文科学言说中的印度知识传统获得了各种与现代科学类似的范畴。但是,将西方知识传统的范畴应用到印度知识传统,无益于人们了解印度本己的知识经验。通过对古典哲学中"科学"与印度语境中"明"的回溯,可以看到:"明"不是科学,而是纯粹的技艺,印度知识传统中并没有古典哲学意义上的理性科学。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空间学说是整个理论哲学批判的奠基石。一般经验的可能性、综合先天命题学说的确立、知识构成的二分、现象和物自体的划界等,确切地表明了空间学说在康德理论哲学中的奠基作用。维也纳学派的领袖和理论奠基人莫里茨.石里克分别在"空间的观念性、嵌入和心理-物理问题"(1916)、"当代物理学中的空间与时间"(1917)两篇论文以及《自然哲学》、《普通认识论》、《论哲学的问题及其相互关联》等著作中,对康德的空间学说展开猛烈的批评,批评性的文字散布在从1910至1936年间的论文和著作中。石里克的这些批判性和建构性的论证,不仅瓦解了康德对空间-欧式几何、知识-直观的旧有教条,也提供了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新见解,是二十世纪知识理论研究和心灵哲学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家秉承了古典时期的数学家同哲学结盟的关系,同哲学的关系不是断交,而是续盟。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中认为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家"同哲学断了交"。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克莱因这句话的含义,通过阅读克莱因书中的这句话在该节的相关内容与克莱因的另一部著作《西方文化中的数学》相关内容得出,克莱因强调数学家同哲学结盟是指数学家研究纯粹数学,这时候数学就是形而上学的哲学,数学家把数学应用到工程中就是"同哲学断了交"。本文从亚历山大时期数学家研究数学内容的视角、从理论数学转向应用数学的视角,从古希腊数学与哲学密切结合对后世影响的视角,从古希腊天文学发展的视角,从古典时期的哲学家对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家影响的视角,都说明了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家同哲学仍然是结盟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物理主义尽管在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发展迅猛、硕果累累,但二元论在死灰复燃之后也呈上升之势。除传统的理论形态经辩护重新粉墨登场之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样式,如量子二元论、自然主义二元论等。到达二元论结论的途径和论证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突现论就是其中的一种。M.尼达-鲁梅林等人在根据随附性理论对突现概念做出重新阐释的基础上,不仅承诺存在着物质性身体和作为个体的经验主体这样两类实体,而且强调它们各有自己不能相互归并的属性。查默斯等人在对突现论做出区分的基础上强调:弱突现论一致于物理主义,而强突现论则只会导致二元论的结论。新二元论者的突现论研究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积极的意义,不仅深化和拓展了心灵哲学的研究,而且为突现论本身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奉献。  相似文献   

5.
“时间性”的突现可以看成是20世纪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最重要的主题。时间引人自然,历史引人科学,是本世纪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最重要的理论成就。古典自然哲学建立在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的基础之上,其自然概念中基本上缺乏“时间性”这个维度。黑格尔就把自然规定为无发展的。爱因斯坦也不认为“时间性”对于物理实在有何本质的意义,他有过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有信仰的物理家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分别只不过有一种幻觉的意义而已,尽管这幻觉很顽强。”牛顿动力学方程中时间参数以平方形式出现,改变正负号对方程没有影…  相似文献   

