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一著名的论断,指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性,上帝是人类赋予自身的神性。著名的文学家乔治·爱略特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并在长篇小说《织工马南》中,通过主人公一生的探索信仰的旅程,阐述了自己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理解。最后,作者分析了爱略特这一宗教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辉 《科技咨询导报》2007,(12):116-116
本文主要就乔治.爱略特的名著《米德尔马契》中所反映的宗教思想来展开讨论。小说的宗教主题表现为一个“转变”,即随时代的变换,传统基督教中“形而上”的信仰作为社会的权威统摄力量已趋分化,并逐步让位于世俗世界里个人化的人生观及生活方式。本文前半部分围绕康德,费尔巴哈两位哲学家对于爱略特小说作品的影响展开;后半部分阐述他们的理论中对于宗教的观点,尝试分析深植于爱略特小说中的宗教主题及其源流,并由此展开,论述爱略特对于社会与人的互动的独特看法:强调道德责任感和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费尔巴哈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作为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加速了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进程。但是,犹如一直都不是纯粹的黑格尔派一样,马克思从来也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主义。马克思不仅依据费尔巴哈的宗教理论展开了对黑格尔宗教观的批判,而且还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脱离现实,忽视政治,这正是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4.
乔治·爱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结局曾被许多批评家认为是败笔,但如果换一个视角,从贯穿爱略特一生及其作品的宗教情结来考虑,就会发现结局中所包含的洪水、圣奥格贞女和最后的援救这三个宗教符号不仅回答了小说结尾是否合理的问题,也集中体现了爱略特的人道主义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5.
乔治·爱略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对道德的关注一直是其作品的一条主线。本文以爱略特的道德标准为视角,通过分析其作品和个人生活,阐述她在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表现,从而论述爱略特的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基督教的批判上。《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开启了他的哲学批判之路。黑格尔思辨哲学批判的成果——“哲学上最高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转而采取了“神学之秘密是人本学”这种宗教批判的表达形式。在随后的《宗教的本质》一书中,费尔巴哈对自然宗教进行了批判性研究,从而系统完成了他的宗教批判工作。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是哲学批判的延续和深化,不能脱离其哲学批判孤立地考察他的宗教批判。由于费尔巴哈在哲学上仍未彻底摆脱思辨唯心论影响,其人本学及宗教批判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有待于马克思对其加以超越。  相似文献   

7.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充满了思辨的张力:宗教一方面源自人的依赖感,另一方面是人的自我感;人一方面是被动的被奴役的不幸的,另一方面又是主动的自由的幸福的;上帝一方面是自为的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的,另一方面是为我的为人谋福利的;上帝既具有完全的神性,又具有完全的人性;宗教既具有排斥力,又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信仰"引领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及作用。阐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涵: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引导大学生认识宗教的起源、本质及作用,了解我国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与基本方针。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是:开设"宗教学"等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服从服务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局,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实现马列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问题的正确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第一个巨大理论成果。实践证明,在毛泽东宗教观的指导下,当时的宗教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一宗教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是“关于宗教、宗教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原则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发展。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境界,把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世界宗教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1.
由于命运的不幸,史铁生为求思想上的解脱看了一些宗教类的书,也曾不断地谈佛说道谈信仰谈宗教。这期间,史铁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宗教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了独具精神个性的宗教观。主要内容是:佛(神)不是福报的源泉而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路;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天堂在人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宗教精神不等于宗教,宗教的要旨是靠神对人的拯救,宗教精神是人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对自我的拯救。史铁生宗教观的实质是为自己为人类寻求灵魂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本文驳斥了“宗教鸦片论”和“宗教无神论”,从而得出“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论能够为当代中国提供一个更为深厚的政教认同,文章进而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大问题,以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对孔德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和宗教观的探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是在其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体系下阐述他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和宗教观的。他的方法论是实证的、整体的、有机的和科学的方法。他认为应该应用这些方法进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他的伦理道德观是从人性出发,强调爱他人、爱社会的情感和仁爱的爱他主义行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他的宗教观是他晚年思想的重大的转变,他一反早年反宗教的实证主义,认为人人应该信奉“上帝之爱”并发扬“爱他主义”的仁爱,这样就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秩序,为此,人人应该加入他的“人类教”。  相似文献   

14.
宗教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进程、构建校园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索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和谐观、法制观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本内容,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加强宗教文化知识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强化宗教预警机制建设、注重宗教理论研究,引导大学生把旺盛的精力集中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爱略特“非个性”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内容,并指出这一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旨在指出诗歌创作中个性的不可避免性,诗歌应是个性和非个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简&#183;爱》的几个汉译本的序言运用现实主义的批评方法,对作品的人格力量、社会意义及宗教进行了评价,而且70余年来观点具有内在的连贯性。中国“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和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对《简&#183;爱》的接受,其接受是一个文化过滤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序对《简&#183;爱》的接受起着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宗教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8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宗教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宗教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艰辛探索中逐步摸清了中国的宗教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一般规律,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而且对做好现阶段我国宗教工作、促进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也具有重大指导价值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费尔巴哈是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他在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中,大量使用了实践的术语,把实践的概念引入自己的学说。由于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关于实践有种种不同的表述,因而人们对费尔巴哈实践概念的含意也有颇多争论,在有关论著和教科书中,一般是将费尔巴哈关于实践的各种论述分几点罗列出来,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费尔巴哈的学说不够严谨,特别是在实践问题上极为混乱而造成的。我认为,这种做法,没有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费尔巴哈的思想,没有能够在纷纭繁杂的现象中把握住费尔巴哈学说的本质特点。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他在不同的时期,对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宗教观经历了从以佛教释宗教、以道德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的嬗变;而冯友兰早年主张以诗歌释宗教,后来力主以哲学代宗教。他们都深入探讨了宗教的内涵,认为儒学非宗教。然而,他们的宗教观亦存在很大差异:在宗教思考方式上,梁漱溟重直觉,冯友兰重理性;在对宗教地位的认识上,梁漱溟认为宗教在人类文化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冯友兰认为哲学高于宗教;在对宗教的未来走向的认识上,梁漱溟前后观点并不一致,冯友兰则认为哲学在未来将取代宗教。他们对宗教的独特见解,对当下如何看待宗教仍可引为借鉴。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的哲学是表现为人本主义形式的唯物主义。人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主题和中心。费尔巴哈关于人的论述是多方面的。在这些论述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尤为重要。准确地理解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对于正确认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费尔巴哈本人在表述上存在一些混乱不清的地方,如果不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只从字面上看,他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似乎就是一堆毫无联系的自相矛盾的东西。我们目前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