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发现与证明方法比较,考证了中西方对勾股定理的发现均符合现代科学发现的定义,提出了中国与西方几乎同时独立发现勾股定理。根据时间敏感性差异原理,指出了古代科学发现优先权的确立原则和判定标准,中西方这种独立的发现开辟了中西方科学发展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科学发现分类的三个原则:Ⅰ.发现对象的客观性原则,Ⅱ.发现成果的差异性原则,Ⅲ.发现方式的多样性原则。作者在论证这些原则的合理性及其综合应用的必要性之后,对科学发现进行了系统的五级划分,最后给出了科学发现分类一览表。  相似文献   

3.
将科学发现视为问题解决的观点,是科学哲学与认知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促成机器发现研究方法的产生。西蒙不仅指出科学发现作为问题解决的普遍特征,还概括了科学发现区别于其他问题解决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从创造性的角度将科学发现与常规科学的问题解决区分开来。从科学问题的角度看,科学发现和机器发现都是从未知到已知的科学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不同层面的创造性,使得机器发现可以通过再发现的形式模拟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科学发现的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在传统的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这三种科学发现模式的基础上,产生了第四种类型的发现新模式,即知识密集型科学发现模式。这种新模式带来了科学发现逻辑起点的变化,从"科学始于观察"变为"科学始于数据",并引发了从"观察渗透理论"变为"挖掘渗透理论",而且科学发现的检验方式和科学划界的判断标准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爱因斯坦和老子对科学发现方法论的贡献,比较了其各自发现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及其相似与区别,指出了老子发现方法论中所潜在的优势及其现代意义,说明了建立新的、中西互补的科学方法论体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了老子发现方法论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有效的现实意义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6.
MECHEM是一个机器发现系统,它提出了乙烷氢解反应的一个新的化学反应机理。本文介绍了MECHEM内部的算法和启发式,分析了它的人机交互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肯定了它在增长化学知识中的作用,为其合法性作了方法论辩护,并讨论了机器参与科学发现的条件,提出确认发现本身已经成为发现过程的一部分,人机交互的方式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对科学发现推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现是科学的生命。科学发现的推理问题一直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提出,科学发现中的模型化推理对于科学发现的创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应纳入现代科学发现推理的研究领域。作者从人类思维的起源和发生认识论角度进行了考察,结合科学家的典型实践活动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并且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8.
正几千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对立体形态进行了分类,包括柏拉图在内。此后,科学家只发现几个几何立体形态,最后一次是在400年前。但而今的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第四种等边凸多面体,被称之为"戈德堡多面体"。这种新立体形态的发现要感谢人眼中天然出现的形态。戈德堡多面体的发现可能促使科学家发现数量无限的类似形态。  相似文献   

9.
据《探索》杂志报道,2006年,考古学家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了考古发掘,并有重大发现,以下六大发现完全有资格在考古史上占据一席之地。1.埃及帝王谷惊现一座新墓2月,考古学家在埃及的帝王谷发现了自1922年以来的第一座新墓。孟菲斯大学阿门麦遂工程主管奥托·斯查登发现了一处竖直的通道,通道离80多年前发现的埃及法老王Tu- tankhamen的坟墓只有几步远。通道的深处是一个大密室。最初的报告听起来让人吃惊:通过门缝往里看发现了好几部棺材和无数的泥土罐。一些研究人员推测,这处被命名为KV-63的发现可能是娜法娣娣王后的坟墓。但没有发现木乃伊,棺材里装的是涂了防腐剂的生活用品、亚麻制品和陶器碎片。有一部棺材里甚至还装有大块的石灰石。  相似文献   

10.
胸腺功能的发现是免疫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个发现是由三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独立完成的,国内已有研究者从其中两组(个)不同的发现者的角度,记述了他们各自独立发现胸腺免疫功能的经过,但并未涉及这个发现的优先权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材料的梳理,叙述了围绕这个重要医学发现的优先权之争,并结合免疫学的历史发展,分析了这场优先权争论的特点,尝试说明为何这场争论旷日持久而难有结果.  相似文献   

