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全株青贮玉米是反刍动物的优质青绿饲料,产量高,营养好,易被牛羊消化吸收,它不仅可以增加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而且在肉牛养殖中也愈来愈受到重视,育肥牛生产中使用全株青贮玉米,在一个育肥期内比不带穗的青贮提高效益664.24元/头,比不带穗青贮组增加416.68元/头,全株青贮玉米是育肥牛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青粗饲料,同时也是提高肉牛畜产品品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渣对杂交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纤维素酶渣替代黄豆对西黄杂奶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作饲喂对比试验,并对其产奶量及奶品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牛日产奶量平均提高1.88kg,其乳蛋白和乳糖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黑曲霉和米曲霉组合发酵豆粕、棉粕和菜粕等农副产品生产发酵蛋白饲料. 在四川、陕西、新疆三省(区)6个规范化奶牛场, 共选择339头的中后期泌乳奶牛, 进行对比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 (1)降低原奶中体细胞达88~175万个/ml, 说明该发酵蛋白饲料对提高奶牛抗病力、防治乳房炎具有显著效果;(2)提高产奶量, 试验组奶牛比照组平均多产奶1.08kg/头/天;(3)对乳蛋白、乳脂肪、乳蛋白和乳中固体物有均提高趋势, 但多数差异不显著;(4)饲料成本降低, 经济效益提高, 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每头每天多收益6.50元.  相似文献   

4.
奶牛生产中饲喂丸红活菌制剂(BLCS),可明显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且奶牛体况健康,毛管油亮,可预防乳房炎、子宫炎等生殖疾病发生,而且生产性能显著提高.选择52头新西兰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头,试验组添加丸红活菌制剂(BLCS),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奶量1.29kg/头·天(p<0.01),干物质提高了0.85%,乳脂率提高0.18%,乳蛋白提高0.09%.  相似文献   

5.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驻马店市的新坡村与和兴农场进行了不同比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控释尿素70%+普通尿素30%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新坡村与和兴农场的产量分别为6780 kg/hm2和6 550 kg/hm2,比100%控释尿素处理增产5.1%和5.6%,比100%普通尿素处理增产16.2%和17.8%,比对照增产22.1%和20.8%;控释尿素70%+普通尿素30%处理与其他处理之间玉米的产量差异达1%显著水平.该试验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主要在穗粒数和百粒质量方面,对穗长、穗粗和株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用自行设计的“催乳添加剂”饲喂泌乳母牛5头(1组),并用由美国引进的同类添加剂“保增乐”饲喂泌乳母牛6头(2组),对照组(6头)只喂基础日粮,三组其他饲管条件基本相同。在60天的试验期中,1、2组乳牛平均头日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80%和7.87%。两种添加剂对奶的品质无明显影响。饲喂“催乳添加剂”比喂“保增乐”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①增加光照法。在奶牛泌乳的最初60天内,不需要增加和改变饲料,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比自然光照下的奶牛多产奶10~12%。 ②增喂氨硫法。将尿素、芒硝用水配成1∶2溶液,每1000公斤青贮料中加5公斤尿素、0.5公斤芒硝,均匀地混洒在大麦、豌豆、青玉米等饲料中饲喂奶牛,可使奶牛产奶量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年产奶6100kg奶牛的饲养标准为依据,以高丹草健宝、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为青粗饲料,根据饲草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和奶牛的采食要求,分阶段进行奶牛的日粮配方,再以奶牛的日粮配方和西辽河平原灌溉条件下牧草、饲料作物的平均产量为依据,确定与奶牛饲养相适应的饲草料种植模式.按该种养结合模式饲养1头高产奶牛,需种植牧草、饲料作物0.346hm^2,年效益为5998.78元,较传统方式饲养奶牛效益增加1.39倍,较单纯种植玉米每hm^2土地的经济效益增加1.89倍.  相似文献   

