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横波地震勘探是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的地震勘探方法,被广泛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勘探、露天煤矿勘探等方面。由于横波衰减快,加之受激发方式制约,一般勘探深度均较浅,常被用于100米以上浅层地震勘探。浅层地震勘探需要查明的多为较小的地质体,对精度要求高,分辨率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横波勘探中影响分辨率的几个问题及如何提高横波勘探分辨率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定量研究地震波在疏松介质中的吸收效应及补偿条件尤为重要。根据塔里木盆地针对性施工的微测井原始资料,采用频谱比法计算表层品质因子的分布规律;应用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机制,符合线性吸收机制原理,采用相移法在频率 空间域对地震波在疏松介质中的传播,进行正演及吸收衰减补偿的数学模拟。结果表明:疏松介质对地震波的高频吸收衰减,只有在特定的表层地震地质条件下,才能通过后续补偿处理得以恢复,给出了完全补偿这种吸收衰减效应的条件,为沙漠地区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合理上限提供了理论模拟数据。  相似文献   

3.
尚铮 《山西科技》2012,(2):67-68
巨厚黄土覆盖地区表浅层黄土结构疏松,对地震波吸收强烈,一直是三维地震勘探的难题。本院在甘肃某矿区,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最终选取适当的采集参数,获得了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采用初至折射静校正等一系列处理技术进行相关资料处理,取得了可喜的地质成果,为矿山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五辈  徐方泓 《甘肃科技》2014,30(21):33-35
甘肃河西部分地区煤层埋深浅,地表结构复杂,砂砾层厚度变化剧烈,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成孔形式不一,数据采集困难。同时,浅层反射地震资料中面波一般比较发育,对有效信号形成干扰,现用于中深部、深部地震勘探的技术手段不适用浅层地震,为更好地提高浅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可信度,在目的层埋藏浅地区采用小道距观测系统,缩小CDP面元的大小,放大地质现象,使地质现象反映更为清晰,最大限度提高资料分辨率和浅层反射波的损失的问题。通过本次勘探进一步查明了勘查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深度,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风氧化带范围。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地震野外参数的选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地震勘探的成败,保证野外资料采集质量的关键是采集参数的选择。参数选择得当,就能有效地拓宽有效波谱带范围,提高有效波的主频,以松辽盆地北部太平屯-宋芳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区块的实际地质参数及相应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工作经验,从地震波运动学的角度,确定了该地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的参数,并分析了它对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文明寨地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本文针对该区特有的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地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观测系统设计、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表层调查等方面阐述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文利 《山西科技》2012,(2):71-72,79
山西阳曲矿区复杂的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对地震成孔及地震波的激发、接收不利,给地震野外采集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大量的试验工作,确定了经济合理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和参数,取得了高信噪比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8.
地震信号时频域表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频域地震资料信息是地震解释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希尔伯特变换、傅立叶分析和小波分析理论提出一种将时域地震信号变换到时频域中去的方法,给出了地震波能量信息与频率关系的直观表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地震属性的高分辨率拟测井参数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地震属性、测井资料,用多变量回归算法成功地对胜利油田ken-71地区的拟测井参数做出了预测.计算采用了Daniel P.Hampson提出的将多变量回归权重系数推广为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褶积算子,使预测结果的分辨率获得提高.对该方法提高分辨率的原理做了详细的讨论,给出了该算法在胜利油田ken-71地区采用常规地面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预测得到的目标区域的拟孔隙度参数的分布,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深度分辨率可达8~10 m.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文明寨地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本文针对该区特有的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地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观测系统设计、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表层调查等方面阐述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复杂目标浅层地震反射法观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地研究了复杂介质条件下浅层地震反射法探测中,多次覆盖、最佳时窗、最佳偏移距及极小偏移距等观测技术在探测复杂目标特别是小目标时存在的局限性;研究了如何获取和识别浅层特别是超浅层介质中复杂目标的有效反射波、提高分辨率的问题.