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调式的论述,浅析调式中主音、属音、下属音以及稳定音与不稳定音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在推动乐思展开上所起的能动作用,目的在于引起同行的注意,以促进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运用、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辨别民族调式是高师乐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民族调式,本文论述了抓住调式中的偏音。文章认为偏音与骨干音构成经过音或辅助音的级进形式,显示曲调本调记谱;偏音与骨干音构成跳进形式,并在强位上得到强调,曲调便是上五度或下五度记谱。  相似文献   

3.
对江西羽调式民歌的音乐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赣西北羽调式民歌的音调特征,从其不同的音列着手,对其音列、音域、旋法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总结赣西北羽调民歌音调特征之规律。  相似文献   

4.
教学课题:和声大小调式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声大小调式的音响,掌握和声大小调式的音阶结构,并能够尝试在实际作品中对自然大小调式与和声大小调式的风格进行分辨。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储备了音、音程和自然大小调式的相关知识之后,迈向调式体系大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借助音乐律学中的五度音列,纯律音系网组成调式模型,用其严密的数学思维方式解题、验题,用以打破数十年来我国基础乐理教学中依附于西洋体系的程式化格局。  相似文献   

6.
借助音乐律学中的五度音列,纯律音系网组成调式模型。用其严密的数学思维方式解题、验题,用以打破数十年来我国基础乐理教学中依附于西洋体系的程式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对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调式研究,是研究朝鲜族音乐的基础。其中,对朝鲜族民歌中调式音阶的分类研究,以及对于各种调式音阶在民歌中的表现意义与可能渗透的各类题材与体裁的认识,是深入了解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存在的形式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平调调式是朝鲜族民歌中的主要调式之一,因此,对平调调式音阶的认识与了解,也就必然成为研究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为研究基础,构建民族音乐调式模板对中国民族音乐调式进行匹配.实验测试数据包含多个五声调式、七声调式以及西洋大小调式的MIDI文件样本.通过实验样本预处理、模板匹配、结果核验等多个步骤最终计算出调式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中国民族音乐调式的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识别出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  相似文献   

9.
谭礼 《科技信息》2011,(24):I0271-I0271,I0273
笙的改革与发展,主要是增加簧管数,以扩展音域、增加变音极其半音数和半音列,从而改善音列结构,增强旋律、调式、和声的表现功能及转调性能;提高演奏性能,丰富其音乐表现力。演奏技巧上由过去单纯的单吐,双吐,花舌发展到了现在的呼舌、抹音、颤指、抄音、拂音、顿气、锯气、剁气等技巧,我国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先生在此技巧上发明了等技巧。  相似文献   

10.
微降si((1) 7)、微升fa((1)4)是我国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音乐现象,是汉族音乐中一种独特的音阶变化形式,存在于全国多种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和民族器乐曲中.在各流派筝曲中,陕西、潮州和客家筝由这两个音的体现最为突出,其音高在旋律进行中具有一定的游移性,使之成为构成乐曲风格韵味的关键因素,在陕西筝中体现为“苦音”,在潮州筝中体现为“轻六调”、“重六调”、“活五调”等,在客家筝中体现为“软套”.它们虽称谓不同,地城也相距甚远,但应源于相同的调式音阶,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本文从历史文化的同源、音阶调式的同源、“si”、“fa”音的体现和嬗变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文章是笔者关于《茉莉花》比较研究的一个部分,在查阅目前已出版的27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基础上,并对其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文章主要从音乐和文学两方面对《茉莉花》的音阶调式、旋律音列、旋律线布局、音程构建等多个角度的基本特征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在对幼儿园的调查中,我们专门对中国民族调式和外国调式的偏好以及音乐伴奏的风格偏好做了详细的问卷,发现他们对中国民族调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欢,对中国民族调式中具有明朗开阔的宫调式和热烈欢快的徵调式最为喜欢。对伴奏风格的偏好也主要倾向于活泼、明快,紧跟时代步伐的节奏形式。这对我们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和如何与世界接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依据。为此,笔者曾专门撰写两篇论文《学前儿童对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偏好》和《学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以民谣作为基石发展起来的朝鲜族音乐,具有清新、柔美、婉转、明朗、轻快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长短”节奏之美。以民歌题材为分类方式,以下界面调式为研究视角,对朝鲜族民歌的结构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出以“下界面调式”为基础的朝鲜族民歌的结构特征及其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调式研究,是研究朝鲜族音乐的基础。其中,对朝鲜族民歌中调式音阶的分类研究,以及对于各种调式音阶在民歌中的表现意义与可能渗透的各类题材与体裁的认识,是深入了解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存在的形式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平调调式是朝鲜族民歌中的主要调式之一,因此,对平调调式音阶的认识与了解,也就必然成为研究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多功能电子听诊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可供多人监听的多功能电子听诊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新型电子听诊器具有心音、肺音和肠鸣音录音及频率显示功能,电路稳定可靠,较好解决了抗干扰问题,具有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大同方言单音节形容词AA儿式和ABB式的连调式,提出两种连调式都在底层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在生成过程中以首字的单字调为条件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可以用强制非恒原则(OCP)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音乐的民族风格、特性、色彩,首先体现于旋律。而旋律又是以一定的调式为基础的。调式在音乐实践中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调式结构特点对于和声的运用及结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弦或和声的基础首先是调式。为此,我们必须研究五声性调式的特征及其和声手法,因为这是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的详述,展现了中国民族调式和西方大小调式相结合的手法。体现了二胡新作品的技巧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珠腊沁村公主陵祭祀是历史形成的习俗,具有严密的仪式规程。它有一种复调式结构,而且正因为这复调式结构,才养成了世俗和喇嘛两方面的专业性民俗角色。而这两个民俗角色,又由于俗民的世俗与信仰要求,变成了复合型民俗角色。  相似文献   

20.
异调和声配置是我国民族调式和声手法的一种特殊技法。恰当地运用,能极大地丰富乐曲的音响,使其获得新鲜的色彩效果。异调和声配置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分损益律原理、民族调式和弦的结构功能以及泛音列原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