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晶体形貌的Fourier变换所进行的计算,发现蔗糖晶体(P2_1)具有3种不同的形貌.所测得的(100)和(001)晶面上的中心距离小于计算结果,表明平行于这些晶面的二次旋转轴制约着它们的生长速率,对称元素的作用取决于它本身绕这些晶面法线的转角.  相似文献   

2.
超薄坡莫合金薄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广华  朱逢吾  赵洪辰 《科学通报》2001,46(13):1136-1139
基于辉光放电原理在超高本底真空下制备了Ni81Fe19(12nm)超薄薄膜,其各向异性磁电阻(AMR)变化率达到1.2%,而矫顽力却只有127A/m。同较低本底真空下制备的Ni81Fe19薄膜进行结构比较表明:超高本底真空下制备的Ni81Fe19薄膜表面光滑、平整、起伏小、薄膜致密,结构缺陷较少、而较低本底真空下制备的Ni81Fe19薄膜表面粗糙、起伏小、薄膜较较松、不均匀、结构缺陷较多。  相似文献   

3.
氮素形态对玉米根尖质外体铁组成影响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春琴  张福锁  H.E.Goldbach 《科学通报》2001,46(24):2058-2061
探讨了在模拟铁缺乏条件下(高HCO3^-),分别短期供应铵态氮(NH4^ -N)和硝态氮(NO3^--N)对玉米(Zea mays L cv Lenz)根尖(0-3cm)质外体铁的组成和FeCN(ferricyanide)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根尖质体外体Fe(Ⅱ)的绝对浓度和相对比例均较低,分别只有20-40nmol/L和7%-13%,绝大部分是以Fe(Ⅲ)形式存在,增加NH4^ -N和NO3^--N的处理时间有利于提高Fe(Ⅱ)的浓度,与NO3^--N相比,NH44^ -N提高了玉米根尖质外体Fe(Ⅱ)和交换性铁的浓度和比例,而NO3^--N使FeCN还原酶活性增加,此外,还对质外体pH的变化与铁组分和FeCN还原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脂肪醇自由基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俊峰  付华锋  过玮 《科学通报》2001,46(7):558-560
在低分子脂肪醇/过硫酸盐/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用伏安法研究了低分子脂肪醇α-自由基的产生和还原过程。结果表明,在汞电采表面于负电位发生了以下3个连续反应;(1)过硫酸根S2O8^2-经电化学单电子还原生成硫酸根自由基SO4^-;(2)SO4^-氧化低分子脂肪醇相应的α-自由基;(3)该类自由基单电子单质子还原产生它们自身的还原波,测得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戊醇等直链脂肪醇α-自由基的表观自由能△rGm分别为107.09,116.74,12.53,126.39和129.28kJ.mol.L6-1,用这一方法研究醇类氧化比基于自由基链反应的现行方法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β-SiC(110)表面原子与电子结构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全势缀加平面波方法(FPLAPW)计算了β-SiC及其非极性(110)表面的原子与电子结构。计算出的β-SiC晶体结构参数。晶格常数和体积弹性模量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用平板超原胞模型来计算β-SiC(110)表达的原子与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表面顶层原子发生键长收缩和旋转豫特性,表面阳离子Si向体内移动而阴离子C向表面外移动,这与Ⅲ-Ⅴ族半导体(110)表面弛豫特性相似,表面重构的机制是Si原子趋向于以平面构型的sp^2杂化方式与其三配位C原子成键,C原子趋向于以锥型的p^3试民其三配位Si原子成键,另外表面弛豫实现表面由金属性至半导体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β-淀粉样蛋白在石墨表面吸附及凝聚结构的STM和AFM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直接研究了β-淀粉样蛋白(Aβ42)在石墨(模拟生物膜中的疏水表面)表面的吸附以及凝聚体的精细结构。研究发现Aβ42易吸附在石墨台阶等缺陷处,首先形成初纤维(中间体),再形成纤维,纤维之间可以交织在一起形成螺旋状结构。这些结果为研究β-淀粉样蛋白的凝聚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叶荣  赵伦山  马喆生  沈镛立  赵小平 《科学通报》1999,44(11):1220-1221
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不同自然产状和人工合成的黄铁矿晶面,发现了豆粒状,藕节状生长丘,及平滑生长台阶和螺旋生长台阶等一组晶体表面微形貌结构现象,黄铁矿生长表面的微形貌特征与其形成和合成的热力学条件,动力学环境存在一定关系,因此认为具有成因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佳科  李寒莹  宋学良  孙景志  汪茫 《科学通报》2008,53(16):1880-1884
报道了全反式-1, 3, 5-三(2′, 3′, 4′, 5′, 6′-五氟苯乙烯基)-苯(TPFSB)的合成及其真空沉积膜的性能.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发现, 真空沉积在石英衬底上的TPFSB薄膜的表面形貌依赖于薄膜厚度, 厚度小于30 nm时, 薄膜呈现孤岛状生长模式; 当厚度大于30 nm时, 衬底表面大部分被覆盖, 表面形貌呈现微纳米镶嵌的等级结构. 当薄膜厚度从40 nm增大到100 nm, 衬底温度从30℃升高到70℃时, 这种等级结构保持不变, 表现出良好的形态稳定性. 在50 nm厚的薄膜表面, 10 mg水滴的接触角为149°, 证明薄膜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用模板法制备取向Si纳米线阵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梦轲  王成伟  力虎林 《科学通报》2001,46(14):1172-1175
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在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有序微孔内,制备了高度取向的多晶Si纳米线阵列。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观察了模板及Si纳米线阵列的表面,断面形貌及单根Si纳米线的显微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Si纳米线阵列的晶体结构。此方法制备出的Si纳米线阵列生长方向高度有序,直径和长度易于控制、较少发生周期性不稳定生长而产生的弯曲和缠绕现象,相对其他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控性强、易实现大面积生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刘峰斌  汪家道  刘兵  李学敏  陈大融 《科学通报》2006,51(12):1377-1382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方法, 计算了桥接型和顶接型氧吸附金刚石(100)表面的平衡态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结果表明, 桥接型氧吸附金刚石(100)表面带隙中不存在表面态, 价带中的占据态主要由O 2p未成键轨道和C—O轨道、C—H轨道作用诱发, 而顶接型氧吸附金刚石(100)表面带隙中存在未占据态, 来源于C 2p和O 2p的未成键轨道, 价带中占据态则由O 2p未成键轨道和C=O p键诱发.  相似文献   

