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酮替酚作用下约氏疟原虫抗性株的超微结构变化与约氏敏感株相似,都表现为有髓鞘状的多层膜结构;而酮替酚和氯喹合并作用下的抗性株有明显不同于单独酮替酚和氯喹作用下的变化:大量类似粗面内质网结构的同心圆排列。  相似文献   

2.
酮替酚作用下约氏疟原虫抗性株的超微结构变化与约氏敏感株相似,都表现为有髓鞘状的多层膜结构;而酮替酚和氯喹合并作用下的抗性株有明显不同于单独酮替酚和氯喹作用下的变化:大量类似粗面内质网结构的同心圆排列。  相似文献   

3.
单独使用酮替酚或周效磺胺,红内期约氏疟原虫的超微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但配伍使用酮替酚和周效碘胺后虫体的结构变化更为迅速,给药8小时后裂殖体的形成受阻,滋养体除细胞结构逐渐消失外胞质中还出现伪食泡和逐渐增多增大的单膜或多膜空泡,给药24小时后未查见结构完整的滋养体。  相似文献   

4.
磷酸萘酚喹是一种新结构的疟原虫裂殖体杀灭剂。适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疟疾,包括抗氯喹恶性疟。与国内外主要抗疟药氯喹、哌喹、咯萘啶、奎宁、氨酚喹、青蒿素、蒿甲醚、甲氟喹和本芴醇等对伯氏鼠疟原早K173及其抗氯喹株的疗效进行平行对比观察,该药的效分别是其他抗疟药的2—103和15—334倍;预防疟疾的作用比哌喹箍长1—2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PFITZINGER喹啉合成法在■酚酮领域中的首次应用。3─乙酰基■酚酮1在氢氧化钾存在下与靛红反应,得到了喹啉基取代的酚酮化合物3-[(4’─羧基)─2’─喹啉基]■酚酮2;化合物2的溴化反应得到双溴代产物5,7─二溴─3─[(4’─羧基)─2’─喹啉基]酚酮3;化合物2的偶联反应得到5位偶联产物5─苯偶氮基─3─[(4’─羧基)─2’─喹啉基]酚酮4。化合物2,3,4为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在活性银粉和碘化钾作用下,2-溴芳乙酮与一元或二元酚反应生成相应的单醚酮或双醚酮。当与邻苯二酚反应,只得到半缩酮。  相似文献   

7.
邓晓辉  戴波  孙丹 《科技成果纵横》2006,(4):101-101,103
吗替麦考酚酯是由瑞士罗氏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的新型抗代谢免疫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副作用少,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对吗替麦考酚酯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EP5.2版药典中收载有吗替麦考酚酯原料药。EP5.2版药典中吗替麦考酚酯含  相似文献   

