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总结了24个具有年代控制的全新世剖面的孢粉记录后,得出以下主要认识:一是孢粉资料揭示出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的全新世植被类型存在差异,在基岩山地和河谷地带全新世曾发育有森林植被,而黄土塬面上和黄土/沙漠过渡地带全新世植被以草原为主,未见森林植被.二是考虑到年代误差范围,尽管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单元的全新世植被类型不同,但植被变化反映的环境演化格局基本一致,即早全新世黄土高原气候较干燥,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气候又开始变干.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前景及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植被恢复前景及策略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分别从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植被恢复前景、植被恢复总体思路、植被生态建设分区这3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围绕“黄土高原尤其是厚层黄土塬区是否有可能恢复森林植被”这一焦点问题展开论述,针对几种不同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稀少、地形破碎,干旱、风沙,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该地区走出生态困难的必由之路是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建设。但是,地处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4.
兰州晚更新世后期的植被与古气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兰州黄士孢粉分析资料为基础,论证了晚更新世后期兰州黄河阶地曾出现过针叶森林植被,代表着温凉但相对湿润的气候。同时结合整个黄土高原孢粉分析资料,进一步证明晚更新世后期,距今2·3万年前后,黄土高原普遍具有温凉湿润的气候,在河谷地区形成了针叶森林或森林草原植被。  相似文献   

5.
泡草湾林区位于荥经县境内,处于断横山脉的北段,地形复杂,水源条件较好,植物种类丰富,森林茂密.我们对该区森林植被的生态、组成及类型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划分出4个森林植被带,10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为该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汾河上游流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森林覆被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尤其是森林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汾河上游流域,作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一个独立的流域单元,是太原市唯一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其森林植被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生态安全和对汾河流域的大城市的生态屏障作用能否正常发挥.所以应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汾河上游流域的森林变迁的历史,追根溯源,进行研究,目的是找出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规律,从而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恢复植被,为汾河上游流域的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的复杂响应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植被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要素,且对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分布现状,可以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地貌特征、弃耕地的植被类型与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并运用人工降雨、径流场观测设施与野外观测资料与航片、地形图分析相结合,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理论相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植被自然演替规律、坡沟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坡沟地貌形态、水流特征对沟缘线地貌侵蚀演化的交互作用影响,揭示植被演替规律、坡沟地貌形态演化速率与土壤侵蚀的复杂影响机制。对于不断深化植被建设、地貌发育与土壤侵蚀理论的研究,为探索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水土保持治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根据野外考察,土壤含水量测定和资料分析,讨论了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对植被的影响.资料表明,土壤干层的出现对植被生长是不利的,但在土壤干层发育较轻的地区可通过营造人工疏林逐步恢复森林植被;在土壤干层发育严重的地区,植树造林一般不能带来环境与经济的双效益,而且会导致深部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过量消耗等不良后果,是不适于造林的地区;近百年来气候的明显变干引起了森林带土壤水分降低和植被带的南移,使过去确定的延安到秦岭北麓之间的落叶阔叶林带的中北部存在着一些自然的土壤干层;在黄土高原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中,不论是发展人工林还是发展草灌为主的植被,都不宜选择耗水多、生长快、易引起土壤干层的植物种植,而应当发展生长适中且偏慢的乔、灌草种;选择乔灌草种的原则是所选植物物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不会引起严重的土壤干层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霏  马玉贞 《甘肃科技》2007,23(3):99-102
文章在已有32-25 Ka B.P.期间黄土高原植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勾画出黄土高原这一时期植被带的分布.与现今植被带分布相比,32-25 Ka B.P.期间森林草原带可能同时向南北扩张达到黄土高原的北界和南界,成为黄土高原植被的主体.现在兰州以西的草原带当时为山地针叶林.这些植被证据说明当时高原北部和西部可能比现在湿润,而南部比现在干.由于直接反映植被状况的资料有限,本文所进行的仅是定性的植被带描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植被-侵蚀动力学的黄土高原分区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控制水土流失,修复生态退化,对于中国黄土高原进行科学区划。以植被-侵蚀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将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类型区:长城沿线区、黄土丘陵沟壑东区、黄土丘陵沟壑西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利用植被-侵蚀状态图,探讨了这4区控制侵蚀和修复植被的前景。该文所提出的综合治理策略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劣,只有黄土高原沟壑区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通过治理,形成能承受一定程度破坏的植被;其他3区,只有通过小流域高强度治理,才能有效地改善植被和减少侵蚀,并需要持续的防护和治理才能维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森林植被不同层次对降水影响所引起的径流量、径流能量和径流的挟沙能力及其减小的效应。