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的太阳系外星系,距离地球约127光年,其可能包含有7颗行星。如被证实,这将是迄今发现的行星数量最多的类太阳系,此前还没有哪颗恒星像太阳一样有这么多行星。此次发现也意味着宇宙中可能存在更多的类太阳系。该新星系的母星HD10180位于水蛇座,距离地球127光年。由克里斯托夫·洛维  相似文献   

2.
55 Cancri系是已发现的太阳系外众多行星系中的一个,其中心天体类似太阳,周围有4颗巨行星.最内部的行星e是2004年新发现的,质量与海王星类似,但到中心天体的距离却仅为水星到太阳的1/10.这类行星在外太阳系具有典型性.为了探索该类行星的轨道稳定性问题,本文对行星e进行了106年的轨道演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除了与相邻行星的2:11共振点外,行星e半长径在小于0.0388AU范围内的轨道都是稳定的.该结果意味着,在类太阳恒星的周围,类海王星质量的行星可以稳定在近距离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3.
太阳是一个相对孤独的恒星,在它的周围只有行星而没有其他恒星,但是根据天文学家的观测,宇宙中许多恒星有一个甚至多个伙伴,例如《星球大战》中的行星“塔图因”的天空中就有两个“太阳”,那么生活在拥有两个“太阳”的星球上的感觉究竟如何呢?天文学家将有两个恒星相互绕转的系统称为双星系统。如果两颗恒星间的距离比较遥远,那么彼此绕着...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费舍尔等人近日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与太阳系类似的行星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两颗行星围绕一颗化学构成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运行。这一行星系统中的恒星距离地球45光年,被命名为“大熊星座47”。以圆形轨道绕恒星运行的两颗行星呈气状,体积巨大,类似木星。以  相似文献   

5.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颗"超级木星"(相似于木星)和其他行星,围绕其所在星系的恒星旋转,但其轨道面都明显发生倾斜。这种现象,是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在人类所在的太阳系中,所有行星轨道面都基本与太阳赤道面持平。而最新数据显示,有三颗"超级木星"围绕恒星  相似文献   

6.
正天文学家借助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和地球体积近似、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不过,由于它绕转的是一颗红矮星而非太阳那样的恒星,天文学家说它只是地球的"堂兄弟",而非"孪生兄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186F,围绕一颗距地球约500光年的红矮星运行。在这个星系中,共有5颗行星,其中开普勒-186F是最外层的一颗行星,从其距离看,正好位于可保有液态水的宜居带外层。计算表明,这颗行星的直径只比地球大10%,围绕母星的公转周期为130天。尽管其质量和组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1999,(5)
人类的"太空巨眼"——哈勃空间望远镜捕捉到漂浮于太空中的宇宙奇观——车轮星系,引起天文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因为这是两个星系正面相碰撞的形象,而这次碰撞,促进了新的恒星的诞生。星系碰撞太阳与其他恒星或黑洞相碰撞的故事,在科幻小说中屡见不鲜,但实际上恒星之间相互碰撞的实例,迄今为止,人类还从未观测到。这是因为太阳附近,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是恒星自身直径的教千万倍,这就相当于在1000公里的范围内只有一枚硬币。即使处在恒星极为密集的球状星团的中心,恒星间的平均距离也是自身的100万倍。如此的密度使恒星之间的碰撞机率几乎为零。星系的情况就截然不同。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是自身的10倍,双星系则离得  相似文献   

8.
正与银河系大小相近的星系NGC 3256位于1亿光年外的船帆座。尽管它现在如同一朵玫瑰安静地绽放在黑暗的宇宙中,但实际上,NGC 3256是大约5亿年前两个螺旋星系激烈碰撞后留下的遗迹。一般情况下,两个星系合并时,星系中的恒星由于距离相对较远并不会发生碰撞。但是,星系中的气体和尘埃却会彼此作用,产生惊人的效果。NGC 3256中心闪烁的光芒证明了这是一个星系合并后产生的星暴星系,并不断孕育产生出新的恒星。这些恒星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在半人马星座中,有一颗恒星是由钻石材料组成的。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的这颗恒星,距离地球17光年,大小与地球相当,但质量相当于一个太阳。该恒星中的核燃料已经燃  相似文献   

