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疆绿洲水资源高效节水配置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新疆绿洲水资源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绿洲农业作为主要耗水大户的特点,结合绿洲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设节水社会,发展节水农业,建立水资源高效管理和投入机制,实现绿洲水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绿洲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节水技术为核心的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是绿洲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绿洲现代农业的技术体系及效益评价体系,并将评价体系应用于节水技术体系较为完善的石河子垦区,结合实地调研的数据,对其效益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节水技术体系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新疆绿洲农业与水的关系,新疆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节水。只有切实做好节水工作,才能使新疆农业长足发展,从而维系生态平衡,创建美好绿洲,带动和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石羊河流域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及其分配不均,使民勤荒漠绿洲边缘及深处沙漠内出现连续的或者零星分布垦殖斑块,绿洲内耕地盐渍化和沙化,绿洲外围保护带固定沙丘活化,绿洲边缘植被衰退死亡,植物种类迅速减少等景观生态发生变化;建立一个不受流域政府牵制、直接为省政府负责,包括水利、林业、农业、环保、社会保障、科研、政府、城市、农村等各个方面人士组成的石羊河流域民间管理指导委员会,以指导和调控全流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恢复、水资源统配,在此基础上进行退耕还林、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外流域调水工程建设、活化沙丘应急治理等措施,治理民勤退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河西农业系统现状及其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玮  李玉兰  满多清 《甘肃科技》2004,20(3):11-13,18
河西农业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干旱缺水、风沙危害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 ,脆弱生态环境恶化。河西农业系统发展对策应是促进和发展南部高山水源涵养林、牧业系统 ,中部绿洲农业系统和北部沙漠综合治理及资源持续利用系统 ,只有这三个子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才能使河西总的农业系统维持和发展 ,实现高效、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特别表现在水利设施、交通设施、能源设施几个方面。西北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 降水量很少, 多在400毫米以下, 不少地区不到200毫米, 有的地区只有几十毫米。因此地表地下径流很少, 河川径流总量只占全国总量的5%左右, 加之目前用水浪费严重, 造成可供水量不足。随着西北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供水缺口还会增加。分析后认为, 解决西北供水不足的途径只能是节流、开源两手抓。近期以节流为主, 大力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城市。同时抓好洪水、雨水和微咸水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对宁夏近年来农业生态旅游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以银川市"塞上江南"枸杞园为例,进行了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通过分析枸杞园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客源市场等因素,指出了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设想.全力打造"塞北第一红色庄园"的旅游品牌,从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及旅游纪念品等方面进行了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在此基础上,对银川市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结构及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寻求西北回族地区借助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是制定农业节水发展规划,实施农业投资决策的基础.本文综合分析了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选取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3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建立了区域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其从33个指标简化、降维成14个评价指标,提高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采用组合权重法将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融合,提高了权重确定的准确性;基于逼近理想解法构建了区域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四川省农业节水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21个地区农业节水发展水平较低,只有成都、攀枝花、广元3个地区处于"一般"水平;德阳、遂宁、内江等5个地区处于"较差"水平;甘孜、阿坝、凉山等13个地区处于"差"水平;四川全省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处于"较差"水平,表明四川省未来农业节水发展潜力较大.模型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对于不同区域农业节水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绿洲与沙漠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简化的绿洲与沙漠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式和绿洲系统与沙漠环境的熵平衡方程,从动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绿洲与沙漠的相互作用特征,揭示了绿洲蒸发率对绿洲湿度和绿洲尺度的依赖性.结果表明:绿洲尺度和绿洲湿度是"冷岛效应”的两个重要控制因子;绿洲的维持与发展存在一个最小临界尺度.  相似文献   

10.
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特别表现在水利设施、交通设施、能源设施几个方面。西北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 ,降水量很少 ,多在400毫米以下 ,不少地区不到200毫米 ,有的地区只有几十毫米。因此地表地下径流很少 ,河川径流总量只占全国总量的5%左右 ,加之目前用水浪费严重 ,造成可供水量不足。随着西北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供水缺口还会增加。分析后认为 ,解决西北供水不足的途径只能是节流、开源两手抓。近期以节流为主 ,大力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城市。同…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地区100km范围内沙漠对绿洲的增温平均1.76℃(1~2℃);绿洲距沙漠的远近与气温间存在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7.5297-0.0335x,r=0.8813~*。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业有多方面作用,形成夏季富照高温、秋季日较差大以及促成棉花在夏季的“冷害”等,深刻地影响绿洲特色农业、栽培技术及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2.
孙志成 《大自然》2014,(6):16-19
<正>在疏勒河下游的绿洲至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的广大湖盆平原上,在海拔约700~1200米之间的区域内,凡是有绿色植被生长的地区,都有骆驼刺的身影。骆驼刺是沙漠地区一种常见且极其普通的灌草,虽默默无闻,却是在沙漠戈壁最前沿抵御风沙蔓延的勇士。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俗名青刺,是我国西北至中亚荒漠地区自然生长的耐旱耐盐碱植物。属豆科、落叶半灌木,枝上多刺,叶长圆形;6~8月开花,花色粉红,每朵花可开放20余天,小而美丽;结荚果,总状花序;植株从地下深层吸取水分和营养,其根系长可达20米,靠种子和根蘖繁殖。  相似文献   

