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10年底以来阿拉伯国家发生剧烈政治动荡,本已稍有平静的伊朗核问题风云再起,面对伊朗坚持发展"用于和平目的的核项目",美国及其最坚定的中东盟友以色列一再施加军事打击和战争威胁,一时之间,伊朗战争又箭在弦上。客观地讲,导致目前伊朗危局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核",而在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德黑兰与华盛顿的糟糕关系,非常敌对的伊朗-美国  相似文献   

2.
参加国巴格达条约的参加国可以分为中近东国家和非中近东国家,中近东国家有四个: 国别政体人口面积(平方公里) 重要物产土耳其共和国 24,100,000 767,119 铬、锰,农产品伊拉克王国 5,200,000 436,156 石油伊朗王国 21,146,000 1,645,000 石油巴基斯坦共和国 80,100,000 935,000 铬,黄麻这四个国家的人民大都是伊斯兰教徒,因此,这四国又被称为巴格达条约中的穆斯林国家;其中伊拉克是阿拉伯人的国家,它由于参加了这个条约,被其他阿拉伯国家认为违反阿拉伯的民族利益。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都和苏联接壤;特别是伊朗,和苏联有共同边界二千多公里。伊拉克虽不和苏联接壤,但是和苏联鄰近。巴格达条约的非中近东国家是英国,它是世界上主  相似文献   

3.
伊朗时局从前年秋逐渐转入相对平静。随着形势的变化,伊朗正不事声张地调整其内外政策。自去冬以来,这一动向渐趋明显。先看国内政策。去年12月15日,霍梅尼发表了一项八点指示的文告,要求制止政府机构和各革命组织滥用职权、违法乱纪的行为。此文告是针对时弊而发的。伊朗自革命胜利后,建立起许多权力机构,它们在打击和镇压敌对势力上起过不小的作用。但因各自为政、权力不受约束,累及无辜的事,所在多有,引起人民不满。故霍梅尼文告一出,伊朗高级领导人纷纷强调其重要性,总理穆萨维甚至说它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政府为贯彻文告精神成立了执行文告的  相似文献   

4.
伊朗     
伊朗王国是国际上对波斯王国的一般称呼。它拥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它位于黑海与波斯湾之间的伊朗高原,面积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九百七十二万。这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是波斯人,约占全国人口一半,波斯语为国语,其次是阿塞拜彊人、库尔德人、巴赫蒂亚里人、卢尔人、阿拉伯人和土库曼人等。伊朗是伊斯兰教十叶派教徒占绝对多数的唯一国家。从  相似文献   

5.
富饒的石油資源伊朗是个有四、五千年历史的古国,位于亚洲西南部,面积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千二百多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伊朗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十叶派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伊斯兰教在伊朗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伊朗的石油蘊藏极为丰富。蘊藏量达五十多亿吨,在資本主义世界占第三位,仅次于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一九六四年产量达八干多万吨。但这些“黑色的金子”却完全为英、美等帝国主义所囊括,伊朗只得到了少許石油稅收。在伊朗,开采一吨石油的成本費,仅需一点二美元,而将其运往欧洲市場出售吋,每吨价格可达二十六美元。伊朗蕴藏的石油虽然丰富到經常形成石油噴泉的程度,但是,广大的劳苦大众,却点不起煤油灯!由于西方  相似文献   

6.
伊朗算计得很清楚:自己手里有"牌",一旦开战,受损的不仅是伊朗,西方乃至整个地球也必然被祸及。在一场没有赢家的较量中,西方国家会轻易出手吗?伊朗与西方围绕核问题的激烈博弈成为2012年国际局势的开场大戏之一。一方面,伊朗在核问题上立场坚定,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意;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挟利比亚战争获胜之气势,不但施压和制裁举措一再加码,而且对伊动武之声喧嚣尘上。面对空前未有之困  相似文献   

7.
古老的国家最近,伊朗的工人、教师和学生,为了爭取民主自由和改善生活待遇,連續举行了声势一次比一次浩大的游行示威,沉重地打击了伊朗政府的反动統治。这是蘊积在伊朗人民心中的怒火的总爆发,它反映了广大伊朗人民对长期追随美国战爭政策和侵略政策的反动政府的日益增长的不滿。伊朗又名波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即巳成为古代东方的一个强大帝国。自此以后,二千多年来,伊朗一直是西南亚洲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国家。伊朗全国面积約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的三倍。人口約一千九百七十多万人,其中将近二分之一是伊朗人,阿塞拜彊人占  相似文献   

8.
伊朗在近代以前就已发展出高度的传统东方城市文明,同时由于长期的历史动乱,在进入近代以后伊朗在重建传统城市的同时又很快接受了西方的城市建设成果,开启了伊朗近代城市化历程,并最终形成今天伊朗独具特色的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多彩城市格局。伊朗的城市化也伴随一系列突出的社会问题,有些甚至左右了伊朗现代的历史,因此,有必要对伊朗的城市化历程进行探究以发现其特点并为伊朗未来的城市发展找到出路,也可为中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数学物理     
本书是2004年5月3~6日在伊朗德黑兰理论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举行的第11届“数学物理”地区会议的论文集。这个会议由伊朗、巴基斯坦及土耳其三个国家物理学家发起组织,其一贯宗旨是加强和促进这些国家物理学研究的合作和交流。本届年会同时对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地区大地震死难者表示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10.
三个多月来,两伊战争相对平静的局面突然被打破,战火骤趋猛烈。伊拉克在努力实现制裁伊朗的目的。但是透过表象看,伊朗对598号决议的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两伊地面军事行动的高峰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11.
在大选之前发生的这场冲突实质上是叙利亚和伊朗两国在黎巴嫩利益冲突的具体体现。局势虽已趋于平静,但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总统选举前后,各种势力势必还有一争。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8月22日表示,美国不打算停止、并可能采取其他措施向伊朗施压。一天后,欧盟就高调与美国唱起了反调。8月23日,欧盟同意向伊朗提供1800万欧元的援助,其中包括对伊朗私营部门进行援助,以帮助抵消美国对其制裁的影响,挽救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报道称,欧盟此举反映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5月放弃的伊核协议的高调支持。这是欧盟预算中为伊朗制定的5000  相似文献   

