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动态     
芬兰研究出一种不用电缆在水下传输电视图象的方法塔斯社7月25日报道,芬兰国家科技中心的这一重大发明的基础是利用沿水声通道传输的超声波。芬兰专家们找到了一种把远距离信号编码的独特方法,编码好象把图象的组成部分“压缩起来了”,从而使其能够沿声道传输,而在接  相似文献   

2.
人眼动态视觉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眼作为电视系统的接收终端,其视沉特性直接决定着对电视系统的特性要求;也是对电视图象信号进行频带压缩处理的基础,本文基于人眼的视觉特性,提出了人眼视觉响应模型,分析了人眼动态视觉特性,分析表明,由于视觉残留的影响,人眼对活动图象的空间分辨力将降低,而对时变图象则表现为对层次的分辨力下降,其结果都降低了对单幅图象的有效息信量,从而为对视频图象信号的频带压缩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子带编码是图象信号压缩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子带编码系统中,利用子波变换的良好的时间(空间)和频率域局部化特性将图象信号分割成子带信号,可以改善压缩效率。从一维有限长子波变换的算法结构出发,利用矩阵Kronecker积的性质推导了一种用于图象压缩的二维有限长离散子波变换的算法结构,并且给出了设计快速子波变换算法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作者研制低成本高质量的2MB/S会议电视图象压缩编码硬件系统的成果报告。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作者新的电视图象编码方案。该成果:图象质量同CCITTH120建议的编码系统相当,但成本比CCITTH120建议下降数倍。  相似文献   

5.
由于电视图像包含的信息十分巨大,因此为了便于电视信号的存储和传输,需要对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化和码率压缩。介绍了电视图像信号压缩编码的几种方法:降低抽样频率、差值脉冲编码、线性变换编码、离散余弦变换。  相似文献   

6.
从1988年Mallat将子波变换用于信号处理提出多分辨率分析概念,给出了信号或图象分解为不同频率通道的算法和重构算法。开创了子波变换在图象处理中的应用,子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能,使子波变换成为视频图象压缩编码的主要技术,专家预计,在1996年符合高清晰度电视标准的子波变换视频图象压缩技术将推出问世,本文综述子波变换图象压缩编码技术当前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李淑华 《科技信息》2008,(21):53-54
本文分析了小波变换域的数据特点和编码特点,提出了采用小波芯片ADV612实时图象压缩编码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JPEG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该程序的编码部分能把一张BMP格式的图象进行JEPG编码,压缩成以二进制形式保存的文件;通过相应的解码程序又可以把图象解压缩出来。在图象传送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JPEG格式对静态图象进行编码。JPEG采取多种编码方式,包含有行程编码(RunLengthcodin曲和哈夫曼(Huffman)编码,有很高的压缩比。在编码前,先对数据进行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及量化,保留能量大的低频信号,丢弃高频信号以达到压缩。解码时,进行熵解码,反量化,反离散余弦变换(IDCT)。  相似文献   

9.
基于DCT的图象压缩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象压缩是关于用最少的数据量来表示尽可能多的原图象的信息的一个过程。对于图象来说,如果需要进行快速或实时传输以及大量存储,就需要对图象数据进行压缩,在同等的用心容量下.如果图象数据压缩后再传输,就可以传输更多的图象信息,也就可以增加通信的能力。变换编码是把图象中的各个像素从一种空间变换到另一种空间.然后针对变换后的信号进行量化与编码操作的一种图象压缩编码技术。与其他编码。如:统计编码,预测编码相比具有高压缩比。DCT(离散余弦变换)是变换编码中的一种映射变换方法,是JPEG标准中认可的编码技术;优点:能用静态图象有较高的压缩比。正由于这种优越性。DCT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部分迭代函数系统(PIFS)实现分形图象压缩编码的同时,充分利用分形图象编码,解码的某些特殊性质实现对图象的某些特殊处理,以满足多媒体通信中对图象传输和重现的特定要求。一是利用分形图象压缩编码的尺度独立行性实现图象的放大与缩小;二是利用分形压缩编码中某些关键参数实现多媒体通信中图象的分级传输与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从电缆电视系统中各频道信号的幅度均衡角度出发,指出了指高电缆电视系统中图像信号传输质量的几种技术措施,并对系统中干线放大器增益和电缆线的合理选择与图像传输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对声音信号的处理技术产生了巨大飞跃,尤其是在信号的数字化压缩方面进展最快,根据不同的应用建立了许多国际标准,可用于通信、广播、电视和娱乐等广泛领域.本文讨论声音信号的不同用途,对技术进行分类,试图展示一个全貌.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在"福日"牌三菱遥控模拟电视机上增加画中画功能的工作中遇到的不同遥控信号转换问题,为此时ITT与三菱遥控作了比较,并详细阐述了转换方法,给出了转换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PAL全信号中亮度和色度信号的数字分离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这些方法已用于34Mb/s数字电视编码压缩设备中。  相似文献   

15.
ATSC HDTV视频输出采用了SMPTE的相应标准.将像素计数与行计数相结合,采用统计行分类编码的算法对SMPTE274M、SMPTE296M、SMPTE293M和SMPTE295M标准的同步与消隐时序控制信号进行了多平台的仿真分析,并在ALTERA公司的EPM7128上最终实现了本设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视原理实验教学的需求,以演示实验为主,由于学生无法了解数字电视信号处理的细节与算法,为此笔者基于Matlab 软件开发建设了数字电视原理实验教学平台。根据数字电视原理教学内容设计了6 个实验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不同的实验项目,涵盖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处理和压缩编码预测等内容。给出了实验模块的设计原则,并依次阐述了模块的实验原理及内容,以具体实验模块的操作为例讲解了平台的使用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数字电视实验教学平台满足了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讨论神经网络在图象压缩编码领域中的应用.针对图象矢量量化存在的分块效应问题,对Kohonen自适应模型进行了研究.应用了两个DCT的余弦变换域的特征值,结合Kohonen的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算法对图象元素分类压缩编码.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和单纯用神经网络直接进行矢量量化相比,应用这种技术的图象编码压缩比和译码图象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十字划分出发,介绍了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码流合成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编码算法结构,提高了运动估值、运动补偿的精度和图象压缩比.以TMS320C80为例给出了快速DCT算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自适应预测栅格编码量化算法的话音压缩模型.论述了在均方误差意义上最优量化器的设计原理,并在研究栅格编码量化算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模型的编、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其中着重研究了扩展的量化器的集合划分和卷积码栅格图的支路标注问题.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视频压缩领域,帧间预测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简要介绍两种帧间运动估计/补偿模式基础上,该文重点讨论了局部运动估计中块匹配算法的应用和Sprite编码中的全局运动估计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分级块匹配法",并结合Sprite编码实现序列图像帧间压缩。大量实验表明,采用这种局部和全局相结合的预测算法,可以减少搜索时间,提高图像压缩质量和压缩比,是视频压缩可以输出甚低码流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