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脂肪醛及脂肪酮中羰基进行染色,计算脂肪醛和脂肪酮距离矩阵及邻接矩阵的最大本征值.据此定义新拓扑指数W,并分别与脂肪醛、脂肪酮的沸点T和摩尔折射率Rm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相关性系数达到优级,能很好地预测脂肪醛和脂肪酮的沸点及摩尔折射率Rm.用拓扑指数W能够很好地预测脂肪醛和脂肪酮的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2.
用图论方法探讨了脂肪醛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提出一个既能表征脂肪醛结构性能关系又能预测折光指数的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脂肪醛折光指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10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杂原子进行"染色",建立了脂肪醛、脂肪酮和脂肪胺化合物分子的距离矩阵和邻接矩阵,在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拓扑指数W,将拓扑指数W分别与脂肪醛、脂肪酮和脂肪胺化合物的沸点及摩尔折射进行非线性回归,取得的结果可以用来预测脂肪醛、脂肪酮和脂肪胺化合物的沸点及摩尔折射Rm,这为脂肪族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图论方法探讨了脂肪醛的摩尔体积和摩尔折射度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式.对脂肪醛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应用本文定量关系,不仅能够预测脂肪醛的摩尔体积和摩尔折射度,而且可以合理表征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化学热力学原理和量子力学原理,发现脂肪胺、醛、醇、醚的气相碱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中亲核基团的特性和烷基基团上的氢原子数目和级数,据此提出了一种合理表征脂肪胺、醛、醇、醚的气相碱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对73种化合物气相碱性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为0.508%.  相似文献   

6.
对脂肪酮的密度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用图论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据此可预测脂肪酮的密度,并且其预测值都很接近实验值.本方法不仅阐明了脂肪酮的密度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而且提供了一种预测脂肪酮密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定义了新的价连接性指数^mJ,并用于脂肪酯、脂肪酮等有机污染物的QSAR—QSPR研究。结果表明,^mJ与22个脂肪酯、13个脂肪酮的溶解度(Sw)及辛醇-水分配系数(K0w)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8、0.9971、1.000、0.9956。使用该模型对它们的Sw、K0w值进行估算,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8.
从分子醛、酮的分子结构入手,导出了醛、酮的沸点与其发子结构的关系:1gT=0.13241lg(W 2p 2n-2α-1.5ω)+2.3729式中T为一元脂肪族醛、酮的沸点(K);W为Wiener径为指数;p=P-P′,P,P′分别为醛、酮及其同碳原子数的直链醛、酮的极性指数;n等羰碳原子上的烷 基数减1;α等于碳原子上的烷基数减1;ω为ω碳原子上的取代基数。  相似文献   

9.
以系统命名法为基础,结合改进的支链编号规则,对脂肪族醛酮分子中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拓扑指数iMm.以72种脂肪醛和脂肪酮的沸点为例,进行定量关系-性质相关(QSPR)研究.72种醛酮沸点与其分子支链数NC和0Mm,1Mm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log(720-Tb)=2.652 18+0.013 18NC-0.015 161Mm+0.001 20Mm,复相关系数为0.997 79.本方法为脂肪醛和脂肪酮沸点的归纳与定量表征、预测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为这类物质的气相色谱分离提供了一种方便易得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定量结构谱学性质相关(QSSR)方法研究脂肪醛酮谱学性质与分子描述符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DRAGON 5.4软件和HyerChem 7计算了脂肪醛酮分子的258种结构类参数和12种量子化学参数.根据偏差权重法筛选出24种结构描述符.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14种脂肪酮结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关系,得到最佳方程:λmax=261.452+5.318X2V+1.109(ELUMO-EHOMO).方程相关系数R为0.984,标准偏差S为1.1722.另一个8种脂肪醛酮结构-羰基红外伸缩振动频率定量关系为:v=1726.082-4.823EHOMO+2.2591×10-4ET.相关系数R为0.991,标准偏差S为1.863."逐一剔除"交叉验证的结果证明,两个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参数物理意义及对谱学性质影响的深入分析表明,其中的结构参数X2V是影响脂肪酮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的关键因素,而量化参数(ELUMO-EHOMO)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量子化学参数ET和EHOMO是影响脂肪醛酮羰基红外伸缩振动频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CT图像中人体脂肪组织有与其他成分不重叠的灰度值范围,但背景较复杂,图像直方图中可能出现多峰情况,为此将势函数聚类自适应多阈值图像分割算法与CT图像分析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多阈值脂肪提取算法——势函数聚类自适应模糊多阈值分割法,并进行CT图像计算机辅助人体脂肪检测。实验结果和脂肪含量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人体脂肪分布以及含量等信息,计算结果直观效果好,且该算法得到的同一个体相邻断层脂肪含量相关性好,多次实验证明,计算机辅助脂肪检测方法在实验中具有很高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烷基诱导效应指数I和脂肪族化合物分子RX中亲合原子X所带电荷qx与RX的气相质子亲合能PA的关系式,并对多种脂肪胺、醇、醚的气相质子亲合能进行了计算,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偏差均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脂肪族醛酮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脂肪族醛酮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其沸点(BP)、摩尔折射率(MR)与其分子结构间关系的研究,应用键连接矩阵特征根(SX1CH、SX1CC)、立体效应指数(SVi)j等拓扑结构参数,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获得了88个醛酮化合物的沸点及摩尔折射率与拓扑指数间良好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并定量解释了各参数对其性质的影响,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了模型方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Materials Studio7.0软件分别模拟计算了30种常见脂肪醛的摩尔折射率(MR)、Balaban JY指数(BI)和Wiener指数(WI).然后以这30种脂肪醛为样本集,三种量子化学参数为自变量,采用SPSS 13.0软件对30种脂肪醛的沸点做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Tb.p=263.108+5.878·MR-14.939·BI-0.098·WI(R=0.999 R2=0.998 s=4.313 F=4109.681 P0.000 N=30),QSPR模型相关系数达到优级,样本容量远大于统计学要求的数量,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模型稳定,对饱和脂肪醛的沸点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分子拓扑学理论基础上,运用图论方法,基于分子距离矩阵提出一种新的分子拓扑指数Ty,计算24种脂肪胺的Ty值并与其物理化学性质相关联,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性质相关性和结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混合脂肪醇减压蒸馏获得的 C_8、C_9、C_(10)、C_(11)醇,在电解银催化剂存在下,氧化制取相应脂肪醛。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转化率、选择性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助于图论方法探讨了脂肪酮的折光指数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式,应用这一定量关系,不仅公能够合理表征脂肪酮的结构性能关系,而且能够预测其折光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折光指数预测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仅0.12%。  相似文献   

18.
用图论方法探讨了饱和脂肪族一元醚的结构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提出了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据此可预测饱和脂肪族一元醚的密度,折光率和沸点。结果表明,预测值都很接近实验值,此方法不仅阐明了饱和脂肪族一元醚的密度、折光率和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而且提供了一种预测饱和脂肪族一元醚密度、折光率和沸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借助于分子拓扑学探讨了脂肪腈的凝聚型性能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量关系式.对乙腈到二十一烷腈的计算结果表明,沸点、密度和折光指数的计算值都很接近实验值.应用这一定量关系,不仅能够合理表征脂肪睛结构与凝聚型性能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揭示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之间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通过GC/M S对云南玉龙雪山一种羽苔科植物精油脂肪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脂肪成分35种,其中脂肪烃9种、脂肪醇和脂肪酮各1种、脂肪酸3种、脂肪酸甲酯2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