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地空导弹混编作战是应对信息化空袭、提高地面防空整体作战效能的必然选择。阐述了地空导弹混编部署的基本模式和准则,基于系统动力学(SD)理论方法,分析了构建地空导弹混编群部署决策模型的要素,主要包括:空袭目标参数、火力单元部署要素和武器性能参数,给出了SD仿真模型中射击条件判断的主要依据、变量设置和影响关系,以"中-近程"混编模式为范例,建立了地空导弹混编群部署决策SD模型,包括模型的结构流图和重要变量的运算关系,通过设置典型参数和对策序列,对SD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获得了重要变量的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的含义和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案例运行表明了SD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如何准确快速地预报TBM的落点是反TBM部署以及提高拦截概率的关键步骤.首先介绍了反导作战中的常用坐标系;在适当假设的前提下,建立了基于关机点状态的弹道导弹落点估计数学模型,模型简单、精确,克服了现有估计方法的弊端;并对落点估计误差用概率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从仿真结果看出:仿真所得出的TBM落点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偏差,这主要是由于模型误差以及再入段没有考虑大气阻力影响等原因造成的,但偏差量较小,说明了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及实用性,对TBM落点估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常规武器作用下地空导弹阵地目标毁伤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高技术武器对地空导弹阵地的影响,提出了目标毁伤分析的3个思路,即模型建立要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要求、合理划分地空导弹阵地各阵地设施的重要性、计算过程要体现“综合”的原则。对地空导弹阵地按照单个目标和目标系统分别进行了毁伤分析,提出了武器当量毁伤系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的地空导弹武器退役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影响地空导弹武器装备退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因素的评估模型。运用模糊聚类法对地空导弹武器的退役进行了分析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为地空导弹武器退役决策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定量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5.
空基助推段反TBM作战拦截弹速度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拦截弹速度是影响空基助推段反TBM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空基助推段反TBM作战过程和TBM助推段飞行特性,建立了空基助推段反TBM拦截弹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影响拦截弹速度的因素划分为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通过仿真实验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论可望为空基助推段反TBM可行性分析和拦截弹需求论证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凯  王兆雷  曹二锋 《科技信息》2011,(1):45-45,79
针对便携式地空导弹战术技术性能,从导弹自身性能、抗红外干扰、射击动作和战斗部威力等方面,说明制约便携式地空导弹作战使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在作战使用中采取的相应措施,对指导便携式地空导弹分队射击训练和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层反导体系火力部署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多层反导体系火力部署优化问题。首先介绍了多层反导体系的概念及火力组成,分析了反导体系发展的趋势;其次分析了组成多层反导体系火力系统的反导拦截平台部署的基本要求;再次,由于反导作战是一个攻防对抗的过程,因此从博弈角度出发,建立了多层反导体系火力部署min-max模型,并对求解min-max模型的求解算法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实例,应用多层反导体系火力部署min-max模型对多层反导作战部署进行了优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只有合理部署各种反导火力平台,构成一体化反导作战部署,才能达到体系的最优化。研究结果可为多层反导体系反导拦截平台协同部署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临近空间探测的TBM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中段反导作战对TBM的远距离探测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临近空间平台协同雷达对目标进行远距离探测的作战思想.对临近空间大气的特点以及临近空间大气对红外辐射传输的衰减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在综合考虑临近空间平台部署高度,地球曲率以及大气红外辐射传输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临近空间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临近空间探测的TBM红外辐射特性模型,最后,利用MATLAB对所建立的大气透过率模型及红外辐射特性模型进行了计算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临近空间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基于特定高度的临近空间平台对TBM具有很强的远程红外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邓祁零  陶小宝  张淼 《科技信息》2010,(32):I0377-I0378
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巡航导弹在现代作战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范围越来越广阔。巡航导弹由于其突防能力强,制导精度高,打击效果好,通用性强,效费比高等作战使用特点,使其成为我防空兵未来抗击的又一重要空袭兵器。为此,本文探讨了地空导弹部队在抗击巡航导弹时,应采取尽早发现,远距打击;适时转移,机动伏击;混合部署,灵活抗击;集中火力,近距拦截的战法以提高地空导弹部队抗击巡航导弹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多型号武器的目标优化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地面防空中多型号武器的目标优化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多目标通道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杀伤区的确定、各火力单位相对于飞机类、导弹类目标的射击诸元计算、目标优化分配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  相似文献   

11.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反导作战的主要平台,作战能力如何越来越被关注.利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通过作战模拟的方法进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反导作战的研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给出了反导作战效能评估的SD模型框架,分析了反导作战中诸要素的影响关系,建立了反导作战SD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仿真实验,结果分析和建模案例表明了SD理论研究反导作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防空导弹装备采办进行定量分析,以现有防空导弹的技术性能指标为基础,建立逆DEA模型来测算在某型导弹有效值不变的条件下,某项性能指标值波动对导弹采购费用的影响。计算得出的拟合曲线对防空导弹装备采办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某新型武器系统检验用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的原理。根据系统战技指标要求而研制的机载吊舱式干扰机 ,技术性能已达到了设计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不仅可以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估和鉴定 ,也可以对抗干扰训练和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现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面临的作战环境和空袭模式,结合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原理,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分析的排队模型,并对所建模型的统计平衡特性进行了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组网后的可靠性建模问题,探讨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组网原理,分析了组网的拓扑结构,对组网条件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任务剖面进行了研究,利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可靠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际解算,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战术弹道导弹防御中的威胁评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制定防御计划,确定最佳部署策略都需要实时、准确地评估TBM的威胁程度,依据攻防双方的能力及武器的特性,采用了多属性决策理论中的TOPSIS方法,提出了战术弹道导弹威胁等级评估算法,建立了导弹威胁评估的数学模型.该算法具有多属性输入和多决策优化的排序功能和实时判决能力,适应瞬变的导弹攻防态势.仿真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弹头构型、发射角及弹射速度对弹体跨介质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多样化弹道跨介质兵器/飞行器的设计提供试验及理论支持.开展弹体跨介质出水试验及数值仿真,经瞬时图像集解析获取弹体跨介质偏转角变化量及运动轨迹,构建高精度气/水跨介质数值模型,揭示弹体穿越气/水界面过程中弹头构型、发射速度、发射角对弹体承载分布及跨介质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弹体气/水跨介质数值模型计算误差<5%;同一弹体跨介质出水稳定性随发射速度、发射角增大而提高;相同发射工况时,各弹头构型跨介质出水稳定性:圆弹头>90°锥形头>120°锥形头>平弹头;跨介质弹体表面液膜形态对称性越好、液膜面积变化量越小则有利于减少弹体跨介质径向载荷振幅,提升跨介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郑祥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6113-6116,6131
在当前复杂作战环境下,对导弹武器系统进行攻防对抗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针对攻防对抗这一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建立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攻防对抗仿真模型,并在此模型中,分别给出了结果评判模型、作战环境模型和对抗仿真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计算出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突防概率。仿真算例结果表明,减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和增大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巡航速度是提高其突防效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对抗条件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基于对抗条件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武器系统效能的主要因素。根据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目标的过程,建立了对抗条件下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研究的数学模型并详细分析了影响系统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为在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