8.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它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烃;与醛、酮反应生成醇;与羧酸衍物反应生成酮。因此,有关格氏反应的研究及应用对化工生产工艺的改革和发展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D-核糖异常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P001。以枯草芽孢杆菌转酮醇酶变异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法选育出1株具有抗性的与出发菌株相当的突变株。对该突变株进行多次传代和D-核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噬菌体P001抗性稳定,其发酵产D-核糖能力也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0.
苯酚高效降解菌L68菌株的分离及分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炼油厂废水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L68,它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在苯酚浓度为0.5g/L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该菌,35℃、160r/min摇瓶振荡培养24jh,用4-氨基安替比啉法不能检测到酚,经形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同源性等指标分析,鉴定该菌种为Burkholderia cepacia(洋葱柏克霍尔德氏菌)。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稻茎浸渍法得出,2012年采集自湖北荆门的白背飞虱迁入种群有中等水平抗性(RR=16.07),迁出种群和回迁种群对田间吡蚜酮农药有高水平抗性。白背飞虱对田间吡蚜酮农药2012年度内抗性变化规律为迁出种群>回迁种群>迁入种群,说明湖北荆门白背飞虱种群对吡蚜酮的抗性在推进性激增。抗性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具有生理活性的Troponoids,选择3-乙酰基■酚酮(1)和2-乙酰基-7-甲基■酮(6)与TMB等取代醛反应得到缩合产物(2-5),(7-9);缩合产物3-(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酚酮(2)和3-(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酰基■酚酮(4)与羟氨和苯肼进行缩合成环得到苯乙烯基取代的缩杂环■酮化合物(10-13);化合物(1)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在原甲酸三乙酯和高氯酸存在下反应一步得到2-(3,4,5-三甲氧基)苯基-4,9-二氢环庚并吡喃-4,9-二酮(14)。以上化合物(2-5),(7-14)为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黄瓜、菜豆、番茄主要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及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成虫对供试作物的不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番茄多毛株〉黄瓜〉番茄(多毛株例外)〉菜豆,不同种类植物的抗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黄瓜〉番茄〉菜豆。同种作物不同品种中,黄瓜西农58、菜豆95—33架豆王的不选择性和抗生性较强,黄瓜夏丰1号、菜豆地豆王2号较弱;番茄毛粉802和茸粉多毛株的不选择性较强、抗生性较弱,中杂9号的抗生性较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寄主叶片化学物质、含水量及物理结构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抗性关系最密切,蛋白质含量越高抗性越弱;可溶性糖次之,含量越高抗性越强;单宁和含水量与抗性关系不明显。栅栏组织细胞宽度越大,对幼虫生长发育越有利;海绵组织越厚,对成虫产卵越不利;叶片表面茸毛密度越大,对成虫取食和产卵越不利;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与抗性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蓝色犁头霉JY-2#的选育与发酵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经过紫外线诱变的蓝色犁头霉原生质体倾注于含有化合物RSA(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的高渗再生培养基平板上,选育具有RSA抗性的氢化可的松生产菌株。获得60株抗性突变株,其中8株突变株的氢化可的松转化率高于出发菌株。突变株JY-2^#的氢化可的松转化率达81.63%,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4.1%。初步研究了突变株JY-2^#在5L发酵罐的转化工艺和转化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从太平洋深海底泥样品中富集、筛选得到50株锰抗性细菌, 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这50株细菌中含有40株芽孢杆菌、3株短杆菌、1株短状杆菌、1株考克氏菌、4株副球菌和1株食烷菌.50株中80%是芽孢杆菌,有6个种.90%以上为革兰氏阳性菌.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Mn12对Mn2 的耐受能力最好,最高的Mn2 耐受浓度是130 mmol/L.该菌在28℃以200 r/min培养24 h后,能去除含锰(Ⅱ)10 mmol/L培养基中90%的锰(Ⅱ)(锰含量由高碘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而Mn59在同样条件下,可耐受30 mmol/L锰(Ⅱ),可去除99%的锰(Ⅱ),具有抗性高、去除率高、速度快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克罗米酚的作用部位、机制及其诱发排卵后低妊娠率的研究概况(综述)朱颖女原王自能(暨南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510632,广州)关键词:克罗米酚;作用机制;诱发排卵;低妊娠率中图分类号:R7116不孕症原因中女性排卵失调的发生约为15%~15%[1...  相似文献   

17.
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系统获得性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株RS-F523接种后能显著提高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但RS-F523在体外对强致病力菌株RS-F052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RS-F523接种后植株中与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2O2含量以及植株可溶性总蛋白都发生了波动变化,其变化方式和特点与RS-F052接种植株后的变化完全不同,提示RS-F523的生防机制可能与其接种后导致植物的SAR有关.  相似文献   

18.
Friedel—Crafts 酰化反应是合成芳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 Lewis 酸催化下,芳香族化合物与酰氯作用生成芳酮;反应中至少要用与酰氯等当量的催化剂。近年来发现在较高的温度下可以用少量催化剂进行酰化,例如:芳醚或多核芳烃与芳酰氯在少量金属氯化物或氧化物、碘等催化剂存在下作用可得中等产率的芳酮。这种操作方法具有催化剂用量少、不用溶剂、后处理简单等优点。还可用这种方法制备其他芳烃和烃基酚等。  相似文献   

19.
小定鞭金藻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纸片法,?布法和液体法研究了小定?金藻(Prymnesium parvum)的培养液和细胞抽提物对10株肠道菌或Ⅱ肠道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该微型生物所产生的抗性物质,在很低浓度下,对8个菌株有抗菌作用,这种作用在营养物质贫乏的环境中表现得更突出,此种抗性物质对热不稳定,活力随陈放时间的增长而减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CIN培养基,从海南岛300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分离培养出耶氏菌11株.其中,小肠结肠炎耶氏菌4株,血清型0:3;中间型耶氏菌7株.这7个中间型耶氏菌菌株均能分解鼠李糖、密二糖和棉子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