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正辽宁岫岩玉雕雕刻技法丰富,以"素活"见长,世人称绝。岫岩玉雕的素活工艺继承了传统雕刻技法,形成了做工以立体圆雕及浮雕为主,辅以线刻、镂刻、透刻,并有勾花、勾散花、顶撞花等手法,尤其擅长用剜脏去镂、因材施艺、化瑕为瑜、废料巧用、俏色巧用、螺纹组合等技法。岫  相似文献   

2.
就渠县汉阙的建筑、雕塑、书法予以文化观照,同时评述了渠县汉阙的艺术价值、科考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3.
渠县汉阙之沈府君阙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渠县现存汉阙6处7尊,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素有“汉阙之乡”的美称。其中《沈府君阙)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书学价值。文章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沈府君阙》阙主的官职名讳、碑亭记以及书法艺术等进行了充分的考证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艺术家们说,皖南古徽州的木雕、石雕、砖雕(简称“三雕”)是中华文化园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明清年间,“三雕”艺术发展最为鼎盛,尤其是其刀功、技艺已到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意境。始建于宋,大修于明嘉靖年间的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的木刻花雕艺术就是一个佐证。古祠木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除了梁勾、梁托和门楼上的龙凤、历史戏文之外,整个落地门窗的木雕布局有“荷花、花瓶、百鹿”三种图案。要是从含义来看,荷花图意味着“和为贵”,教育后人清清白白做人做事;百鹿图意在祝愿祖祖辈辈延年益寿;花瓶图象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SLM从图像直接制造金属浮雕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传统雕刻式金属浮雕加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实现金属浮雕的快速制造, 提出了一种基于选区激光熔化( SLM)的从图像直接制造金属浮雕的方法.针对现有浮雕 设计软件对SLM支持不足的缺点,利用可视化工具包(VTK)和扫描路径生成库(SPGL) 开发了用于SLM的浮雕设计制造软件.该软件具有3D浮雕建模、浮雕模型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城镇园林景区的构建中,浮雕艺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浮雕是介于雕塑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结晶。一般来说,浮雕艺术可供一面或多面观看,当今园林工作者在景观文化内涵的构筑上,多喜欢采用浮雕艺术。它用压缩的办法处理空间与对象,并用透视等方法来表现三维空间。实践中,浮雕比绘画或一般雕塑具有更多的叙事性、  相似文献   

7.
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砖木结构建筑,它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现存的汉代石阙仿造的就是古代砖木结构的阙,它较完整地展现了古代砖木阙建筑的原始模样,同时在汉墓建筑、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石)上也保存有大量建制宏伟的"阙"。本文依据相关资料,将巴蜀地区的汉阙分为汉石阙和汉画像阙两大类,对巴蜀汉石阙的分类比较主要是从其功用、形制、建筑结构、雕刻画像和技法等几个角度进行,而对汉画像阙的分类则主要从其所处的位置和结构上进行分类。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巴蜀汉阙的细节地方用比较分类的研究方法做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会欣赏、分析石刻浮雕作品,会借鉴徐州汉画像石浮雕的艺术特点,拓展浮雕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在参观、收集、制作等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个体的独立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礼义城是四川达州市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潭·汉阙风景名胜区待开发的重要景点.本文在对礼义城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开发策略,以促进其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勇  张卓燕 《科技资讯》2006,(24):169-169
本文通过对两幅中国古代浮雕的技法特点分析,简述了民族浮雕的历史发展并结合现代写实浮雕的基本特点,对人物浮雕技法作了一些个人的基本思考和探索,以期能对初学者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汉画像石里面有许多军事题材或已经流传于民间带有民俗性质的军事题材内容。这些画面以前大多研究者都认为是表现墓主人生前曾参加过的胡汉战争场面,刻绘于墓内是为了给墓主人歌功颂德。其实不然,这些画面在墓主人的地下世界里,有其自身的思想内涵,即防范功能、驱魔逐疫功能和护佑墓主升仙功能。  相似文献   

12.
汉代的面具分为假面、假头、面罩、面像四种。汉画百戏中的面具主要有防护头部、扮饰角色的功能;汉代傩仪中的面具多为假面,具有征服鬼蜮魍魉、通神震慑的功能;丧葬礼仪中的面具主要有缀玉面罩、玉衣面罩、木质漆面罩、青铜人面像、镇墓吞口等,其功能是镇守墓室、延缓尸体腐烂、纪念死者威仪。  相似文献   

13.
东汉豪族大姓主要由战国以来的封建旧贵族和随着秦汉地主经济的发展而新兴起的豪强大族构成。东汉初,政府一方面打击那些与王权相忤的豪族,一方面又扶植、放任豪族大姓的发展。东汉中期,豪族发展呈上升趋势,各地强宗大姓的社会、经济势力极度膨胀,对东汉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分析探讨豪族宗族组织更有利于对豪族大姓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南阳目前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有许阿瞿墓志汉画像石、唐河郁平大尹冯孺人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杨官寺西汉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方城"胡奴门"画像石题记等。现存的汉代碑刻主要有:张景造土牛碑、李孟初神祠碑、赵蓟碑、南阳都乡正为弹碑等。这些珍贵的汉画像石墓墓志题记和汉代碑刻记录了汉代的社会历史、书法等内容。对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数量众多的南阳汉画像石中,角抵图像占据了重要位置,可分为人与兽斗、兽与兽斗、人与人相搏三种形式。汉代工匠艺人观察细微,善于选取典型动作和捕捉最精彩瞬间,使稍纵即逝的生动角抵表演完美体现,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不局限于复制自然,而是更倾向于采用形象记忆和默写的方法进行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6.
穷奇是汉代画像砖(石)墓葬中占据画幅较多的神兽,并且以两种形象出现在不同时期的汉代墓葬中。似虎形象的穷奇出现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的墓葬中,但多数汉代画像墓葬中却是把穷奇刻画成牛的形象。似虎而非虎,似牛而非牛,因此人们常把它们称之为神兽。本文对穷奇作以探索考释,求证于从事汉画研究的同仁。  相似文献   

17.
汉代画像石中有不少历史故事画像。表现忠孝思想的画面有周公辅成王、二桃杀三士等,表现孝子思想的画面有老莱子娱亲等,贞妇图有鲁义姑姊图等。另外,墓、祠中刻绘大量历史故事,也与当时的绘画、雕塑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当时的人物故事画在构图中已经讲究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并注意疏密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汉代喜尚马,是其它朝代所不能比拟的。在现存的汉画中,马便成为最突出的时代特征。马在农业和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汉代产生马崇拜习俗、出现天马的根源所在。天马是汉代人对一般意义上的马的神格化,其具有显著的"神性"特征,是汉代先民崇马至极的必然产物。汉画中的天马并非都有外在的特征,有的有翼,有的无翼,但它们都是主要用来作为升仙工具的,是汉代人升仙思想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9.
南阳作为汉代的名邑,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大量的文字石刻。2003年南阳邓州汉代水利巨石的发现丰富了南阳汉代石刻文字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这批石刻文字的考释、研究,旨在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南阳汉代的文化,从而全面的认识南阳。  相似文献   

20.
汉画像石墓是为死去的人建造和服务的,表达了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状态,画像思想反映了生者寄希望于死者的目的,是按活着的人的意愿而做的,而这一切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伴随着汉代社会思想的统一、社会精神信仰的形成而产生发展的,因此说汉代社会信仰的确立是汉画像石墓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