研究得出:植被保持水土主要是由其不层次同时连续消耗径流量所致;不同的效应叠加使土壤侵蚀量急剧减小,实现了植被保持水土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区植被盖度季节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摄影与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99年北京山区典型植被覆盖度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山区典型植被的覆盖度随季节都呈非线性变化,成熟期之前各种植被覆盖度增加较快,然后保持平稳,成熟期之后略呈减小趋势;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又有所差异,其中农地,尤其是灌溉玉米其覆盖度随季节变化最为显著;不同的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达到鼎盛期的日期也存在很大差异,果树最早,出现在6月初,非灌溉玉米最晚,出现在7月下旬;另外,北京山区典型植被受干旱影响的程度也各不相同.该结果可为北京山区土壤侵蚀模型预报、水土保持规划和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福建将石地区森林植被类型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本文应用植物所在群落层片中的重要值来确定群落各层的优势种或优势种组的方法,把福建省邵武市将石地区的植被分成4个植被型、7个群系组、10个群系、16个群丛。其中除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外,还有以我国珍稀保护树种长叶榧为主所组成的长叶榧林,以及在我国通常仅分布于西南高山地区的硬叶栎类林。 文中对各群系、群丛的组成成份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与分析,并联系生境特点指出各植被类型的分布及所处立地质量。 最后,作者讨论了将石地区植被的科学与保护及风景价值,建议将本地区列为以长叶榧林、硬叶栎类林等特有生态系统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土壤湿度变化趋势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1km分辨率的NOAA/AVHRR资料对中国北方13省的土壤湿度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北方13省1988-1995及1999各年7月份10cm土层湿度的分布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从总体上看,1988-1999年土壤平均湿度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为了确定人类活动是否对土壤湿度变化产生影响,分别计算了无植被带、自然植被带、农业植被带下土壤湿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这3种状况的土壤湿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农业植被下的土壤湿度的下降趋势大于自然植被带和无植被带下的土壤,而且年际变化显著增大,其差异因数达到7.22%,而无植被带土壤和自然植被带土壤的差异因数分别为4.58%和4.60%.这说明中国北方土壤湿度的变化不仅受自然影响,而且人类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成土年限、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环境条件恶劣,土壤动物种类贫乏,且优势类群明显,群落异质性差,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低,多样性指数不及最大多样性指数的二分之一.农田生态系统则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改善了土壤环境,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多样性较高.11个样点、3个年代三角洲或6种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土壤含盐量是影响土壤动物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随成土年限或植物群落演替,土壤动物群落在较高分类阶元上未能表现出明显的演替过程,有必要对土壤动物的分类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6.
岷江上游植被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1994年岷江上游TM遥感影像分类,结合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及降雨、温度和土壤等气候环境因子,用"3S"技术对岷江上游植被格局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森林、草地和灌丛分布面积比例差异不大,其中针叶林和混交林斑块形状复杂,斑块破碎化程度较高.阔叶林和农田斑块形状简单,斑块破碎度化程度较低;郁闭灌丛和草地的斑块聚集度高,景观连通性较好,混交林斑块聚集度低,景观连通性差;岷江上游植被分布及生长与海拔、温度相关性较高,与降雨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黔中退化喀斯特植被区,选择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地段建立径流场进行野外测定,结合室内实验分析,对试验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0~15cm和15~30cm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持水性及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相同土层深度,土壤容重为草本群落阶段>灌丛灌木阶段>乔林阶段,孔隙度为乔林阶段>灌丛灌木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土壤自然含水量呈规律性变化:乔林阶段和灌丛阶段自然含水量与草坡阶段之比,0~15cm土层中分别是1.39和1.07,15~30cm土层中分别是1.30、1.04;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非毛管持水率为乔林阶段>灌丛阶段>草坡阶段;土壤保土能力提高,相同土层深度、相同时段内,土粒的崩解速度为草坡阶段>灌丛阶段>乔林阶段。因此,退化植被恢复可显著提高其蓄水保土功能。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及其组成成分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调查统计北京市东灵山地区野生维管植物种类数目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灵山地区是北京市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山地植被具明显的垂直带结构,各带植物群落特征明显;该地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以温带成分为主;特有植物贫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亚热带次生森林植被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20.
植被与土壤、水文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水文模型和植被变化生态水文效应评估研究的重点.虽然陆面植被指数等动态变化对流域截留、蒸散发等水量、能量平衡项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植被地下生物量变化如何改变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进而影响入渗和径流等水文过程研究相对缺乏.本文综述国内外植被变化对土壤、水文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植被变化水文响应的阈值效应和尺度效应、植被变化下的土壤水力参数时变特征定量表述及其与植被、土壤类型以及气候条件的关系.在生态水文模型中,考虑植被因子对土壤水力参数影响的动态表达可以提高植被变化下水文效应模拟和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