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矿料间隙率的SMA混合料设计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中集料、沥青、空隙率与矿料间隙率(VMA)之间的体积关系,推导了VMA与沥青用量之间的关系;论证了VMA对SMA混合料级配的影响;讨论了VMA与级配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了基于VMA的SMA混合料设计新方法:首先根据技术要求确定VMA的大小,从而得出最佳沥青用量,并可缩小SMA的级配范围,最后在此范围内,采用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试配3个级配,空隙率最接近目标空隙率的级配即为最佳级配.通过具体混合料设计实例,证明SMA混合料设计新法比常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为更为准确地确定SMA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利用CT技术识别SMA混合料各组分内部结构特征,分析SMA混合料的马歇尔设计方法中主要体积参数与其内部结构各组分特征的关系,考虑混合料内部结构均匀性,建立SMA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并选用3种混合料类型(SMA-13、SMA-16和SMA-20)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CT技术获取不同沥青用量条件下的SMA混合料空隙率可以较好地表征通过密度试验所得SMA混合料空隙率,并以此分析计算得到的间隙率和饱和度与马歇尔体积设计方法中的差值平均值分别为0.35%和1.45%;采用建立的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与根据现行马歇尔设计方法分析得到的SMA-13、SMA-16和SMA-20三种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差值分别为0.08%、0.18%和0.15%,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营双路面工程SMA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的应用实践,根据对SMA沥青混合料从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施工生产等各方面作了较,简述了SMA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的施工。  相似文献   

4.
掺外加剂的橡胶沥青SMA混合料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橡胶沥青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在普通SMA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选择3种橡胶粉、1种基质沥青和4个间断级配,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利用车辙试验和疲劳试验,分析了不同油石比、外加剂(如SBS、高模量耐久剂)等对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SMA混合料相比,橡胶沥青SMA混合料具有较小的矿粉用量和较大的目标空隙率;随着油石比的增大,橡胶沥青SMA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逐渐降低,抗疲劳性能则不断提高;车辙试验结果和疲劳试验结果呈现一致的规律,即油石比较大时,高模量耐久剂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SMA抽提回收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提出的沥青混合料抽提及沥青回收方法,分析目前普遍使用的离心抽提试验及阿布森回收试验的不足.针对SMA混合料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对比试验,验证了SMA混合料抽提回收过程中,矿粉、三氯乙烯及纤维等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改进措施,以便准确评定SMA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状况及混合料中的沥青性状;为进行正确的SMA配合比设计、分析SMA沥青路面的破坏原因及路用性能衰变规律以及SMA混合料的再生利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PET对SMA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普通SMA沥青混合料作为对照组,研究了分析PET掺量为2%、4%、6%、8%、10%时SMA沥青混合料的回弹模量、析漏损失、抗车辙性以及水稳定性。结果表明:PET不仅可以显著提高SMA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而且减小了析漏损失。同时,PET还可以提高SMA沥青混合料的回弹模量。但是PET对SMA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没有改善,PET掺量过大时会对路面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推荐PET在SMA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掺量为4%~6%。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设计的关键因素:最大公称粒径、集料级配、沥青结合料以及一些重要的体积参数.同时研究了集料级配、沥青用量两因素变化对SMA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SMA生产和施工关键工艺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SMA做为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玛蹄脂填充碎石骨架组成的嵌挤型骨架密实结构混合料。在学习了德国和美国的设计方法,又结合我国的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出我国SMA的技术指标及配合比设计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有理方法在SMA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SMA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玛蹄脂填充碎石骨架组成的嵌挤型骨架密实结构混合料。在学习了德国和美国的设计方法,又结合我国的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出我国SMA的技术指标及配合比设计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有理方法在SMA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常鹏波 《科技信息》2010,(5):311-313
SMA是一种较新的沥青混合料,它综合了几种常见沥青混合料的优点,具有较为全面的优良性能。针对河南地区的交通条件、气候环境、矿料资源,通过对SMA试验研究、SMA配合比设计、SMA路用性能评价、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SMA在依托工程中路用性能的跟踪观测.提出了SMA适应河南地区的相应设计标准、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储修华 《科技信息》2013,(24):355-355,356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路面上采用改性沥青SMA结构。本文介绍了原材料、配合比设计、SMA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温度和碾压过程以及对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及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通过实践证明,SMA技术将会被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荆柯  吴战  王清涛  窦金国 《科技信息》2011,(31):I0241-I0242
由于热拌SMA沥青混合料沥青胶结料含量高,粘度大,施工温度高,压实困难等,而温拌沥青混合料能降低施工温度。防止生产过程中沥青老化,并具有较好的施工和易性,故研究温拌SMA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成为必要。通过室内试验的研究,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及剪切性能等方面对热拌和温拌SMA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降低施工温度、节能环保的情况下,热拌和温拌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基本相当,说明温拌SMA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市人民路整治改造工程SMA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的应用实践,对SMA沥青混合料从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施工生产等各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介绍,对SMA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的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柳钢钢渣为粗集料,对钢渣的性能进行系统试验,采用骨架空隙填充法进行了钢渣密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并考虑到钢渣的外形结构特点,调整了钢渣沥青混合料设计和成型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SMA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路面的特点及其结构机理,并从工程施工的角度考虑,讨论了应用该材料路面进行施工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施工设计方法;认为路面施工中采用SMA能大大提高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但也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采用体积填充法进行碎石混合料SMA-5的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提出了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设计SMA沥青混合料的修正公式,并对SMA-5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MA-5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表面功能,可作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超薄罩面层.SMA-5沥青混合料层较薄,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7.
梁浅波 《科技资讯》2009,(22):49-49
SMA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本文结合SMA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详细说明了SMA路面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并介绍几种SMA配合比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18.
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通常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单个因素对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为了同时研究多个实验变量对试件的影响并得到最优配比,本文以玄武岩纤维长度、玄武岩纤维掺量、油石比为影响因素,将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流值作为响应指标,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玄武岩纤维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得到玄武岩纤维长度为6mm、掺量为0.38%、油石比为6.56%时制备得到SMA沥青混合料性能最优.同时预测出此设计下马歇尔稳定度为10.49kN、流值30.86mm、空隙率4.0%、矿料间隙率17.77%、沥青饱和度77.44%,最终试验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不超过5.6%,表明了以响应曲面法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配合比设计复杂,而且至今未有标准和规范可以参考.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SMA的配合比设计过程,并通过车辙和析漏等系列试验,证明该配合比的混合料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0.
浅谈改性沥青SMA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剑锋 《科技资讯》2007,(21):89-90
文章介绍改性沥青SMA(沥青玛碲脂碎石混合料)路面,在施工中原材料质量控制过程和要求,沥青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控制质量的措施及SMA的路面质量检查要求,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