11.
阿秒物理学     
阿秒是电子在原子内部运动的时间尺度:电子绕氢原子核一周大约是150阿秒(1阿秒为10^-18秒);而阿秒物理学(attosecond physics)是研究这样一个超短时间尺度内所产生的一切现象,其中包括原子内部电子、原子核的运动。开展阿秒物理学研究将拓展在飞秒(1飞秒为10^-15秒)时间尺度内对分子的核运动的研究范围,使直接观测约100阿秒时间尺度内电子的运动成为可能,这对于人们认识更短时间内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具有菱形隧道的配位聚合物:[Nd2(C8H5NO4)3·4H2O]∞的单晶结构.它有两个晶体学独立的金属Nd(Ⅲ)离子中心,每个金属Nd(Ⅲ)离子处于8配位的环境中.8个配位的氧原子中7个氧原子来源于6个5-氨基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羧基通过η1,1和η1,3方式连接两个Nd3+.晶体数据: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03680(5)nm,b=1.66934(15)nm,c=0.88221(14)nm,α=99.754(2)℃,β=111.169(4)°,γ=85.400(4)°.一部分配体在平行于ab面连接金属Nd(Ⅲ)形成分子梯,另一部分配体沿着c轴分子梯构成菱形隧道,同时配位水分子和氨基悬挂在隧道中.  相似文献   

13.
刘峰斌  李学敏  汪家道  刘兵  陈大融 《科学通报》2006,51(11):1344-1348
为了阐明氢吸附和氧吸附对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考查了表面氢化和氧化处理后金刚石薄膜的微观形貌和组分, 并分别以氢吸附和氧吸附掺硼金刚石薄膜作为工作电极, 进行循环伏安特性和交流阻抗谱测试. 结果表明, 氧吸附金刚石薄膜比氢吸附薄膜电导率小, 表面粗糙度大, sp3/sp2值小. 氧吸附金刚石薄膜电极具有更宽的电化学窗口, 其空间电荷层电阻和电容更大, 极化电阻也比氢吸附金刚石薄膜电极要大. 另外, 探讨了表面吸附对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不同吸附对薄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主要在于吸附改变了表面能带结构.  相似文献   

14.
黄俊逸  徐新颜 《自然杂志》2007,29(5):278-282
本文在简单介绍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原理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AFM对核酸、蛋白质和细胞微生物的表面特性、内部结构、分子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观察、单分子操纵以及分子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加以举例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FM的不断改进与完善,AFM必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于广华  朱逢吾  柴春林 《科学通报》2001,46(23):1944-1947
用射频/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Ta/NiOx/Ni81Fe19/Ta和Co/AlOx/Co磁性薄膜,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Ar/O2比与NiOx化学状态以及Ta/NiOx/Ni81Fe19/Ta薄膜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溅射气压为0.47Pa,Ar/O2为7:1时,制备的NiOx中的x≌1,镍为+2价,相应的交换耦合场(Hex)最大;Ar/O2比偏离7:1时,NiOx层中出现单质镍和+价的镍,相应的Hex也下降,单质镍的出现还会增大该磁性薄膜的矫顽力(Hc),用XPS还研究了Co/AlOx/Co磁性薄膜中AlOx对Co膜的覆盖状况,Al层将Co膜完全覆盖所需要的最小厚度约1.8nm,采用角分辨XPS方法测出的Al的氧化物为Al2O3,氧化厚度为1.2nm。  相似文献   