13.
龚正 《世界知识》2013,(24):42-43
2013年11月19日上午,两次猛烈爆炸打破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平静,位于真主党控制的贝鲁特南部地区的伊朗驻黎巴嫩大使馆遭到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25人死亡、147人受伤,伊朗驻黎犬使馆文化参赞安萨里也在爆炸中丧生。“基地”组织分支“阿卜杜拉-阿扎姆旅”声称对爆炸负责,目的是报复黎巴嫩真丰党住叙利亚内战中力挺巴沙尔政权。  相似文献   

14.
一部小说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产生的震动,恐怕莫过于《撤旦诗篇》了。先是伊朗以500万美元重金悬赏作者的首级,继而是欧共体各国召回驻伊大使,接着是当事国伊朗与英国断交。世界上成千上万的穆斯林游行示威,抗议出版发行这部书,国际新闻媒介始终不放松对此事的迫踪报道。目前,伊朗仍未收回杀人成命,小说作者仍处在英国荷枪实弹的保护之下。遍布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和西方国家陷人一种僵持状态,联合国的出面和一些国家的调解也未见奇效。外电评论,这是继1979年美、伊人质事件以来,西方国家和伊朗关系中的一次最“严重的冲突”。引起这场风波的小说《撒旦诗篇》情节完全是虚构的。人们尚未对其文学价值展开评说。42岁的作者萨尔曼·拉什迪自13岁起在英国上学,据说已经  相似文献   

15.
伊朗新景象     
1979年,一场急风暴雨式的伊斯兰革命掀翻了伊朗三千多年的君主统治,其冲击波波及四方,世界震惊。伊朗成为神权国家……20年后的今天,伊朗再次出现变革迹象,只不过它是悄然而又缓慢地变化着……——编者  相似文献   

16.
紧缚在美国的战车上伊朗是一个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国,也是波斯湾畔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剥削,两千多万伊朗人民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十九世纪末叶,伊朗已沦为英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二十世纪初,美帝国主义大垄断集团积极渗透,终于在1954年打入了掠夺伊朗石油的国际石油财团。1955年10月,伊朗参加了美国策划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后来改为中央条约组织),成为美英反苏反中近东人民的军事基地。伊拉克革命后,美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对伊、朗的控制,不断派重要军政官员去伊朗活动。在1959年3月,美国在安卡拉同伊朗签订双边军事协定。协定规定,在伊朗受到直接或间接“侵略”时,美国军队可以进入伊朗领土。协定中还有秘密附件,其中规定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一月二十五日,伊朗根据新宪法进行了总统选举,财政和经济部长巴尼萨德尔以占百分之七十五点七的压倒多数的选票,当选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也就是说,伊朗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有了一位民选的总统。这是一件大事。须知伊朗曾有过长达二千五百年专制君主世袭的历史啊。按新宪法规定,当选的总统须经宗教领袖霍梅尼批准。二月四日,霍梅尼已予正式批准。伊朗还要进行议会选举,在议会选出之前,伊朗革命委员  相似文献   

18.
表现种种 70年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以中东为中心勃发起来,特别是作为保守主义思潮的原教旨主义运动迅速高涨,举世瞩目。与之相联的是,中东伊斯兰世界十分不平静,阿以冲突起伏跌宕,黎巴嫩内战连绵不绝,俩伊战争持续八年之久……近一些年来,那里不断爆发震惊世界的新闻:以霍梅尼为首的什叶派推翻巴列维国王在伊朗夺得了政权;埃及萨达特总统遭到“赎罪与迁移”组织的暗杀;黎巴嫩的“伊斯兰圣战”组织不断袭击西方国家驻中东国家的军事、外交机构,还绑架了大批西方人质……人们注意到一些已经销声匿迹的伊斯兰组织纷纷复活了,一批新的组织涌现,它们之中有的还拥有武装,行动活跃。同时,一股要求维护伊斯兰传统道德和恢复伊斯  相似文献   

19.
赵景芳 《世界知识》2012,(18):50-51
不久前,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牵动了所有从伊朗进口石油国家的神经。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伊朗是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重要来源。不从伊朗进口,是否还能从别国进口?中国的油价会涨吗?其他商品是否也要跟着上涨?这些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雪片似地飞来,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我国的能源  相似文献   

20.
<正>伊朗核协议的签订,为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国际社会对此大多持欢迎态度。但是以色列则忧心忡忡,明确表示不接受伊朗核协议,认为"同伊朗签订核协议,意味着伊朗最终将获得核武器,并且打破地区平衡,威胁地区国家和全世界的安全"。为此,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要纷纷前往以色列,试图"安抚其受伤的心灵"。为何都变成了"强硬派"从以色列国内来看,除了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亚阿隆等强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