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室     
组成苏联的有多少加盟共和国? 解放军某部读者蔡德戎和上海读者王孝恭都提出了这个问题。1956年7月以前,苏联是由十六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但是,自苏联最高苏维埃在1956年7月16日的会议上通过了把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且把它并入俄罗斯联邦的法律以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就变成十五个了。为什么要把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呢?这是因为最近十六年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居民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由于俄罗斯族和其他民族迁居到卡累利阿来工作,共和国居民人数就增加了,原来民族的居民比重就大大减少,如果不改变共和国的结构,那就不符合共和国居民的民族成分了。而这种改变是根据共和国劳动人  相似文献   

2.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面积2240.3万平方公里,人口28670万人。苏联是根据列宁的提议,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当时加入苏联的有4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南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后逐渐扩大为15个加盟共和国。  相似文献   

3.
苏联是一个拥有100多个民族、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一个时期以来,某些加盟共和国提出了退出苏联的要求并宣布“独立”。现行苏联宪法第72条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有权自由地退出苏联”,但并未制定退出的具体办法。为了解决这一复杂的问题,苏联最高苏维埃两院于今年4月3日通过了《解决与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有关问题的程序法》(简称“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程序法”)。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联邦     
面积约17,000,000平方公里人口 113,200,000人(1956年4月)首都莫斯科在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面积最大。它的疆土横跨欧亚两洲:北起北冰洋,南迄黑海,西临波罗的海,东抵白令海峡。它拥有整个东欧平原和广阔的西伯利亚。在苏联的总面积中,它占了四分之三以上。俄罗斯联邦的天然资源十分丰富。它的煤、铁、铁矾土等矿藏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占居首位,此外还有大量的石油、金、磷和其他矿藏。它拥有全苏联  相似文献   

5.
进入3月以来,苏联上下对联盟命运的议论更加热气腾腾,似乎冲散了迟去冬天的寒气。3月17日这天,亿万苏联公民参加了,苏联有史以来第一次关于联盟问题的全民公决,就“是否认为必须保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为平等的主权共和国革新联邦”作出回答。投票者占拥有投票权的公民的80%,其中76.4%的人作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常州读者高敏来信问,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至今已65周年了。可是,为什么今年又是苏联成立的60周年?答: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了。但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成立  相似文献   

7.
在远东与欧洲为了战争与冲突而紧张不安的时候,苏联却为了乔治亚与阿尔美尼亚两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最高委员会选举,掀起着一片的热闹;两相比较,似乎一张一弛,是怪有趣味的。也许在这个对比上,正显示着资本帝国主义世界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苏联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三个加盟共和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是民族各异的,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言语还可相通,但和爱沙尼亚人谈话就要经过翻译了。但是三个共和国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政治命运是共同的。在十月革命以后,三国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支持之下扼杀了初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了将近二十年的资产阶级专政,直到1940年三国人民才达到加入苏联大家庭的目的。它们在战争中都受到巨大的破坏,战后才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离莫斯科九百公里,火车走二十六个钟头。沿途所经过的都是平原;在夏天里,看这些平原草木青翠,微坡起伏,河溪蜿蜒,别有一番風味。维尔纽斯在立陶宛东南部,是一座有八百年历史的秀丽城市。城里有一个山冈,冈上矗立着一座  相似文献   

9.
白俄罗斯     
面积 207,000平方公里人口 8,000,000人(1956年)首都明斯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苏联西部,境内是一片包括森林、耕地、沼泽和湖泊的平原。居民大部分是白俄罗斯人。它的名称据说是由于当地古时服装都是用漂白了的亚麻布做的缘故。从人口数量和经济力量来说,白俄罗斯是苏联的一个重要的加盟共和国。远在1773年,白俄罗斯东部就成为沙皇俄国的领地,1795年白俄罗斯西部也并入了沙皇俄国。在沙皇统治下的白俄罗斯人民一直生活在贫穷、失业、疾病  相似文献   

10.
5月25日开幕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自列宁时代以后)同类会议中开得最为活跃和最为民主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引起了苏联国内外舆论的极大关注。塔斯社评论说,这次会议对苏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阶段性的意义”。民主化与公开性的大检阅这次代表大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举最高苏维埃主席主席、第一副主席和选出542名最高苏维埃代表(其中民族院和联盟院各271人),任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国家最高领导人,审议和批准国家大政方针等。除此之外,会议更加引人注目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间,中苏友好协会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請,組織訪苏代表团到苏联去訪問。代表团除参加莫斯科的“五一”紅場观礼,在苏联进行参观訪問外;同时还准备向苏联人民介紹我国一年來在社会主义建設和社会主义改造战线上所取得的新胜利。代表团在苏联逗留了共五十天,訪问了莫斯科、列宁格勒、中亚細亚的兩个苏維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哈薩克和吉尔吉斯)和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共和国(拉脫维亚)。过去中国代表团到这三个共和国的很少,因此介紹一下这三个共和国的概况和我个人参观訪问的观感,对讀者來說,也許不是全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顶降落下来,从此宣告建国74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了.有人认为是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如不进行改革,当不致落得如此下场.这种看法是相当片面的,苏联之所以解体,不是因为实行改革,而是戈尔巴乔夫背弃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这一原则,在改革中一步步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所造成的恶果.苏联在30年代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但在体制方面却一直存在着很多严重的弊端.在政治方面表现为高度的个人集权,领导人的终身制和干部的委任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重  相似文献   