6.
古典自然法理论、现代自然法理论和新古典自然法理论,共同构成了自然法理论的历史。前两者之间既有古今之变的断裂,也有藕断丝连的衔接,而新古典自然法理论的介入使得它们的关系更加复杂。这一复杂的理论历史,在"克莱因瓶"的模型中融贯起来。而理解这一模型的关键,便是"神法"。这一概念不仅揭示了现代自然法理论和古典自然法理论的"断裂"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而且也展示了二者是如何一脉相承的,进而呈现出自然法理论历史的整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学者们越来越关心知识的生产、积累和扩散.知识的特性决定了高度个人化和情景化的隐含知识不易在个体之间达成"共识".本文试图从隐含知识的外化、知识共同体情景的构建方面探讨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机制.最后,提出了知识转移和扩散的组织文化要求.并强调了科技文化在知识转移与扩散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8.
《墨经》正文训诂追求概念定义的单义性与不可通约性,排斥同义词近义词,表现出非历史性、非地方性以及非情境化的特征,其训诂方式与话语的形成来自文本中数学、物理等自然名物知识内容的概念定义要求。相对先秦时期以同义词近义词训诂为主的"相似性知识"认识型而言,《墨经》正文训诂实为一种"逆相似性知识"认识型,揭示了问题式变革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9.
新缘,互惠与驯顺:利他理论的三次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行为学在适合度范围内研究利他现象,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重大突破。新缘选择理论从概率的角度,通过分析新缘关系指数,解释了近新利他现象。合作进化理论借用博弈论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了互惠利他现象。驯顺性理论在受限理性的基础上,比较社会强加给个体的利全主义要求与通过驯顺性获得的有利知识和技能,解释了纯粹利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早期斯多亚学派在宏观宇宙和具体存在物之间构建了一个连续且统一的模型,并采用普纽玛(pneuma)这种火-气混合物作为联结宇宙-小宇宙的关键理论设施。一方面,普纽玛被界定为主动性元素的混合物,占据具体的物理空间,其扩张和收缩导致每一个具体存在物的产生、变化与运动,在此意义上构成了万物生成变化的最终原因。另一方面,普纽玛渗透于每一个物体内部,令整个世界成为统一的整体并保持这种整体性。早期斯多亚学派的这种普纽玛-宇宙论模型自提出以来就备受批评,被认为其普纽玛概念存在着内在的不一致。本文将集中探讨普纽玛概念的内在演化以及所谓的"空间占位"问题,指出这种"不一致"只是表面上的,早期斯多亚学派实际上是从性质和功能两个层面分别对普纽玛做出了界定与说明。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根据斯多亚学派式的宇宙周期观念,引入一个二阶段的混合-生成模型来解释普纽玛与其他物质结合并推动变化的方式,则可以对于占位问题提出一个有利于斯多亚学派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新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着企业赖以存在的内外部环境、发展要素及运行机制,促使企业组织范式逐渐从传统经济的科学管理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转变。本文从组织范式变革与环境变化二者耦舍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范式悖论”的成因,并对组织范式进行了基本分类,分析了不同类型组织范式演进的路径和动力来源,结合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构建了基于二重空间的企业组织网链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旧范式转换的时代,即从实证主义范式向自然主义范式转换。自然主义范式较实证主义范式更具适切性,更接近生活现实,更利于解释特定情境中现实的意义与价值。在实施自然主义研究中,要注意以下问题:必须在一种自然环境中进行;以人为研究工具;强调质的研究方法;倾向于目的性抽样;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扎根理论;强调紧跟设计。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事实的关系:从哈金的实验观点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渗透理论的论题是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共同特点,也是导致历史主义中的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最重要根源。哈金的实验观蕴涵着个新的关于理论与事实的关系,笔者从哈金的论点出发,试图发展出一套新的观察理论,并得出如下结论:观察不是被理论和范式所决定,而只是受它们的一定程度的影响,事实有它自主的力量,跨范式的观察和理解都是可能的,历史主义者夸大了范式的完整性和自我完备性。  相似文献   

14.
相关选择论--当代知识论对怀疑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关选择论认为,不仅怀疑主义的假设不是相关选择,与认识无关,而且怀疑主义的论证方式也不具普适性,因此,怀疑主义的论证是错误的.相关选择论对知识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条件下组织绩效的评价范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但一直以来,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收益与影响进行评价都被认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从企业绩效变革和信息化二者耦合的角度出发,辩证地批判了"信息悖论"成因及基于产出和基于行为的信息化绩效评价理论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对信息化绩效的衍生机理和绩效特征的分析研究,构建了以过程分析思想为导向的信息化绩效评价范式.  相似文献   

16.
按照传统分析,知识就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这种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盖梯尔的严重质疑。盖梯尔问题提出以后,认识论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总体上看,这些方案可分为两种:一,寻找知识的额外条件,弥补认知辩护的缺陷;二,用其他条件(例如,因果关联条件)取代认知辩护概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重点分析几种典型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些方案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实际的认知实践中,我们并不需要一种形而上学的知识概念,因此,盖梯尔问题并未对我们的认知实践构成实质挑战。  相似文献   

17.
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论欧内斯特·索萨的德性知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的启发,索萨系统建构了德性知识论。通过将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引入知识论,德性知识论力图超越传统知识论的局限,合理把握人类认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张力。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不仅在当代知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首创性和重要性,而且也为重新审视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带来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自然科学界近年来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研究意识问题的"文艺复兴"运动.物理学、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科学范式的约束与启发,使当前意识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及问题类型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呈现出了对意识解释的不同水平、层次与性质.蓬勃发展中的意识科学研究也面临着不少困境,需要进一步确立适合于意识研究的新的科学现,提高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大基本向度的整合水平,加强对关键性的基础问题研究的理论力度.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文化与文化范式的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文化是信息技术变异的必然,是文化范式转化的催生剂.文化范式转化能够中和文化堕距的精神失落,形成社会崇尚的价值体系.它赋予大众文化新的灵魂,凝烁出共同的思维原则、方法论和价值观,成为传统文化的涅槃.  相似文献   

20.
生存论视域下的技术哲学范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范式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同样,技术哲学的发展也需要合理的范式。但其自身的不成熟状况表明:技术哲学缺乏相应的范式。试图建立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范式之努力隐隐显现着,但是这一努力缺乏对自身根基——认识——的理解。“认识”在生存论中显现出自身是另有基础的样式。如此只有将技术哲学确立在现象学所提供的生存论基础上并建构起相应的范式,这门学科才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