16.
肾上腺髓质素对尾加压素Ⅱ诱导的大鼠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内皮素(endothelin,ET)生成的影响,以探讨ADM和UⅡ在血管功能调节中的相互作用。贴块法培养的大鼠VSMCs经10^-8mol/L UⅡ和不同浓度ADM孵育后测定其^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活性、VSMCs ET mRNA含量和ET生成量。UⅡ(10^-8mol/L)刺激VSMCs ET mRNA含量增加、ET生成、VSMCs^3H-TdR掺入和ERK激活。10^-10~10^-8mol/L ADM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UⅡ刺激的上述效应,与单纯UⅡ组比较,10^-10~10^-8mol/L ADM分别与UⅡ(10^-8mol/L)合用时,VSMCs ET mRNA水平下降15%-45%(均P<0.01);培养基中ET含量分别下降为14.13,11.38和11.0pg/mL(均P<0.01);10^-9~10^-8mol/L ADM使VSMCs ^3H-TdR掺入分别降低32%(P<0.05)和41%(P<0.01),ERK活性分别降低32%(P<0.05)和36%(P<0.05)。单用ADM(10^-8mol/L)对VSMCs ET mRNA含量、ET生成、VSMCs ^3H-TdR掺入和ERK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肾上腺髓质素抑制UⅡ诱导的VSMCs ET mRNA表达和生成,并通过抑制ERK途径抑制UⅡ诱导的VSMCs增殖。  相似文献   

17.
李丽  许斌  李木森 《科学通报》2007,52(16):1958-1963
利用线膨胀系数和弹性常数计算了金刚石和石墨在高温高压下的晶格常数,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金刚石、石墨以及它们主要晶面的价电子结构. 以程氏理论(TFDC)提出的原子界面边界条件为判据, 分析了金刚石和石墨主要晶面之间电子密度的连续性, 发现其在一级近似条件下均不连续, 不满足金刚石晶体生长的边界条件. 分析得知, 在高温高压触媒法合成金刚石单晶生长过程中, 所需的碳源并非直接来自石墨, 从电子结构角度对金刚石单晶的生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杨志军  李红中  彭明生  陈军  林峰  苏育炜 《科学通报》2007,52(16):1951-1957
Fe-C(H)系高温高压(HPHT)合成金刚石的形态、微形貌、微成分及微结构的研究表明, 所合成金刚石大多为八面体, 且自中心→边缘以片层式生长方式为主; HPHT合成金刚石粒度小, 极有可能与其形成仅经历了早期成核-长大阶段有关, 中后期会因为所合成金刚石小晶粒表面能的差异而聚结, 致使长大受限; Fe-C(H)系HPHT合成金刚石中聚合态氮的出现, 与氢可以有效降低单替代氮向聚合态氮转变的活化能有关; 目前, 通过氮聚合转变的计算获得天然金刚石的形成时间达到若干亿年, 这一问题值得商榷; 在充分关注氢的影响基础上, 从 HPHT 热力学的角度围绕表面能对金刚石长大的影响进行研究, 不但有利于解决金刚石HPHT合成中存在的问题, 而且可以在HPHT合成金刚石与天然金刚石形成的解释中建立桥梁.  相似文献   

19.
辽宁瓦房店金刚石的阴极发光和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美华  路凤香  狄敬如  郑建平 《科学通报》2000,45(13):1424-1428
阴极发光(CL)图像揭示辽宁瓦房店金刚石内部结构具有3种类型:(1)简单的生长环带结构,(2)复杂环带的多期生长结构,(3)罕见的“似玛瑙状”结构,这些特点反映了金刚石生长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李密  刘连庆  席宁  王越超 《科学通报》2014,(13):1198-1208
膜蛋白在细胞生理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大部分药物的作用靶点.对膜蛋白进行研究不仅对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价值,还可为疾病治疗和医药研发带来帮助.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研究膜蛋白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AFM不仅可以对单个天然态膜蛋白分子的形貌结构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同时还可通过将配体分子修饰到AFM针尖,利用单分子力谱(SMFS)技术对膜蛋白生理功能与活动行为(如配体结合、解折叠)中的力学特性进行直接测量,使得人们可以从分子生物力学方面来认识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是对传统结构生物学方法得到的蛋白质静态三维结构的重要补充.SMFS技术在测量膜蛋白力学特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生命科学和医药卫生领域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作者在AFM病理瘤细胞表面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力测量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了SMFS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总结了近年来应用SMFS技术研究膜蛋白力学特性的进展,讨论了SMFS技术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