9.
选择3岁以上,泌乳、日产奶量、胎次、体重相近、体质健康、乳房整齐无病的黑白花乳牛12头,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P>0.05).试验采用分期分组对比法,两组试验日粮基本一致,试验组每头每日添加1kg尿素舔砖饲料.试验结果为: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日产奶量增加2.5kg,提高10.73%,差异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析为:试验组每头牛日均补饲1kg尿素糖浆饲料舔块可比对照组每头每天多收入7.73元,提高13.34%(P<0.0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郭殿珍 《甘肃科技》2006,22(3):182-184
本文针对半干旱气候特征,通过选择耐旱早熟的优质玉米和豆类作物,与小麦、马铃薯进行间作套种,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比单作高,雨水利用率分别为玉米种河南肉豆(41.59kg/hm2.mm)>马铃薯单作(20.20kg/hm2.mm)>玉米套种马铃薯(20.10kg/hm2.mm)>玉米间作小麦(18.07 kg/hm2.mm)>玉米单作(16.61kg/hm2.mm)。这种一地多元化的种植模式是有效利用当地光、热、水、气等资源,实现旱农高效高产的重要途径,应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调质装置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便于玉米秸秆的快速干燥回收,需对摘穗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压裂、破节等调质处理。本文通过对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的结构分析,确定了与其配套的调质装置,并以玉米秸秆含水率变化为试验指标,以调质辊间隙和调质辊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双因素试验,找出最优参数组合,为玉米收获机械扩展秸秆调质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考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从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主要功能实现等方面对玉米考种系统进行介绍。并使用考种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实例,得到统计分析数据。实验证明"玉米考种系统"的设计为考种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几种型式的圆盘式切割器切割玉米茎秆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工作参数对切割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圆盘式切割器主要参数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运动参数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割台是玉米收获机械的主要工作部件,通过输送带前进,将夹持在支架上的玉米秸秆,喂入自行设计的玉米割台来模拟机车前进.首先做了拨禾链对偏距及车速的适应试验,然后又进行了校正实验及链速对摘辊转速的适应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各参数对指标的影响规律,为玉米割台的制作提供了运动参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进行不同温度下同一初含湿量的玉米秸秆等温干燥试验,通过对等温干燥曲线分析认为,玉米秸秆等温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3个阶段.再分别对后两个阶段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干燥阶段下干燥速度回归方程,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初含湿量为70%的玉米秸秆在130℃等温干燥时降速干燥段的起始点和最佳结束点,进而为农作物秸秆干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总产量最大、用途最多的粮食作物。玉米按收获物和用途可分为籽粒用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3类,其中籽粒用玉米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品。指出我国籽粒用玉米及其制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真菌毒素污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并从玉米育种和作物栽培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控制对策:1)选育并推广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种,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防治病虫害。2)选育并推广脱水快、成熟度好、利于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规范玉米籽粒晾晒及储存过程。3)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合理规范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使用低毒农药。5)加强标准农田建设,减少面源污染,降低重金属在玉米中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种子包衣对作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玉米种子播种后苗齐、苗壮,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苗期病虫害相对防效40%—100%,增产幅度可达3.8%—1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甜玉米和糯玉米的染色体标本做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甜玉米(L-11株系)和糯玉米(L-70株系)的染色体数均为2n=20,两者均为二倍体.甜玉米核型公式为2n=2x=20=2M﹢12m﹢6sm(2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2L﹢4M2﹢12M1﹢2S,按照Stebbins标准核型分类属于2B核型,不对称系数AS.K%=59.66%.糯玉米核型公式为2n=2x=20=2M﹢8m(2Sat)﹢10sm,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2L﹢8M2﹢6M1﹢4S,分类属于2A核型,不对称系数AS.K%=60.41%.说明甜玉米(L-11株系)的进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实验用聚合crylAb和CrylF基因抗虫玉米335YH、696YH的人工饲料饲养亚洲玉米螟幼虫,研究人工饲料中聚合基因玉米对其存活率和平均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用量处理下,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率均低于38%,平均体重均低于45mg,说明聚合CrylAb和cryIF基因抗虫玉米种子能抑制供试亚洲玉米螟幼虫的生长和存活.335YH25%用量和50%用量的致死性差异不大,但50%用量比25%用量抑制幼虫生长的效果更好.696YH品种对幼虫的致死性和抑制生长效果受剂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玉米氧化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玉米淀粉最优氧化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45℃,pH值为9,氧化剂(次氯酸钠)用量为15ml。此外,还对氧化淀粉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产品糊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成膜性等性能,在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