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宁夏贺兰山岩羊春季种群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体观测垂距法对贺兰山春季岩羊种群数量、性别、年龄结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春季岩羊种群密度为(13.13±2.27)只/km^2,总数量为(11 161±1 930)只,1997—2005年春季岩羊数量累计增长了50.48%,年平均增长率为6.01%,比1983—199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3%有明显降低.2005年春季成体与幼体个数比为3.44∶1,成体中雌性与雄性个数比为1∶1.04,群体中混合群占59.6%,雄性群占19.3%,雌性群占21.1%,独羊占8.2%,群体大小范围为2~28只,平均为6.6只.  相似文献   

2.
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对内蒙古乌梁素海疣鼻天鹅种群的迁徙时间、迁徙行为和种群数量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显示: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成体和亚成体集小群分批迁来;秋季(11月上旬至下旬)成体、幼体和亚成体集大群分批迁离;亚成体春季迁来后离开繁殖成体单独成群活动;2015和2016年春季种群数量分别为153和132只,2014、2015和2016年秋季种群数量分别为411、302和281只,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迁徙期间应采取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白山区随机采集的东北兔的详细研究 ,了解东北兔种群组成为 :雄性 /雌性数量比为 53∶4 4 ,经显著性检验与 1∶1无显著性差异 ,雌雄间晶体干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t相似文献   

4.
不同饵料和接种密度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正交设计方法, 研究了水温分别为(17.8±1.3 )℃和( 23.3±1.9 )℃条件下, 不同饵料和接种密度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 种群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当水温为( 17.8 ±1.3 )℃时, 轮虫密度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 而轮虫种群增长率则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2) 当水温为(17.8±1.3)℃时, 饵料和接种密度均对轮虫种群增长具显著影响, 水温为( 23.3 ±1.9)℃时, 饵料对轮虫种群增长具显著影响, 而接种密度对种群增长影响不显著; 3) 这3种生态因子的最佳组合为:水温为( 23.3 ±1.9 )℃、接种密度为轮虫100只/mL、饵料为酵母60g/ (亿个·d).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人工饲养研究:实验室种群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982年期间,观察了46代实验室种群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生物学特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形成的种群在生物学特性上与自然种群存在着差异,本文记述了这些主要的特性。卵期:3.56±0.03天(平均数±95%置信区间)。黑头期在第3.4天,或孵化前的3.84小时。每个卵块平均有卵32.7粒,孵化率87.45±9.59%,多代饲养有降低趋势。幼虫期:雌16.89±0.44天,雄16.56±0.52天。记录了幼虫各龄期的持续期及头壳宽度。蛹期:雌6.55±0.20天,雄6.94±0.18天。蛹重受饲料种类,饲养方式及连续饲养代数影响变化较大。成虫期:雌9.17±0.73天,雄7.96±0.66天。还记录了成虫翅展,产卵量,产卵盛期等习性。并与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及欧洲玉米螟的生物学特性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2001年3月,采用潘文石等建立的数学模型法,对长青保护区26条样线进行了调查,并与1988年以来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988—1997年,长青保护区大熊猫年均增长1只,1997—2001年年均增加2只,2001年3月监测结果为109只,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处于稳定期;大熊猫种群数量不仅受自身生物学特性的限制,而且受到迁出(周边地区天保工程)、取食竹子生物量、环境容纳量的影响;长青保护区的建立和天保工程的启动,为区内、外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区内6 000 hm2的人工林,高海拔2 515 hm2的竹林函待恢复和改造;大熊猫数据库的建立,为大熊猫种群数量与分布变化趋势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茂兰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数量与栖息地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两年白鹇 (Lophuranycthemera)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该区白鹇种群数量为 5 4 7只左右 ,种群密度为 9 32± 3 0 3/km2 ,每群结群数为 5 1 7± 2 37只 .白鹇栖息地分为 7种类型 ,分析各类型主要特征表明 ,白鹇选择栖息地具备 :( 1 )在栖息地上或附近要有水源 ;( 2 )森林郁闭度要在 80 %以上 ;( 3)林下较空旷且灌木层稀少 ;( 4 )人为干扰少 ;( 5 )食物丰富度较高 .调查还表明白鹇栖息地在当今人类经济活动中受到很大的威胁 ,主要表现在当地居民烧柴、采集中草药、修建公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上 .保护白鹇栖息地的具体措施 :( 1 )加强森林防火 ,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 2 )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 ,在空间和时间上限制采集中草药 ;( 3)加强当地居民的技术培训 ,加大扶贫力度 ,发展社区经济 ;( 4 )进行劳务输出 ,减少区内人口压力 ;( 5 )尽量避免修建林区公路 ,确保森林的连续性 ;( 6)尽快完善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 .  相似文献   

