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主体.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省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作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抓手和具体实践,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各项工作. 一、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20年历程 2001年以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主要是针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进行,2001年以后到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从仅针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拓展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2008年以后,按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进行认定.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历程如下: 1990年7月,为争取杭州市列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科委参照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认定了23家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2.
沈勇 《杭州科技》2007,(4):18-20
一、杭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1995年11月,杭州市出台<关于贯彻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意见>,1996年3月起,杭州市科委启动区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申报推荐工作.1999年5月,杭州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1999]1号),2000年起,杭州市组织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国家启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工作,颁布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以及相关的《工作指引》,标志着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代正在到来。对比分析新办法的认定条件,结合江苏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重点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剖析,据此提出持续推进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企业创新松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起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迄今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第一年不到100家发展到了目前的2700余家,对一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厦门科技》2008,(5):2-2
2008年8月5日,科技部万钢部长在“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他指出。高企认定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自身的发展,关系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成败。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要多部门协同努力,加强合作,尤其是要按照叶巴握政策、把握节奏、把握发展、做好服务”的十六字方针共同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娜 《广东科技》2014,(1):23-25,14
2008年,国家启动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颁布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以及相关的《工作指引》,标志着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代正在到来。根据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分析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能力,并提出继续推进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备受关注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近日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为做好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有关规定,制定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补充规定>.并成立了由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任组长,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寿剑刚、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罗石林、浙江省国税局总经济师金星、浙江省地税局副局长劳晓峰任副组长的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四项补充规定,明确程序提高效能;十条职责规则,全力推进认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发布了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认定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标志着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上海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从1990年开始,26个春秋,从当时的100多家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6000余家,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比2014年增幅7.57%;科研费用支出比  相似文献   

9.
关维希 《安徽科技》2009,(10):11-12
为扶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008年4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称《认定办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称《工作指引》)等文件,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问题研究提出新导向、新要求和新任务。本文结合2008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情况.分析了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价指标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厦门科技》2008,(5):2-2
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在“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代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做工作报告。曹部长在报告中介绍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高新技术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以及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并对近期科技部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会后二部一局将在全国对省市认定机构开展培训,为认定工作全面展开做好前期工作,同时对重点地区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1.
《厦门科技》2008,(5):3-3
近日,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公室主任、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孔曙光在谈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时指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是当前科技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科技局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落实新政策。发展新高企,促进厦门高企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高新技术,真正掌握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飞速发展的技术进步中掌握主动权,获得长期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为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规范、有效开展,经市政府同意,“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协调小组”、“厦门市高新技术认定管理机构”于2008年8月13日成立。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外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和发展状况,有利于更全面地把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体现状。通过分析天津市外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经济贡献、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对内外资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研究,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厦门科技》2008,(5):3-3
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市科技局局长李伟华在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厦门分会场代表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对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二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三是加强引导,做好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我省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关系到我省产业的转型升级,关系到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工作."日前,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周密计划,积极有为,保证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国家出台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从区域政策调整为产业政策,并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认定范围、主体和依据等方面进行重新认定,通过认定的企业可享受按15%征收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根据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统一安排,建德市高度重视、及时部署、精心组织,启动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2008,(9):31-31
8月28日~9月1日,省科技厅分别在合肥、马鞍山、淮南、铜陵、安庆、蚌埠等6市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培训会,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申报工作进行培训和指导。全省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中介机构、17个市科技局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活动也标志着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一、进一步优化安徽省高新技术及其重点领域产业的环境 1.规范和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及企业认定制度.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和省政策规定的优惠待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作为企业享受有关政策优惠的有关依据.建议对安徽省"重点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适当放宽,即凡符合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的产品认定条件,则在其他条件方面可适当降低标准.  相似文献   

19.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部署,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经高新区委务会议研究决定建立厦门火炬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动工作组,负责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各项工作。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动工作组组长为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大海。副组长为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琳兵,  相似文献   

20.
目前,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50家,科技工业园内高新技术企业13家、高新技术开发群2个,及数量众多的高新技术项目,使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三个梯级的发展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得益于深圳市实行分层次扶持高新技术的政策,即制定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并做好认定工作;制定高新技术项目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