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间歇精馏过程中最小过渡馏分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间歇精馏过程中最小过渡馏分的概念,对有无持液量两种情况时最小过渡馏分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拟分析了间歇精馏过程理论板数和持液量对其最小过渡馏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精馏过程的最小过渡馏分量随理论板数的增加先降低、后逐渐达到一个稳定值;塔板和冷凝器的持液量与最小过渡馏分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多元间歇精馏塔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气田轻烃中组分数较多的特点,从精度,时间,通用性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SPK或PR方程计算混合物的汽液平衡常数,考虑了持液量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基于半连续法的适用于多元物系的间歇精馏模型,开发并编制了模拟间歇精馏过程的软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等压串联双塔间歇精馏过程 ,该过程能获得相当于两塔理论板数相加的分离效率 ,但各塔釜压力却保持各自串联的值 .建立了过程的数学模型 ,进行了不同操作方式的模拟计算 .结果表明 ,系统中间塔釜的初始存液量对分离无不利影响 ,而且当产品采出塔的液气比给定时 ,中间塔釜的初始存液量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个带有中间贮罐的间歇精馏实验塔,对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带有中间贮罐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塔顶采出产品,同时具有在塔底采出混和溶剂的特点,因而与常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相比,带有中间贮罐塔时间精馏技术需要的再沸器体积大大减小.另外,混合溶剂萃取精馏过程与简单溶剂萃取精馏过程相比,克服了简单萃取剂自身选择性与溶解性之间的矛盾,提升了萃取精馏工艺的分离效果及使用范围,并且没有增加原有工艺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反应精馏过程设计不同于常规精馏 ,利用变换组成变量 ,可借助常规精馏设计类似的方法简化设计反应精馏过程 对于平衡化学反应和速率较慢的两种类型反应 ,设计方法一般不同 前者 ,平衡化学反应对相平衡有较大影响 ;而后者 ,由于反应速率较慢 ,塔板上 (或塔内 )持液量对反应有较大影响 数学模拟可预测反应精馏过程的操作状况 平衡级模型由于简单 ,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早、也较深入 非平衡级模型可以较精确地模拟板式塔及填料塔的反应精馏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间歇精馏实验装置中,研究了二甲基亚砜和水的精馏分离。通过实验考察了塔顶与塔釜浓度的变化以及回流比、压力、填料等工艺条件对间歇精馏过程的影响,为工业上回收利用二甲基亚砜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反应精馏过程设计不同于常规精馏,利用变换组成变量,可借助常规精馏设计类似的方法简化设计反应精馏过程,对于平衡化学反应和速率较的两种类型反应,设计方法一般不同,前者,平衡化学反应对相平衡有较大影响,而后者,由于反应速率较慢,塔板上(或塔内)持液量对反应有较大影响,数学模型可预测反应精馏过程的操作状况,平衡级模型由于简单,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早、也较深入,非平衡级模型可以较精确地反式塔及填料塔的反应精馏过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间歇精馏过程特定的动态特性,使优化操作方式简单、可靠。在C—02型金属网波填料塔进行乙醇-水系统间歇精馏实验表明:恒回流操作是该塔的优化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等压串联双塔间歇精镏过程,该过程能获得相当于两塔理论板数相加的分离效率,但各塔釜压力却保持各自串联的值,建立了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不同操作方式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系统中间塔釜的初始存液量对分离无不利影响,而且当产品采出塔的液气比给定时,中间塔釜的初 存液量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空气分离装置带精氩塔工艺流程中H2-N2-Ar体系汽液相平衡计算的数学模型,根据实验数据,将Soave方程中的参数aH2进行了回归。经与大量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本文改进的Soave方程对低温低压下H2-N2-Ar体系汽液相平衡计算的精度较高,本文还用Soave方程首次对精氩工艺流程、精氩塔的精馏工况及分凝器的热力参数等进行了计算,结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二元物系提馏式分批精馏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简捷的提馏式分批精馏塔设计方法,对二元物系提馏式分批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小理论板数和最小 回流比(再沸比)进行了理论推导.比较了提馏式分批精馏塔和常规分批精馏塔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想提 馏式分批精馏塔模型,建立了联系提馏塔和常规塔的方法.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二元物系,在对应 参数相等的条件下,提馏塔和常规塔所需最小理论板数及最小回流比(再沸比)相等,因此,在提馏塔的初步设计中 可将参数进行转化后按常规塔的设计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分批精馏动态累积操作方法。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表明:动态累积法利用塔内浓度迁移,消除了飞轮效应,因而对分离有明显的改善。本文实验的操作时间分别比常规分批精馏缩短20%和4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乙醇-水共沸混合物分批萃取精馏中溶剂回收操作的特有的现象和规律,以乙二醇为溶剂,进行了溶剂回收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乙二醇过渡馏分段持续时间很短,并且在该时间段内,出现塔顶温度急剧跃升的现象;在回流比为1~2的情况下,溶剂回收操作的收率为94.96%~99.33%.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变多数分批精馏技术分离精细化工产品N-乙基苯胺系列产品,实际生产表明,有持液、变气速及变压强、变回流比的设计方法可行;精馏塔操作可靠,分离效率高;所得产品的纯度≥99%;控制塔身持液量操作法可提高产品收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子液体硫酸氢根吡啶([Hpy][HSO4])作为催化剂,对乙酸和正丁醇在反应精馏塔中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乙酸正丁酯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在缺乏实验数据的情况下,使用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COSMO-RS)方法预测了离子液体与其他物质的汽液相平衡,得到了离子液体与反应体系的二元交互参数。基于共沸精馏概念设计了带有分相器的反应精馏塔,实现了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分析了反应精馏塔总塔板数、进料模式、进料塔板位置、再沸器热值和塔板持液量对于产品质量和乙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精馏塔塔板总数为28,反应物从第4块塔板同时进料,离子液体从第2块塔板进料,且塔板持液量为0.05m3时,乙酸正丁酯纯度和乙酸转化率均可达99.9%。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乙二醇为溶剂间歇萃取精馏乙醇—水共沸混合物的溶剂流率选择及回收过程.实验得出,乙醇—水体系的相对挥发度随溶剂比的增加而显著增大,水—乙二醇过渡馏分段持续时间很短,在该段时间会出现塔顶温度急剧跃升的现象;当回流比为2:1时,溶剂回收的收率可达到99.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