8.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深化对太行山猕猴种群生态学的认识,本研究以栖息于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坛山管护区的太行山猕猴王屋-1群(WW-1)为对象,基于野外观察记录,并结合访问调查和文献查阅,整理分析了该群2002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种群参数、个体扩散模式和种群增长方式等.结果显示:1)WW-1群由2002年12月的14只增长至2015年12月的106只;2)WW-1群平均出生率为每年每只成年雌性生产(0.56±0.23)只婴猴,婴猴(1岁)平均死亡率为10.8%±21.0%;3)WW-1群表现出明显的偏雄(male-biased)的个体扩散模式;4)种群呈指数式增长(Nt=13.32×e~(0.153 1(t-2002))),瞬时增长率为0.153 1.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长白山头道白河上游捕捞北方条鳅样本846尾,对其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捕捞群体的体长为2.2~14.6 cm,平均8.8 cm,以10~12 cm体长组和2~4 cm体长组的数量最多,两者所占的比例合计达75.3%,呈明显的双峰型分布格局.雌性和雄性群体的体长组成相似;捕捞群体的总体性比接近1∶1,但不同体长组的性比不同,个体小者(体长小于8 cm)雌性所占比例较低,个体大者(体长大于13 cm)雌性所占比例则明显偏高;春季迁移过程一般是大个体在先,小个体在后.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摸清大足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制提供科学依据;作者1993~2007年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2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计算捕获率及鼠种组成,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根据其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有关数据,明确了大足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是大理地区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捕获鼠数的72.11%;15年平均捕获率为2.77%±1.45%,平均怀孕率为26.97%±2.46%,平均胎仔数为(5.14±0.36)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66,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2.40%;每年4~5月和9~10月出现2次繁殖高峰,5~6月和10~11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大足鼠是本地监测和防制的主要对象,每年3月和8月为最佳策略性防制时期,化学防制目前仍是农田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鞍山市"三普""四普""五普"及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的开发利用,使用Excel软件,对鞍山市区,即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和千山区的人口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鞍山市区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平稳,劳动适龄人口男性比重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等若干结论,以期为科学发展鞍山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庆市人口现状分析,利用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分高、中、低3个方案对重庆市到2050年户籍人口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对未来重庆市人口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人口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人口城市化存在着城镇设置的条件与标准过于单一、城市发展模式缺乏渐进性、城市化的质量较低、城镇职能体系不够协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植物种群个体分布格局在时空系列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植物种群结构的演变特点。种群分布格局与种群数量动态密切相关,种群数量的消长造成了种群分布格局类型(typc),格局规模(scale)、格局强度(intensity)、格局纹理(grain)的相应变化。在时间,空间梯度系列上,随着环境旱化程度的加强。旱中、中旱生类型的种群或消失,或种群分布格局的规模逐浙缩小,格局强度加强,格局纹理变粗;早生类型的种群分布格局观模则有扩大的趋势,格局强度减弱,格局纹理变细,可见,环境因子的改变,特别是水分状况的改变,是种群分布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容县四十多年来人口的发展变化趋势及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用自然平均增长法、回归预测法、灰色系统GM(1.1)模型、中国人口模型及逻吉斯蒂模型等方法对该县未来人口的发展作了预测,经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选取了中国人口模型的预测结果.此结果可为容县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莆田市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的调查分析表明:体育人口比例低,年龄结构成"L"型,与文化程度成正比,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的闲暇活动和增进健康方式选择上存在差异。准体育人口存在锻炼的强度、次数、时间等不足,参与项目、形式、动机与体育人口无显著差异。影响非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是缺乏余暇、工作负担重和没兴趣等。  相似文献   

17.
杨松花  戴维红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6):103-106,1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莆田市准体育人口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准体育人口的结构以及三层次准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莆田市准体育人口占调查人数的四分之一,女性比例高于男性,性别、城乡、文化程度、职业上呈显著差异;运动强度是制约准体育人口成为体育人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活动次数和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18.
江西三清山浙江楠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三清山浙江楠群落为调查对象,在野外样方调查获取资料基础上,对浙江楠种群径级、高度级、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楠种群径级结构呈橄榄型;高度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和年龄结构呈橄榄型,幼苗严重不足,具有逐步衰退的趋势;种群更新主要靠种子繁殖;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群分布;分布格局动态由幼苗、幼树的聚群分布向中树、大树的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无性系种群结构与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刺槐克隆种群的种群结构和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刺槐克隆种群中幼年分株数量较多,死亡率较高;成年个体数量较少,死亡率较低,而且相对稳定,种群数量结构成金字塔型;无性系产生分株的时间较晚,分株的数量正处于上升阶段.无性系中刺槐基株的基径、高度、冠幅远远大于分株.刺槐分株在幼年时期高生长和冠幅的生长均较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年龄逐渐缓慢下来.克隆分株的生长、数量动态主要受克隆整合的内部调节机制和外部环境中灌木层、草本层竞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