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们的道德生活也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越来越成为理论界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国外出现了“科学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等新科目,“科学技术与人”、“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伦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科研准则”等题目风行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它通过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以发明创造学习教育的形式,使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因此,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最高的革命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它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决定作用、超前作用,及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 ,社会形态是一个综合的复杂体 ,它是由全部社会要素所构成的统一完整的社会有机体 ,是由生产力、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各个部分组成。根据这些不同的组成部门我们可以相应地把社会形态划分为技术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文化社会形态。在此 ,笔科想专门谈谈技术社会形态。所谓技术社会形态 ,就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根据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我们可以把整个人类历史按生产力水平高低依次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四个阶段。本文将就每…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对道德作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伦理学家休谟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休谟法则”。他认为,从“是”(to be)中不可能推出“应该(ought to be)来。二十世纪英、美等国出现的新实证主义者重申不能从对“是”的认识中引伸出“应当是”的判断。他们断言,作为“事实领域”的科学技术与作为“价值领域”的道德是分离的,两者是毫无联系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明显地说明它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影响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两者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联系着的。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可以通过社会经济关系为客观环节作用、影响和制约道德;同时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的科学技术还可以通过理性思维为主观环节作用于道德。科学技术作为对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反映,离不开理性思维;道德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对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最活跃,最革命的生产力,是推动道德进步的伟大动力。科技的发展能扩大伦理道德领域,能促进社会道德的变革,能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经济与道德是互动的关系并最终达到目标和价值的统一,经济伦理学就是研究经济与道德二者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新兴学科,是研究经济领域以及一切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利益关系并能以善恶进行评价的规范体系。经济伦理学在初创期主要应解决六大问题:经济伦理学的本质与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道德的扬弃;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经济伦理中的内在矛盾;经济伦理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反思、继承、发展和超越。在人类本体论时代,传统伦理学仅把人纳入道德共同体之中,而将所有一切非人类存在物排除在道德共同体之外,最终发展成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进入生态本体论时代,生态伦理学超越了传统价值观,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对人的固恋,将伦理学的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更宽广的大自然,把人类之外的所有非人类存在物全部纳入到道德共同体之中,空前地扩大了道德共同体。人类的道德境界由人类中心境界提升到了生态整体境界。它不但追求人际的自由和公正,而且追求"种际"的自由和公正。它既是传统的自由主义的终结,又是新的自由主义的开山。生态伦理学的最高目标是超越"人类中心论"、"地球中心论"和"地球沙文主义",走向"宇宙伦理学"。它不但为我们正确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提供了新型的道德根据,而且为人们道德修养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是有目共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科学技术这种人的精神创造力要转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力,还必须有一个转化过程,应用写作则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9.
经济伦理学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山大学学报》1997,15(5):47-54
经济竿互动的关系并最终达到目标和价值的经济伦理学就是研究经济与道德二者、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兴学科,是研究经济领域以及一切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利益关系并能以善恶进行评价的规范体系。经济伦理学在初创期主要应解决六大问题,经济伦理学的本质与地位;市场经济与传统道德的扬弃;集体主义与个体利益的关系;经济伦理中的内在矛盾;经济伦理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资料     
科学技术革命是指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根本性质变,这种生产力的根本性质变是在科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完成的。从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进程来看,它开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它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科学转变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这一过程实现以后。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两个主要的先决条件:科学技术自身的革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伦理道德的巨大变革。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道德发展的巨大杠杆,表现在,第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第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更了伦理道德标准,第三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伦理学研究领域,促进了应用伦理学的发展;第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伦理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消极力行 现象,使伦理学陷入了困惑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学的演进徐少锦生态伦理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由生态科学和伦理科学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伦理学分支学科,是将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一些社会道德准则,推广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生物群落,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说。生态道德要求人们培养...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运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但是,由于人们的思维方式滞后,滥用、误用、非道德使用科学技术而导致负面效应。这种副作用主要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带来的,而是人为的因素,因此我们应从人这方面入手克服它的副作用。在对等科学技术的态度问题上,“科技决定论”是错误的,我们应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深刻揭示了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对于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面临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尽快把经济和科技搞上去,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其成员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婚姻家庭关系、职业活动关系以及在公共场所发生的关系。与上述三种关系相适应的道德,亦分为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很显然,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是历史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谈不上什么职业划分,因而也无所谓职业道德。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然而;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限,马克思不可能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发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邓小平同志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今天,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已是人所共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不可缺少的便是它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驱动力系统来维持它的正常运转和推动它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峥嵘 《科技潮》1998,(9):84-84
科学技术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全方位地体现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发展。因此,邓小平曾明确地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这一旗帜鲜明的主题,为当今社会倡导"科技兴国、科教兴国"指明了方向。一、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智力因素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决定因素。但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社会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道德等诸多因素.本文认为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科学技术居于无可替代的首要地位.但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认清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消除科学技术应用的盲目性,把它的发展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轨道上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向科学技术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传统价值观念,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新的科学技术观.  相似文献   

20.
我们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 :道德进步与历史发展经常呈现不一致 ,尤其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 ,然而 ,人类社会发展史昭示我们 :社会的每一发展进步 ,都伴随着人的本质的重新改造和个性的新的解放 ,都伴随着道德的发展及日臻完善。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尽管不可能完全绝对地吻合 ,但他们之间的差距也绝不会相去甚远 ,因为道德进步毕竟属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者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共同的终极根源——经济的发展。即使在波浪式的曲折前进过程中 ,道德会产生一定的离心与倾斜 ,但它也脱离不开当时的经济关系亦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平衡中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