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易烽 《科技信息》2012,(20):274-274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院校作为面向全院的入门性计算机课程,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项目为例,阐述了教改工作中的观念思想、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学习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栏目以“神话观念决定论”为主题。神话观念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伴随着人类文化从大传统向文字书写小传统的演进,神话观念的变革体现出如此的总体趋势,即从虔诚的大传统神话观念信仰者,走向大传统神话的驱魅,以及小传统新神话观念的再造和编码。叶舒宪《神话观念决定论刍议》,R.B.奥尼安斯著、王蓓译《〈欧洲思想起源〉导论》和瓦尔特·伯克特著、吴玉萍、宋琦译的《从狩猎到献祭:希腊葬礼仪式剖析》等4篇文章,通过集中探索中西思想史的神话观念源头案例。  相似文献   

3.
“父亲留下的财产”,这是《城市发展史》作者美国人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对遗产的直观定义,而其引申为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财富的遗产观念亦显而易见。巫术及其相关的巫文化活动便是这样一种财富。中国作为华夏文明的载体,巫文化源远流长,从《山海经》的记载到现代文明的今天,巫文化的踪迹仍然或隐或显存在于民间,研究巫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于黄土坡塬上的精神哲学─—“白鹿精魂”──及其理想人格范型的解读,从一个侧面论述了回归传统是《白鹿原》的文化本性。文章指出,《白鹿原》并没有提供富有现代人文价值的文化观念,并没有最大可能地开掘人物灵魂的深度,它的成功在于以貌似丰厚沉静的鲁钝品性回应了9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的主潮。回归传统既成就了它,也埋葬了它。从这一角度而言,《白鹿原》无疑是一部资质平庸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王媛 《科技咨询导报》2009,(12):196-197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需要以一定的思想作为理论指导。道家思想是我国悠久的历史中一个很有特色的思想流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涵十分丰富,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企业文化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利用道家思想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九歌》的意旨基本上是巫术宗教的,《离骚》则是屈原作为一个尘世诗人的自述。但巫文化同样是我们进一步理解《离骚》浪漫主义特征的关键。《离骚》里所表现的大胆夸张、丰富想象、奇诡幽深的意境及宏伟气势,实际上都根植于巫文化传统之中。因此,《离骚》浪漫主义艺术具有亚文化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7.
创建中国先进文化的关键是对文化观念的创新 ,这集中体现在以科学观念和人文观念为核心的文化观念创新。这组成了决定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现代先进文化的核心。在创建中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并举。  相似文献   

8.
当代诗歌研究中,海子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作家。作为海子的一部重要的作品,《亚洲铜》提示了海子诗歌创作的许多重要信息,本文认为《亚洲铜》一诗是海子在80年代中期对“文化寻根”热的呼应,是海子独特的文化反思的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9.
《呐喊》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专有项.以汉斯·弗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小说集《呐喊》为依托,选取杨宪益&戴乃迭和威廉莱尔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英译本作为比较对象,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3个层面探讨了《呐喊》中的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白鹿原》书中的人名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文化网络图,随意点击,我们会发现,《白鹿原》里的主要人物命名文化内涵很深,他们不仅仅是人名的代码,更是一定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反映。欣赏她,我们可从多层面、多角度体味陈忠实的人文心理、文化观念、生活理想、道德准则以及《白鹿原》的丰厚意蕴。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经济增长形态,已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文章就"文化产品生产中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价值输出中的交锋与融合"以及"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消费与共享"等问题进行剖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是中国大陆型地理环境的典型地貌特征;海,则是西方海洋型地理环境的典型地貌特征。"大陆型地理环境"文化图式与"海洋型地理环境"文化图式决定了"山""海"中西文化内涵的重叠与差异。这些重叠与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和多元化。了解"山""海"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与"山""海"有关习语的中西文化内涵,对于跨文化比较并确定适宜的翻译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学界掀起了一股媒介文化研究的热潮。作为媒介文化研究史上的"双璧",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观点对于我国的媒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法兰克福学派强调,媒介不仅是一种文化工业,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则站在普罗大众的角度拓展了文化的内涵,肯定了受众的能动性。但是,从我国的现实语境出发,中国的媒介文化研究不仅需要借鉴西方的相关理论,更应该立足于本土,以发展出一种全新并具有实践性的多元化视野。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振兴文化产业政策的大背景下,贺州市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市,建设“区域性民族特色文化中心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谈论中国的文化传统,常常使人陷入一个悖论环境。但是若对这个问题加以变焦处理,可以看出不同侧面:从虚实分,西方文化其用在“实”,中国文化其用在“虚”;在某个历史阶段,西方文化其优在“先”,中国文化其优在“后”;从“段位”看,西方文化段位在“中端”,中国文化段位在“高低两端”。在中国国力日渐强大的今天,物质进步与我们的精神气质显得有些不相称,这是我们追讨传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活袍”文化是阿昌族最重要的文化因素,梁河地区的曹明宽就是较有声望的当代活袍。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宗教文化变迁主要体现在信仰观念上的嬗变及意义转换上。活袍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节日文化、成巫经历、传承谱系、仪式实践与服具等。要正确认识传统宗教的价值和意义,从中寻找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兵学文化中最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不仅创立了系统的军事思想体系,而且丰富和创新了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文中从军事文化的军事价值观念、军事战略文化、军事思维方式三个构成要素对孙子在军事文化上的创新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即"利动"为基点的军事价值文化、"诡道"为核心的军事谋略文化、思辩为特征的军事哲学文化。这对我们研究孙子的军事文化智慧,提升中国军事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族文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文化性质,朝鲜族文化的特征显著表现为“二重性”特征。在文化现代化和文化全球化面前,朝鲜族文化要积极走向文化现代化,并确立好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接触日益频繁,从而加大了东西方大众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突。由于在成长发展上的后发性,中国大众文化成为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重要途径,面对全球化的压力,中国大众文化不能退却畏缩,而应该以积极的“中国化”姿态来迎接挑战,用中国自己的大众文化构筑防止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20.
“姐”文化标举了一场喧闹的全民审丑运动,见证了当下社会波诡云谲的众生相。认同危机滋生大众的生存焦虑,社会价值的迷失导致了审丑膨胀。“姐”文化颠覆传统,引发审美紊乱。我们应当理性客观地认识这一现象,感悟姐“文化”的特质,提升精神品位,化丑为美、趋向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