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 ,给出了多晶铁纤维的微波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的理论公式 .利用电磁参数进而得到铁纤维涂层的反射率 ,即获得铁纤维涂层的反射率对长径比的依赖关系 .分析了铁纤维长径比对反射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必须依据反射率理论公式对铁纤维的长径比进行优化设计 ,才能得到宽频带、低反射率的铁纤维涂层 .  相似文献   

2.
磁场引导羰基热分解法制备多晶铁纤维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一种崭新的制备多晶铁纤维的方法--磁场引导羰基热分解法,并从羰基分解和磁场诱导原理出发,分析了羰基铁颗粒特有的洋葱结构的形成及其在磁场作用下相互连接,最终长成纤维的过程,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纤维生长装置,并成功地制备出微米级铁纤维,实验结果表明:此法能够批量制得形貌均匀,长径比可调的高质量多晶铁纤维。  相似文献   

3.
雷达吸波功能纤维及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吸波材料中常用的碳纤维、碳化硅纤维、多晶铁纤维及其改性纤维、异性截面纤维、纳米级纤维、手性纤维的吸波机理、制备方法和性能;综述了吸波功能纺织品的开发途径、制备方法和性能;展望了纤维吸波剂及其复合材料以及柔性吸波纺织材料的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对吸波纤维进行物理、化学改性,控制纤维的形态特征、长径比、孔隙率,不仅可提高其吸波性能,还可改善其机械与热学性能;调节吸波纤维的含量、分散方式、织造工艺与组成结构可有效改善吸波纺织品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4.
首先,在水溶性白色涂料中混合不同质量比的黑色色精,形成几种混合涂浆,将混合涂浆均匀地涂在纸板上,并自然干燥,得到不同灰度的表面涂层试样.其次,通过一种称为圆盘-亮度的方法测量并计算每个试验样品的光反射率,并验证圆盘-亮度方法测量涂层表面光反射率的有效性.最后,根据Kubelka-Munk散射和Lambert-Beer定律,推导出涂层表面光反射率的计算关系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进行实测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涂层表面的光反射率计算模型可以很好地用于拟合实测数据;提出的计算模型或经验公式可用于指导白色涂料与黑色色精混合配制,获得所需的表面光反射率涂层.  相似文献   

5.
层状取向铁纤维波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多层具有各向异性电磁参数取向纤维析建立了传输矩阵方程。依据电磁场理论推导出了求解不同入射极化波时反射系数公式。该式可用于研究宽频带内任意层数和任意取向层状析的反射与吸波特性。对16层取向铁纤维析的反射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反射波呈椭化态,讨论了入射波的极化角及纤维取向对反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磁场引导的MOCVD法制备了纳米晶铁纤维,用SEM、XRD表征了纳米晶铁纤维的结构,利用反射—传输法测量了此铁纤维的电磁参数。比较模拟和试验结果发现:应用各向同性材料电磁参数的测量方法,可测量各向异性材料的电磁参数,此参数可用指导雷达波吸收涂层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采用铁溶胶对碳纤维的成膜性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碳纤维脱胶工艺和铁溶胶涂层碳纤维热处理工艺对铁溶胶成膜性的影响.碳纤维脱胶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在N2保护下,800℃脱胶处理后,进行铁溶胶涂层,可获得光滑、平整的表面膜;对铁溶胶涂层碳纤维进行了差热分析,结果表明铁溶胶涂层碳纤维热处理工艺分为两个阶段,并对两段热处理温度设计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120℃,第二阶段温度控制在300℃,可获得涂层较薄且均匀一致的Fe溶胶涂层碳纤维.图4,表2,参9.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三珠二杆粘弹性铰接的珠链作为纤维的模型,用将珠链运动分解为准刚体运动和纯变形运动的方法,对粘弹性珠链纤维在均匀变形流场中的悬浮运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纤维速度,加速度分布公式,纤维平均取向的角速度南纤维纯变形运动方程。并发现,在纤维质心运动方程中,集中在纤维质心上的各圆珠的斯托克斯阻力之矢量和就等于流体作用于纤维质心的斯托克斯阻力;在纤维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方程中,力矩是准刚珠链纤维中各圆珠上相对于纤维质心的斯托克斯阻力矩之矢量和。特别是在不计纤维惯性、重力和浮力的条件下,当纤维刚直并作平面运动时,其角速度与同样条件下无限长径比椭球角速度的 Jeffery 公式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高速火焰喷涂层耐锌腐蚀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镀锌钢板生产线上轧辊的耐液态锌腐蚀能力,研制一种特殊的铁铝粉末,采用高速火焰喷涂法喷涂铁铝涂层,与高速火焰喷涂法喷涂的钴基碳化钨涂层相比较,研究二者耐液态锌腐蚀的性能,观察涂层与液态锌反应的断面形貌,测量腐蚀层厚度,结果表明,铁铝涂层比烧结钴基碳化钨层耐性能更好,铁铝喷涂层与锌形成铁铝锌三元相,抵抗液锌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层状取向铁纤维吸波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多层具有各向异性电磁参数取向纤维板建立了传输矩阵方程 .依据电磁场理论推导出了求解不同入射极化波时反射系数公式 .该式可用于研究宽频带内任意层数和任意取向层状板的反射与吸波特性 .对 1 6层取向铁纤维板的反射系数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反射波呈椭圆极化态 ,讨论了入射波的极化角及纤维取向对反射系数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1.
高速火焰喷涂和气体爆燃喷涂铁铝涂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45 #钢基体上 ,采用高速火焰喷涂 (HVOF)法和气体爆燃喷涂法 (DGS) 2种不同的工艺方法 ,分别喷涂铁铝涂层 ,观察涂层的微观组织 ,并分析其相结构及截面组织的不同 .将 2种工艺条件下喷涂的铁铝涂层的试样浸入液态锌中 ,比较其耐液态锌腐蚀的性能 ,观察涂层与液态锌反应的断面形貌 .结果表明 ,DGS法喷涂铁铝层由FeAl和Fe4 Al13 组成 ,涂层的截面组织呈黑白相间的片层状 ;HVOF喷涂铁铝层的组织均匀 ,为大部分的FeAl相及少量Al2 O3 相 .Fe4 Al13 相的存在使DGS法喷涂铁铝层比HVOF喷涂的铁铝层更耐锌腐蚀  相似文献   