13.
内陆沙漠绿洲下垫面的热量资源特征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在我国西部于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处青藏、黄土、蒙新高原,远离海洋、沙漠戈壁广布,植被稀疏,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农业大都为绿洲灌溉农业,与我国东部沿海湿润、半湿润地区相比较,在气候、土壤、植被观及农业类型等均有很大差异。在同纬度太阳辐射条件下,由于地形、下垫面状况及光、热、水资源的相互匹配不同,热量的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致使作物布局优势和品种配置产生差异。为了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发展两高一优持续农业,本文对内陆高原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的热量特征作一研究探讨。2内陆沙漠绿洲的热且特征笔者选择纬度、年均…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内流型绿洲的最大特点是绿洲分布在山前至沙漠的倾斜平原上,形成沙漠与绿洲不同部位的高度差。冬季处于地势低洼的沙漠沉积冷空气最多,绿洲则随着高度上升而冷空气逐渐减少,导致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影响作物布局及有关农业技术。石河子地区夏季沙漠的增温效应直接影响绿洲不同部位的气温,形成距离沙漠越远,温度越低,呈负相关关系(r=-0.8813*);冬季沙漠与绿洲由于沉积冷空气多少的差异,也形成距离与温度的弱正相关关系(r=0.8489);在春、秋季沙漠与绿洲间的温度则无相关关系(r=-0.4218及0.5524)。以上共同构成石河子绿洲农业的热量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旨在尊重自然环境保护、崇尚绿色人文旅游、关注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形式.位于我国中西部的该类型城市明显处于地域劣势.其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仅能增加收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能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生态类资源得到更加科学高效利用.文章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提出了中西部城市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实现新发展的政策法律治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唐朝是古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时期。论述唐代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开发活动,探讨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认为以屯田为主的唐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与绿洲的生态环境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其资源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都具有利于生态发展的合理性。虽然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存在一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因素,但尚未达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参考前人对绿洲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对塔里木河下游人工绿洲、天然绿洲进行提取,分析生态输水前后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面积变化特征、转化过程、重心迁移情况以及扩张与退缩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5年,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总面积先下降、后上升,人工绿洲不断扩张,10 a平均增长量为46.78 km~2,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减,在2000年后有所上升。生态输水前(1990—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减少,导致大面积草地退化,天然绿洲面积减少;生态输水后(2000—2015年),部分未利用土地得到了利用,变成河渠、水库、湖泊、灌木林和高覆盖度草地,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有所恢复。下游绿洲重心先往西北,再往南方,最后又往东南方向迁移。绿洲主要向西北和东南方向扩张,1990—2000年的扩张区域主要集中于英苏上游区域;2000—2010年期间,台特玛湖地区绿洲面积增加明显;绿洲缩减区域分布广而零星。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为核心,民族文化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快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重要途径。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论述民族文化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节水农业工程的实施会对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方法,定量分析节水农业综合效益,有利于规模化节水农业发展.基于生态经济学能值理论,分析了节水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正负效益的构成,以能值作为统一的度量尺度,提出了节水农业综合效益的量化方法.以河套灌区沈乌灌域2016年节水改造工程为例进...  相似文献   

20.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绿洲防护林体系防风阻沙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漠地区不同下垫面特征直接影响沙尘的输送过程.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部分别建设风沙监测塔,并获取2018年春季(3—5月)的风速和沙尘数据,对沙尘传输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沙尘水平通量随高度变化均呈幂函数分布;沙尘水平通量在沙漠-绿洲过渡带随高度增加显著降低,而在绿洲内呈现平缓增加趋势;沙尘水平通量从沙漠-绿洲过渡带至绿洲内部减少约一半;绿洲内部起沙风频率比沙漠-绿洲过渡带降低了一半左右,绿洲防护林明显削弱了过境风速、减少了起沙风的持续时间,防风阻沙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