11.
2002年的岁末,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朱敏博士、赵文金博士与英国自然博物馆阿尔伯格博士等人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他们在宁夏发现的距今大约3.55亿年的中国螈。中国螈是全球发现的第10种泥盆纪四足动物,是鱼石螈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这一重要发现代表了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现的创新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我们回溯发现与创新问题研究的历史时会看到,最先把创新概念引入学术领域的经济学家把发明和发现排除在自己的视阈之外,而长期以来钟情于发现辩护问题的科学哲学家却忽视对发现本性问题的探索。十分有趣的是现在他们殊途同归:经济学家们已经认识到科学发现是创新的源头;而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也出现了触及发现与创新关系问题的迹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梳理,阐释发现与创新的关系,揭示科学发现的创新本质。  相似文献   

13.
有关科学发现的产生问题(generation)的大量研究成果中,大部分是侧重于一个科学发现在思维方面构思成形和产生的过程。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考察发现活动的主体——科学家的智力、心理、能力等特点;科学家经历了怎样的思维、心理或情感的实际过程而导致了一个科学发现的诞生,以及这些过程的实质、规律等等。按照这种考察角度我们可以说,科学发现是由科学家作出来的,是在科学家的头脑中诞生的。本文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导致科学发现产生的某种客观必然性,探讨的重心不在科学发现活动的主体方面而在发现赖以产生的客观理论背景方面,即要解剖某些“伟大的发现”的理论内核及其结构,分析当时成熟的理论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系网络以及“发现”客观上在其中孕育的程度,和它不可避免将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3):124-128
科学发现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历史上,原子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曾导致唯物主义基石——物质概念的更新。而19世纪末以后数学、物理学关于客观对象与变换群关系的发现,则导致了广谱哲学对唯物主义基础的新探索,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末,人工智能(AI)界出现一个不同于历史、哲学、心理学的研究科学发现的新领域,即机器发现,这种机器发现工作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所有的人工智能价值而对科学史、科学哲学乃至认知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从方法论视角考察最重要的机器发现程序之一BACON,以揭示它对我们了解科学发现本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位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科学家发现了3个约16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智人化石。这一发现与分子生物学的预测结果比较吻合,因而为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提供了证据。这次发现多少有些偶然  相似文献   

17.
从首次发现艾滋病例到今天,人类与艾滋病的抗争整整走过了30个年头(已使约2500万人死亡)。但据新研究发现艾滋病的病原体可能已在人群中传播100年。但为什么人类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才发现它呢?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国内外相继兴起过科学发现问题研究的热潮。这一研究热潮激动人心之处在于,它一反逻辑经验主义关于科学的发现与发明的二分法,将科学发现纳人哲学认识论的研究范围。这就抓住了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因为“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有两个方面:如何发现和如何证明?”(江天驻)国内外探讨科学发现问题采取了大致相同的策略:国外“发现之友”们十分重视案例研究,因为他们遵循“科学实际上是怎样的”方法论原则(历史主义学派),而抛弃了“科学应当怎样”的方法论原则(波普尔)。国内学者则更明确地提出:先作案…  相似文献   

19.
脉冲星是天文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开启了射电天文学的新纪元。从科学与技术相互关系的角度,考察其发现过程。本文认为有两方面因素在起作用,一是科学的传统,即20世纪30年代以来天体物理学思想和理论的传统;一是新的观测技术,即射电天文观测方法与仪器的发展。这两个因素犹如发现脉冲星的两只"眼睛"。就科学传统而言,脉冲星的发现与行星际闪烁的测量、类星体的发现、恒星演化理论的中子星假说等一系列天体物理学理论一脉相承。就观测技术来说,脉冲星的发现与射电望远镜行星际闪烁阵列的观测方法和技术创新密不可分,新技术为天文学带来了新发现。脉冲星的发现,见证了近现代天文学是如何在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交织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的发现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其历史过程跌宕起伏,突显了科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加拿大历史学家布里斯于1982年出版的《胰岛素之发现》一书,是对此过程最完备的记述.文章对此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以及书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做了评述,并将其与其他相关著作进行了对比,在方便国内读者熟悉这段历史的同时也是对发现胰岛素90周年的一点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