10.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首次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一个多颗行星绕恒星规则运动的星系。据悉,目前在我们的太阳系以外发现的70颗左右的行星中,大部分绕恒星旋转的轨道都是不规则的,很少有像太阳系里这样作椭圆运动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13,(2):30-31
在寻找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时,应该观测什么目标才好呢?对观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行星系统中心的恒星,也就是"主星"。太阳属于"G型星",开普勒卫星主要观测的对象,也是这一类型的恒星。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在银河系的全部恒星中,G型星大约占8%。银河系内大约有1000亿颗恒星,也就是说,大约有80亿颗G型星存在。G型星的寿命大约是100亿年。地球上的生命诞生,发生在太阳和地球形成的约10亿年后。所以,G型星的寿命足够支撑其绕转行星(如果有的话)的生命产生和进化。作为类地行星的主星,如果该恒星远比太阳明亮的话,就会有问题了。越是明亮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触角     
《科学世界》2012,(5):12-13
发现宇宙诞生之初的古老行星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围绕一颗距离地球375光年的恒星运行的两颗巨大行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行星系统。这颗恒星(编号HIP11952)和两颗行星的年龄有128亿岁,很可能是在宇宙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2014,(10):111-111
太阳系的诞生与进化 几十亿年前,在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浩瀚银河系的一个角落里,一颗新的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之后,在太阳周围形成了几颗行星.其中的一颗孕育了不计其数的生命.这就是地球。  相似文献   

14.
微聚焦     
《科学世界》2012,(10):94-94
【红巨星吞噬行星】 英仙座的BD+48740是一颗比太阳大11倍、年龄比太阳还大的恒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对它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其含有大量的锂。锂一般不会在恒星上长时间存在,因此这颗恒星很可能刚吞噬了一颗行星。这个过程相当快,难得一见。这可能就是地球将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星系团Abell 2255中184颗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通过对这些星系的形态分类,发现星系光谱在4×10-7m处的跃变程度对区分星系类型非常有效.该星系团中星系的恒星形成活动和星系所处的环境有关,并且不同形态的星系随投影距离的变化趋势遵循不同的规律.此外还确认了团星系的金属丰度与恒星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推断星系团Abell 2255是在单个星系形成后,经过引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一结果支持了等级成团理论.  相似文献   

16.
英国天文学家已经找到了可靠的证据证明与我们相邻的一棵恒星有类似地球的行星群围绕其运行,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与我们太阳系最相似的一个星系,这颗恒星就是“织女一”(天琴座a星)。  相似文献   

17.
根据行星系公转与自转的运行规则,提出了基于领航者模式的行星式多机器人编队方法.在该模型中,领航者机器人相当于行星系中的恒星,而跟随者机器人相当于行星系中的行星,领航者机器人和跟随者机器人之间依靠万有引力实现编队的聚合与稳定前行,实现跟随者机器人围绕领航者机器人运转,编队半径可以随时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群体机器...  相似文献   

18.
在星系形成的等级结构模型中,亚星系的结构先形成,之后再不断地通过并合形成越来越大的星系.伴随着星系的并合,星系中心的大质量黑洞也不断经历并合.在富气体星系的并合过程中,气体落入星系的中心,可能触发恒星的形成和黑洞的吸积.黑洞不断通过并合和气体吸积,从小到大形成现在观测到的在不同红移处的超大质量黑洞,因此,在星系的演化过程中,不同红移处必然存在很多大质量黑洞双体系统,甚至三体系统.本文将主要对宇宙中大质量双黑洞的观测和理论做一个简要的评述.美国升级后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宣称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源为几十倍太阳质量黑洞双星的并合.这么大质量的致密双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并合率为什么这么高?本文也会简单提及恒星级双黑洞的形成和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19.
计算了7颗类太阳恒星(带有类似太阳的行星系统)的大气参数和多种金属无互的丰度,所有样本星的金属丰度平均值为0.101,其中HD98230的值为-0.271,相对其余6颗星的值小很多(其余6颗星的平均值为0.184),比银盘附近类太阳星的平均值([Fe/H]≈-0.3)相对较高,计算结果表明行星系统的形成与恒星的富金属丰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世界》2023,(6):54-55
<正>你认为宇宙中诞生我们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是一个奇迹吗?我们生活的宇宙中,仅可观测范围(光在宇宙138亿年的年龄中抵达地球的范围)内就存在数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中都有数千亿颗恒星,而数不胜数的恒星周围又诞生了行星。既然存在如此庞大数量的星体,那么,存在像地球一样生活着智慧生命的行星似乎也不奇怪。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