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器官衰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美国每年用于这方面的开支约占全年医疗费用的一半。治疗措施包括:器官移植(同种或异种移植)、外科手术、人造假体、机械装置,少数患者还可借助药物治疗。但对那些损伤严重的组织器官而言,上述方法均不能完全修复衰竭的组织器官,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傅佑丽 《世界科学》2005,(11):44-44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器官移植经历了从试验到常规性操作的变化。仅在美国,每年进行心脏、肝脏、肾脏移植的人数就超过了2万。但是对于接受器官移植的人来说,有一点至今仍没有改变:需要终生服用强效药物来抑制免疫系统(这是一种可能有严重副反应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家研究人兽嵌合胚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异种器官移植,即将动物的组织器官移植到人类病患身上,挽救生命。当然,这种移植了动物组织器官的人类也属于嵌合体。其实,异种移植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其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这其中曾充斥过勇敢与狂热、欺骗与无知,最后才渐渐走上了科学的正途。  相似文献   

4.
或是立法的形式促进器官捐献,以满足移植和研究的需要。尽管几十年来在器官移植领域的科学进步显而易见,但现实是,来自于自愿捐献的配型器官仍然很少,而且,器官捐献者必须在生前明确表示愿意捐献。例如,在威尔士进行的调查显示,虽然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人表示,很希望看到自己死后的心脏、肝脏、肺和其他组织能得到重新利用,但这些人中只有一半会去器官捐献登记处注册。在威  相似文献   

5.
生老病死是谁也摆脱不了的自然规律。有的人生来就缺胳膊少腿,还有一些人在意外事故(如车祸、疾病等)中失去了某个器官,更多的老年人因为器官病变而在病痛中度完余生。不少善良的科学家正在为解决人们的痛苦而努力工作着,越来越多的人造器官的研究获得成功。比如,美国科学家近年来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组织,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在不久的将来,换一个正常而健康的器官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梦幻情节了。贴身定制人体器官据统计,仅在美国每年有数百万的患者患有各种组织、器官的丧失或功能障碍,每年需要进行800万次手术,年耗资4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美国哈佛大学的两位医生探索成功一种器官移植新途径,即利用动物自身的细胞来培养需要的移植器官,等这些器官长成后再将其移植进动物体内。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克服目前器官移植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人本对外来组织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7.
每天都有很多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在等待手术,其中一些人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今天科学家正在加紧进行的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无疑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也许过不了多久,把动物的器官移植给人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马义 《科学之友》2002,(3):11-12
像更换汽车零件一样更换人体坏旧的器官,是人类的梦想。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类已能进行器官移植了。目前移植器官或组织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自体移植,这种方法不会产生排异反应,但却是牺牲自身正常的组织修复损伤的组织,是拆东墙补西墙,如烧伤病人治疗中广泛采用的自体植皮。但人体许多器官是惟一的,如心脏等,一旦无药可救,只能求救于他人。二是同种异体移植。如肾移植,尽管  相似文献   

9.
异种器官移植:风险与希望JohnTravis著娄长春译一肝衰病人接受猪肝脏移植,将使他们重获新生的希望。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德拉姆城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外科医生发现,将病人的循环连通于活的离体猪肝脏,可使病人避免因等待人类供者器官而导致的死亡。这一不寻常的...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8):62-63
异种移植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7世纪就有医生进行过这方面的零星尝试,只不过都未成功,猪的胰岛素被用于治疗人类的糖尿病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而对灵长类动物进行跨种器官的整形移植实验则开始得更早,猪的心血管被用于人体已有数十年时间,不过它们在被用于人体之前都被进行过化学处理,以杀死所有的猪细胞,以下是异种移植实验的简要的近期历史。  相似文献   

11.
正器官移植是治疗某些重病的最后手段,然而,器官短缺阻碍了很多患者重获新生的机会。为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修复和重建器官的新技术。争分夺秒凌晨3点,一架飞机降落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市。凯伦·埃尔格特手提一个冷藏箱走下飞机,乘坐救护车迅速赶往阿尔伯塔大学医院。凯伦是该医院器官移植团队的护士,她护送的冷藏箱里装着一颗小小的心脏,那是  相似文献   

12.
一、早期的实验肿瘤研究及肿瘤发生两阶段学说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者约500万,几乎占全世界每年死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我国每年死于肿瘤的人数约80万,待治者150万,其中新患者100万。肿瘤已成为  相似文献   