13.
苏联的演变是苏联长期以来各种矛盾总爆发的结果,民族因素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就联盟解体来说,民族问题显然是一十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因为最后一锤定音决定苏联这个庞然大国存亡的是十余十加盟共和国的背向,而这直接导源于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中导条约》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消除其中程和短程导弹的条约》(INFTreaty),是美国和苏联于1987年签署的军控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缔约双方要在条约生效后三年内,全部销毁射程为500千米至5500千米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保障设施。其后,美国销毁  相似文献   

15.
6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举行会议,成立了苏联全国议员团,决定通知各国议会联盟参加这个国际组织。同时,苏联的两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最高苏维埃也分别成立各该共和国的全国议员团,赞成参加各国议会联盟。各国议会联盟第四十四届会议即将於8月间在赫尔辛基召开。各国议会联盟是1888年在巴黎成立的一个国际政治组织。它是由计多国家的议会的全部或一部分议员代表组成的。迄至目前,参加的国家已有四十余个。联盟的组织机构有大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和书记处;现任主席为斯丹蓋特,总书记为布洛尼。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其决议即作为对参加该联盟的各国议会的建议。联盟规定的宗旨是增进各国议员的联系,主张通过和解与仲裁的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它对这方面的贡献很少。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苏联“十月革命”90周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成为历史,然而它在20世纪的国际社会中,曾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而创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是冷战风云中的一支劲旅。在其存在的70余年中,其政治、经济、文化对人类社会曾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仅就苏联时期的技术史研究作一简要回顾和评述。1苏联时期技术史研究概况在帝俄时期,关于科学、技术的相关研究仅是个别科学家、工程师的业余爱好,即使如此,科学史、技术史以及技术哲学均有了初步的、零散的研究成果。“十月革命”后,虽然国家将…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联邦有100多个民族,非俄罗斯民族人口所占比重不大,只为全国人口的17.5%(1990),但分布地区广大。苏联解体前,俄罗斯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将其境内的少数民族按人口数征和发展程度.划分为31个民族自治区域,计16个自治共和国、5个自州和10个自治专区,它们的面积合计占全俄面积的53.3%。1991年“8.19事件”前后,伴随苏联的解体,俄境内的少数民族区域也出现分立浪潮,一些自治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俄联邦也面临解体的危险。为巩固联邦,1992年1月俄议会通过决议,将16个自治共和国和4个自治州升格为共和国。3月,俄联邦的20个共和国(注)、1个自治州、10个自治专区和6个边疆区、49个州以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个市,共88个主体中,除车臣共和国和鞑靼共和国外,有86个签署了新联邦条约。该条约规定,除国防、外交、公安、修改联邦宪法、制定经济政策等权力归联邦机构管辖外,其他权力均属各共和国和各民族自治实体所有。联邦条约的签署基  相似文献   

18.
苏联第四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和民族院四月二十一日举行联席会议,听取苏联财政部部长阿·兹维列夫所作关于一九五四年苏联国家预算的报告。其后两院分别举行会议讨论苏联政府提请审议的一九五四年苏联国家预算案。该预算案规定收入是五  相似文献   

19.
此起彼伏的民族冲突给苏联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使国家的完整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最近摩尔多瓦加盟共和国的民族冲突,近一步表明了事态的严重性。该地区的民族冲突已由南部加告兹族人聚居的地区发展到东部俄罗斯族居民占优势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联盟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党政领导甚至采取了出动内卫部队等一系列紧急措施,以求稳定局势。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西南部,东与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接壤,西与罗马尼亚毗邻。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人口436.1万。那里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摩尔多瓦族人占64%,其他为俄罗斯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来,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不断地改进教育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培养人民自己的专家:对旧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把他们吸引到苏维埃这方面来;把工人阶级和农民中的优秀分子提升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领导地位,并使他们有机会接受实际的技术教育;对一般青年则增设高等和中等技术学校,使他们充分获得专门知识。革命前的俄国,文化落后、文盲众多,在欧洲算是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只有半数的儿童进入初级小学和二十分之一的儿童受到中等教育。1914—15学年,在普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和劳动预备学校里受教育的还不到一千万人,而1955—56年已达到五千万人。更重要的是,在苏维埃政权时代,学生总数增加了二倍半,而5—10年级的学生人数却增加了二十五倍。这就说明了中等教育的巨大成就,可以说,这些中等教育差不多都是苏维埃国家从新建立的。目前,苏联已具备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