此外,针对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的理论时距曲线,分析了最佳时窗技术应用中最佳偏移距选择的问题,对水平薄层模型的3种等偏移观测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浅层反射法探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射波观测技术--多偏移距等偏移观测方法。以提高浅层反射波法分辨复杂目标的能力,这对于增强浅层地震反射法解决浅层特别是超浅层介质探测的适应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巨厚黄土区地震波信噪比低且煤层埋藏浅、传统煤田二维地震单线采集思路和方法难以获得煤层反射波或剖面成像质量差、无法进行煤层解释并指导地质井位布设等问题,以山西万荣—临猗煤炭预查区二维地震多线采集为例,运用低频检波器接收的多道瞬态瑞雷波法完成了浅表层结构调查,优选了激发层位;综合采用二维多线观测、组合激发、非对称长排列组合接收等多套技术优化措施,进行了采集实践,最终获得了较高品质的地震资料。经多个钻孔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部地区受近地表低降速带影响、反射地震资料中浅层面波干扰严重和野外采集资料信噪比低的情况,根据面波的特性,基于中值滤波法,提出一种用于地震面波分离的倾角中值滤波法。该方法利用面波的线性特征和反射波的非线性特征对面波分离,达到增强反射波的目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叠前有效分离面波,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满足浅层高分辨资料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浅层断层探测技术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层断层探测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现场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查明地表附近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最新活动时代,为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避让或采取抗断措施等提供依据。浅层断层探测常用的方法有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浅层地震折射波法、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地球化学法等。结合各探测方法的原理,分析了各探测方法在适用介质条件、探测深度、探测分辨率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验证。根据各探测方法的特点,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型条件下的浅层断层探测的优选方法及方法组合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震波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就某浅海油田两条连井地震剖面的处理与解释中所涉及的地震波速度的纵、横向变化规律研究方法予以讨论.研究用于地震解释的速度,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研究速度的纵、横向变化,确定合适的成图速度;其二,研究地层的层速度,为地层解释和岩性预测提供参数.地震测井和VSP测定的速度精度较高,但剖面上的井测定的速度资料很少,不足以控制速度的横向变化.因此,利用地震剖面上的速度谱资料来确定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尹广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566-6569,6596
人工合成满足工程需要的地震波一直是动力分析中的重要课题。分析了实测波相位角和相位差的分布形式。介绍了基于相位差谱合成人工波的过程,包括初始波生成、初始波修正和基线修正。并以此编制人工地震波合成程序。利用已有地震波的相位差谱和反应谱合成新地震波,得到的地震波与原地震波趋势十分相似。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程序的正确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利用该方法合成满足工程需要的人工波。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过程中经常用到地层的平均速度,而平均速度的求取不易,尤其在测井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平均速度的求取更难等问题.依据地震勘探原理,在中、浅层地震勘探中,可将沉积地层近似为连续介质的地质模型,在连续介质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验公式,应用均方根速度在连续介质情况下的近似公式及数据处理中所得到的速度谱资料能够计算出平均速度的经验公式,得出的平均速度能够满足中、浅层地震勘探中时深转换的需要,另外,应用平均速度及钻孔资料可以对地震时间剖面进行相位标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浅层地震仪采集地震反射波,用常规地震处理软件,采用波场分离法处理地震剖面,以纵横波综合勘探的方法,尝试在城市进行活断层调查。  相似文献   

19.
王薇  邓小虎  金聪  周红伟  林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3977-13982
灰岩地区岩溶发育程度严重影响重大工程建设,以钻探为主的城市岩溶勘察,很难充分查明地下岩溶发育特征及规模,而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等其余地球物理方法因场地条件限制和干扰因素较多,在城市岩溶探测中很难实施。鉴于此,本文采用井间电磁波CT层析技术对某地铁进行岩溶探测,应用联合迭代重建技术(simultaneous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简称SIRT)进行反演,获取电磁波CT吸收系数等值线图,并通过吸收系数判断岩溶发育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波CT层析技术可较好揭露地下岩溶发育规模和特征,探测结果与钻孔资料揭露岩溶信息高度吻合。该方法的成功引入为重大工程岩溶探测提供了新思路,其探测成果结合钻孔信息可作为重大工程建设可靠的地质参考依据,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克服常规非零炮检距地震波场模拟只能采用双程波动方程的限制,以等时叠加原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复杂地表条件的基于单程波动方程的频率域地震波场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频率域单程波动方程延拓算子进行波场延拓,利用等时叠加原理进行波场成像,不仅具有很快的计算速度,而且可以得到高信噪比的模拟记录,仅包含一次反射波和不规则点的绕射波,不包含直达波、多次波等干扰波.实际模型的正演数值模拟和叠前偏移结果都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