13.
崔磊 《世界科学》2006,(7):29-30
自人类诞生以来,因创伤、疾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器官缺损就如梦魇一样从始至终伴随着人类。早期人们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只有等待残疾或死亡。现代医学的发展为组织器官缺损的治疗找到了多种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种方法是:(1)自体组织移植将病人自身的组织或器官用手术的方法移植到其自体发生病损的部位,以修复病损部位的组织损伤。但这种治疗手段在修复病损组织的同时也对正常部位造成了新的创伤,而且当病损组织范围过大时(如身体大面积烧伤),往往缺乏足够的供区组织进行修复。(2)异体、异种组织移植由于自体组织移植存在上述的…  相似文献   

14.
<正>当人体的某种器官遭受严重病变,器官移植往往是唯一延续生命的方法。但是器官的合法来源只能依靠志愿者捐献,全世界大约只有不到10%的患者能等到合适的器官,而大多数患者只能在排队等待器官的过程中绝望而逝。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既然人体器官如此稀缺,能否用动物的器官代替?别说,还真有科学家打起了猪器官的主意,不过要将猪器官成功移植到人体内,并让其长期存活,面临着重重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就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对死好像不那么忌讳,每年死于车祸的人几乎都会捐赠自己的器官给那些需要的人。他们都立了"遗嘱",万一发生什么意外而丧生的话,自己的器官就可捐献出来挽救别人的生命。美国人的驾照上几乎都写有一个"捐赠者"的字样,因为开车总免不了会出车祸,而如果出了车祸不幸丧生时,自己随身携带的驾驶执照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警察马上可以知道死者是一位器官捐赠者,这样就可以争取时间把器官及时移植给需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HLA-G分子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 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了HLA-G cDNA, 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 通过稳定转染, 获得了高效表达HLA-G蛋白的猪血管内皮细胞(PECs)克隆. 经细胞毒实验发现, HLA-G不仅可以抑制活化人NK-92细胞对PECs的杀伤, 其抑制水平达到或低于NK-92杀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水平; 而且可以抑制异种抗原特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抑制率为59.1% ~ 88.9%. 因此认为HLA-G作为异种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新策略, 不仅在延迟性排斥阶段起到抑制NK细胞作用, 而且在细胞性排斥阶段同样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们对12个病例的研究表明,移植器官,许多这样的生命礼品若来自患传染性丙型肝炎的捐赠者,则能导致产生潜在的致命性肝病。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早期的预料,如同乙型肝炎的情况,丙型肝炎通过器官移植而传播与病毒有关。设在马萨诸塞州的新英格兰器官库的安德烈S·莱维说,这项研究迫使器官库对捐赠的组织器官进行普查筛选,以证实有无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8.
正人死了,指甲和头发继续生长——恐怖小说和电影中如此描绘。那么这是真的吗?尽管对死人的指甲和头发长度每天变化情况的系统性研究为数不多(这不足为奇),但科学家已经知道,不同细胞的死亡速度不同。心跳停止后,大脑的氧供应被切断,由于没有葡萄糖储存可依赖,神经细胞在3~7分钟后就会死亡。在同意捐赠器官的人死后30分钟内,从事器官移植的医生必须取下死者的肾脏、肝脏和心脏;6小时内,这些器官必须移植到接受移植者体内。皮肤细胞命长一些,哪怕在人死后12小时提取皮肤样本,  相似文献   

19.
多方面的器官移植医学同一物种之间的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有许多种。它可以在同一个体内进行,例如把一个人的臀部健康皮肤移植到他(她)自己受伤的手臂的皮肤上,骨胳移植或者头发移植都属于这种类型。目前通常采用大腿动脉代替通往心脏的不可逆损伤的动脉,这种在同一人体内的冠状动脉旁通手术已经非常成功。也许更为不寻常的是一位纽约人在一次事故失去了一只手的所有手指后进行的移植手术。整形外科医  相似文献   

20.
郭晓强 《自然杂志》2010,32(5):307-310
今天,器官移植已成为疾病治疗的常规方法之一,在挽救成千上万的器官功能障碍病人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项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还面临着多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如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因此导致的移植器官生存率低等,这种状况直到组织分型(tissue typing)技术的引入才得到极大改观,医生可根据器官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组织配型情况而选择最佳组合从而使移植成功率大大增加,这项革命性的成就最早源于1958年第一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的发现及随后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