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主题突显的语言。这是由于在各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原始语结的分化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就英汉翻译而言,英汉词序的相似性有时可以将汉语的主题句直接转换成典型的英语主谓(宾)结构,而在多数情况下,汉语主题句的翻译需要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有句子结构才能完整精确地译出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文总结出了翻译汉语主题句的三条基本方法,即对应法、结构转换法和和语义翻译法。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话题突出语言(topicprominentlanguage),句子的基本结构是话题+说明,而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language),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主语在句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要求意足形完。本文通过翻译实践,讨论了汉英翻译时根据句子话题来确定英语主语的理论及操作策略,并以此实现有效再现原文语句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3.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主述位组成适当的语篇推进模式,反映语篇内部句子之间内在联系和信息分布规律。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存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本文从主位推进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主位结构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认为在英汉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切换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中动句式.通过比较英汉中动句构造的异同点并从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句法分析的角度出发,认为受事成为中动句的主语,是由于受事的内在特性而突显;其状语在句中不可或缺,也成为突显部分.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中动句式。通过比较英汉中动句构造的异同点并从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句法分析的角度出发,认为受事成为中动句的主语,是由于受事的内在特性而突显;其状语在句中不可或缺,也成为突显部分。  相似文献   

6.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 ,英语被动句比汉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因此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 ,被动句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中被动句主要依靠使用被动语态来体现。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 ,由“助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构成 ,表示句子谓语动词和其主语之间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被动句的主语实际上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 ,即是受动者 ,而施动者常有by短语引出。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 ,而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 ,因此英语被动句把所要说明的人或事物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突出了行为对象 ,减少了说话人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7.
中文句子中如果没有主语,句子依然可以是正确的,然而英文的句子如果没有主语往往是错误的。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试图找出中文零主语现象是否影响学生学习英语效果。结果显示,中文零主语现象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影响程度不同。对于中文零主语现象的认识不足,或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处理两种语言主语差异现象,能影响到英语学习的进步。因而,重视中英文句子主语差异性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薛砚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6):145-148
存现句一直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重要的句法格式,近年来也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语法结构和认知心理过程两个角度分析英汉存现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发现英汉存现句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而差异性则主要体现在主语,处所词,动词的运用方面,并且受到不同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变通的技巧。主语的选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原文的主语不会在译文的主语中得到保留,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改换主语、增补主语或省略主语的方法使译文既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思想,又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0.
金兵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23-126
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而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两种语言互译时,一般可以将主语和主题进行直接转换。如果不能直接转换,译者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为译文句子找到适当的主语/主题。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本文从英汉语言特点入手,对英汉句子主语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汉互译能力,对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而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两种语言互译时,一般可以将主语和主题进行直接转换,如果不能直接转换,译者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为译文句子找到适当的主语。  相似文献   

13.
英汉句法差异及其转换翻译浅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脊梁。英汉两民族思维习惯的不同,造就了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上的根本差异。这些差异具体表现为形态语和无形态语、树型结构与线型结构、形合与意合、有主句和无主句、人称主语句式与非人称主语句式以及句首重心与句尾重心之间的差异。充分认识这些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相应转换和调整,才能使译自如圆润。  相似文献   

14.
英语无灵主语句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独特语言现象。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之间的差异,中国学生不易理解和运用这类句子。本文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英语无灵主语句型、有灵动词、无灵动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加深对英语思维的了解和提高英汉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任何语言都兼具形合和意合两方面的特征,不同的是各种语言在表现趋势上存在差异。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的区别体现在词组、句子和言语层次上,构成了英汉两种语言质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有利于促进英汉对比和英汉互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翻译成为学员们英语学习的难点,除了语言结构和化差异因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不同。本简要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通过例句说明在忠实原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句子结构、转换词性,才能使译通顺、自然、易懂。  相似文献   

17.
高原  陈达 《科技信息》2010,(34):I0047-I0048
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句子作为信息体可以通过主述位结构进行分析,而英汉两种语言以及两民族思维模式的不同造成英汉主述位结构的显著差异。本文对英、汉语主述位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述位结构之异同,旨在给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提供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8.
从英语有效句子的两个要素即统一性、强调性出发,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由于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系统地了解而产生的一些弊病,认为要使学生有效地避免中式英语,写出纯正地道的英语句子,有必要在教学中比较系统地、适当地给他们介绍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构成思维的主要因素,思维表现于语言之中.中西方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而这种差异必然存在于英汉的句子结构之中.通过对英汉句子结构的分析,剖析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一种以呼喊功能为主的文本。英语和汉语是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二者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广告作为语言的一种特定使用形式,必然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差异。通过搜集中英文广告文本,并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感知英汉在语音、构词、词汇运用以及句子结构等方面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