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吉 《世界科学》1995,(3):20-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意义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什么含义呢?我的体会包括了三个方面的“第一”。(1)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  相似文献   

2.
姚诗煌 《科学》2007,59(3):1-2
当今中国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是有目共睹的。从19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到目前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都高度强调科学技术的地位,把发展科学技术列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在世界各国中也是不多的。应该说,目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条件,已不亚于许多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战场上的“四面楚歌”,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摇滚乐”,“沙漠风暴”中的“海湾之声”与“巴格达玫瑰”等,无不堪称战场心理战运用的经典。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软性化”战争理论日渐成熟,“借声攻心”已成为兵家必备的战法之一,催生了一批批“声”武器,并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2000年已在眼前,21世纪即将来临。回首百年,一方面是科学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抵达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鼎盛时代。马克思说100年来,“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的名言,仿佛就是对20世纪说的。另一方面是各国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国力,都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到了政府的首要议事日程。于是,科学技术政策及其研究,科学技术指标及评估,亦就应运而生,成了本世纪中叶以来近50年的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对前者,邓小平曾精辟概括为10个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后者,党中央在…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编辑们和作家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工作人员们,以共同的努力准备好了第1期专刊《知识就是力量》,不仅能够阐明苏联科学技术的有趣问题.而且还讲述中国的科学家和专家同你们全体人民一道为完成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创造性的劳动。”(摘自“亲爱的朋友们!”——苏联《知识就是力量》编辑部)  相似文献   

6.
张聚元 《大自然探索》1996,15(3):117-122
本文对我国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分别从粮食储藏,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和造曲酿酒等四方面进行了量化考察,确认量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序列为:造曲酿酒-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粮食储藏,得出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才识在已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没有从”数量化“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因而没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使得已有的科学技术成就无法突破并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7.
关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问题陈芳允(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信息高速公路”问题,现在许多方面都在进行研讨。据我所知,中国科学技术科学部已请叶培大院士等人组织了一个国家咨询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有考虑以此作为一个重大项目和将与之有关的基础研究列入选题...  相似文献   

8.
《知识就是力量》2006,(11):79-79
科技战神 本书主要介绍了科学技术在现代武器设计制造中的运用.以友由现代科技发展派生出来的新式武器。本书将武器分为“陆军武器”、“海军武器”、“空军武器”、“核武器和高新技术武器”四章分别介绍。详细说明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武器的特点、功能和发展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是一本小军事迷们不可缺少的好书。  相似文献   

9.
反对伪科学,维护科学尊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刊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普及部和双科联盟专门委员会召开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专题研讨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创自然辩证法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新局面,本文对方法论的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文章首先评述了目前通行的五种方法论的体系结构,并在分析科学方法论扩展为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根据之后,指出科学技术方法论的体系结构应是“一总三分”:科学技术整体的一般方法为“总论”;三个“分论”分别是基础科学一般方法、技术科学一般方法和工程技术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沈葹 《世界科学》2005,(1):17-20
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与科学技术发展史交织在一起;而物理学,按著名物理学家卢鹤绂教授的形象化说法,乃是“一切科学技术的母亲”。物理学的许多理论建树,对于科技发展、对于文明演进,确乎至关重要。物理学可谓人类文明的坚固基石;20世纪之前的近代经典物理是如此,20世纪初起始的现代物理亦然如此。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尖端,人们理解起来也越来越困难。如何让人们轻松知晓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让这些科技成果“可视化”,也就是用图片、  相似文献   

13.
“党把科学技术进步看作解决所有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主要杠杆。”——戈尔巴乔夫,1985年6月。“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通用语言。”——中曾根康弘,1985年6月。“没有什么国家象我们那样依赖于科学的基础。”——里根,1985年2月。这三段话表明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的一致认识。我还要特地指出,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我们的经济进步依赖于所谓科学与工程的基  相似文献   

14.
夏禹龙 《世界科学》1997,(3):2-4,10
邓小平同志一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还对如何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的发展指出明确的途径。他在1984年初视察上海时,为宝山钢铁公司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①他的话虽是针对钢铁公司说的,但却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通常以自身的科学实践为基础,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大力开发新技术,并迅速将新技术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这种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生产、从生产到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东海 《知识就是力量》2010,(10):F0002-F0002,1
中国有一种民间艺术叫“米上刻字”,在一粒大米上少则可以刻几个字,多则可以刻上近百字。这种艺术推广到所有细小的物品上,就是“微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家已经把微雕发展到了极致,它们居然可以在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得多的纳米空间内绘画。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74,19(12):538-538
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一种新胶片。科研人员回想他们自力更生研制新胶片的日日夜夜,觉得应该给它起个扬眉吐气的名字,就把它叫做“争气片”。在我国科学技术战线上,常常听到用“争气”、“争光”给科研成果命名:“争气片”、“争气钢”、“争光计算机”、“争光霉素”……。每一个这样的名字,都有一段不平常的来历,都包含着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科学技术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的1997年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丰收年。克隆羊的诞生、“探路者”登临火星、国际互联网的盛行。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这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必将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再过600多天,人类将迎来第三个千年,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在科学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瑛 《科学之友》2005,(9):67-6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码产品制造商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女性这个消费群体。目前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档节目“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不断公布出“热门女性数码产品”。同时,《福布斯》与《Creativity》杂志则对这些“热门女性数码产品”进行了评测。从评选结果来看,造型时尚、柔和多用和方便靓丽的数码产品备受女性“宠爱”。以下是获得评奖并正在上市的女性数码产品。  相似文献   

19.
“年”非“光年”斐君[编者按]《假设与探索》栏目开设之后,我们发表了两篇文章。文章刊出后,编辑部收到好几篇针对这两篇文章的商榷之作。在开设栏目之时,“我们希望大学生、中学生以及一切有志于科学技术的人.把你认为‘有一卢、科学道理’的认识写出来,交给我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一种民间艺术叫“米上刻字”,在一粒大米上少则可以刻几个字,多则可以刻上近百字。这种艺术推广到所有细小的物品上,就是“微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把微雕发展到了极致,他们居然可以在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得多的纳米空间内绘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