12.
装备表面覆盖的吸波涂层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磨损、膨胀、老化等损伤,从而影响吸收性能。利用反射率、相位测量和微波成像技术,研究了这3种损伤模式及其对吸收性能的影响。首先制作了带有三种损伤类型的雷达吸波涂层和红外 雷达兼容吸波涂层样板,采用弓形法测量反射率和相位,采用雷达散射成像系统建立样板散射图像。通过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发现所有类型的损伤都使涂层吸收性能恶化,其相应的吸收频带变窄,并随涂层的结构或吸波材料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磨损损伤模式对这两种吸波涂层的影响最为严重,导致吸收能力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3.
短纤维—TPU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合考虑了短纤维-TPU复合材料纤维与基质特性、纤维-基质界面结合强度、纤维长度与长径比以及纤维取向分布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短纤维-TPU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理论预测方程,并进行了短纤维-TPU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理论预测结果与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液相沉积、多次涂层法研究了陶瓷滤料的改性.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优化了改性工艺,并对改性滤料的铁覆盖量、抗酸碱和抗机械耐磨性能、比表面积、表面形貌和铁氧粉末的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2号样品改性工艺为最佳,其比表面积、铁覆盖量、抗酸碱和抗机械耐磨铁脱落率最大或最少,分别为4.987 m2/g、12.181 2 mg/g、0.016 22%、0.015 09%、0.230 7%,铁涂层的主晶相为α-Fe2O3,为多孔结构.改性滤料的这些特性为增强其除污能力奠定了基础.图5,表1,参8.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体爆燃喷涂技术制备的铁铝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该涂层与铁铝粉末原料相比较,其成分、结构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该涂层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能够为涂层的耐蚀性能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按照已确定的气体爆燃喷涂(DGS)工艺,制备了耐蚀的铁铝涂层.使用光学显微镜、XRD、TEM、电子探针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各相的成分.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Fe4Al13、FeAl和Al2O3相;喷涂后原料粉末发生了复杂的相变,由Fe4Al13相大部分转变成为FeAl相组织和Al2O3合金颗粒,生成了非晶组织和细小晶粒组织;以上各相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等仪器,研究气体爆燃时,铁铝涂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的变化.当单位时间内提供粉末能量减少时,喷涂涂层的微观组织是黑白相间的片层组织.增加单位时间内提供粉末的能量.可得到均匀的组织涂层.当氧气和乙炔流量比为l时,涂层中各点的显微硬度近似相等,显微硬度值为552HV0.2.选用新型耐锌腐蚀涂层材料——铁铝合金材料,在工件表面喷涂铁铝合金保护层,探讨铁铝合金材料涂层质量与喷涂工艺的关系,从而获得最佳的耐锌腐蚀涂层.  相似文献   

17.
在修正压力场理论(MCFT)基础上,结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公式,提出了混杂纤维钢筋混凝土深梁抗剪承载力简化计算模型.模型引入纤维对钢筋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的贡献,并考虑了纵筋配筋率的相对影响.采用该模型对试验梁进行预测,将试验值与该模型计算值以及现行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深梁抗剪公式的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综合反映混凝土强度、纤维种类和形状、纤维体积率、长径比和配筋率等诸多影响因素,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并且适用范围广,适用于纤维钢筋混凝土有腹筋和无腹筋深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8.
综合考虑了短纤维TPU 复合材料纤维与基质特性、纤维基质界面结合强度、纤维长度与长径比以及纤维取向分布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短纤维TPU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理论预测方程, 并进行了短纤维TPU 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纳米碳管为碳源、模板和金属钒粉末为原料,在KCl-LiCl熔盐体系中于650~850 ℃条件下成功地合成碳化钒涂层纳米纤维,并通过XRD和SEM对反应得到的碳化钒涂层纳米纤维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碳钒摩尔比对碳化钒晶体的生长和产物的物相组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水镁石纤维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水镁石纤维的加入使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差,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其增韧作用的问题,通过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水镁石纤维等级、用量、减水剂种类、减水剂纤维比等因素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镁石纤维混凝土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水灰比和纤维长径比(水镁石纤维等级),其次是减水剂纤维比,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