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瑰姣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35-136,138
通过对流行音乐的剖析,简介了它的风格及特点,并对“浪漫主义色彩”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在风格、影响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万莉  侯锐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223-223
音乐是服装表演组织者用来为观众烘托表演气氛的必备有声工具。由于服装具有时尚性与流行性等特点。以往的音乐形式往往是节奏单一的,喧闹的现代流行音乐。这种音乐形式不免容易使服装流于俗套。服装本身的艺术感和设计感容易受音乐的影响而被忽略。如果在符合服装风格的情况下使用古典音乐则会大大加强服装风格的整体艺术品味,并有利于编导者进行更具风格的表演编排。  相似文献   

3.
张辽艳 《科技信息》2011,(18):280-280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以及新潮音乐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一种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状态,而随着各自的生存空间的扩展需要,它们又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慢慢建立起来。中国民族音乐从多个方面对流行音乐进行渗透和影响,不断引导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和风格。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20世纪美国乡村音乐的起源、特征及发展;分析了美国早期乡村音乐风格、80年代乡村音乐风格的演变、90年代乡村音乐的复兴以及美国乡村音乐的演唱特点;指出应准确学唱和掌握欧美乡村歌手的演唱技术,将歌唱的情感与声音完美结合,以提高我国流行音乐的演唱水平,创造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的新形式与新作品。  相似文献   

5.
团体操表演中的队形及其变化是根据表演内容的需要,并结合场上表演的人数、基本队形的行数与排数,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科学而巧妙的方法不断地重新组合,以形成各种美妙的队形与图案,用以表现操的主题与风格特点.为探索并设计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表演队形,不断充实、丰富团体操的表演内容,介绍了团体操场内表演队形变化的方法及实例,以供各级组织、创编团体操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冯瑞 《科技信息》2010,(16):252-252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其表演内容丰富多彩,不同性格的人物扮相多不胜数。如今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动作和伴奏音乐也有显著的变化,已经从民间走向了舞台。本文通过对东北秧歌的过去及其现在风格上的演变分析,来探索其今后的发展,并呼吁有关部门对其引起重视,使其能够向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晓云 《科技资讯》2009,(21):220-220
随着国际唱片财团和本土唱片公司的崛起,中国流行音乐日益国际化,风格也正融入欧美主流大潮,近年来R&B,hiphop风格占据流行音乐市场主要份额,中国流行乐正朝欧美标准迅速摹登。演唱流行歌曲不仅成为一种时髦,同时还成就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像超女,快男的成功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在繁忙的工作,繁重的学业之余,演唱流行歌由成了现代人放松心情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学中的表演属于社会表演.教师的深度休闲深深影响了教师的表演风格,教师的职业对教师的审美观的塑造有深刻影响,教师教学表演产生的魅力会让学生产生认同幻想.教学表演的本质是教学表演存在于教师对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责任中,大学教师应该有教学表演需要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们的流行音乐一直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中,随着西方乃至亚洲其它地区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作为我们自身的本土流行音乐文化如何去学习、借鉴并吸收,成为每一位音乐人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和课题。本文试图通过滨崎步这位歌手及其音乐现象去探究日本流行音乐的社会环境和工业水平。并从中加以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浅谈20世纪流行音乐迅猛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了 2 0世纪流行音乐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 ,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 ;第二 ,现代科技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 ,流行音乐与商业炒作的紧密结合 ;第四 ,人们对流行音乐的心理需求 .  相似文献   

11.
关于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是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需要.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要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审美教育的客观需求.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目的在于加强对流行音乐的正确引导,逐渐确立以经典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教育内容的主体,以流行音乐等通俗性音乐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俗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已无所不在,音乐老师应正视这一事实,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指导精神,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目的、有选择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音乐课堂。利用恰当的"流行音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补充现行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热爱课本上的"阳春白雪"音乐的基础上,了解和吸纳其他风格的音乐,从而为造就新一代音乐人才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3.
民族声乐演唱中形体表演泛指演唱中四肢五官的动作表情。它们在演唱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能进一步辅助歌唱表情达意,活跃气氛,塑造完美的舞台形象。本文概括地论述了四类风格的形体表演特点,并提出了形体动作表演的运用原则,以期对民族声乐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数字音乐的发展,改变了流行音乐创作的流程以及音乐产品的销售形式。对流行音乐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并形成新的流行音乐价值链。流行音乐网络传播方式已经被大众所接受,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网络视频与音乐的结合将更好的体现原创性和艺术性。同时也使流行音乐更具商业价值。必然推动着流行音乐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南壮剧的表演艺术有着鲜明的特色:表演风格多元一体,既有地方大剧种风格,又有民间小戏特色,还有浓郁的乡土生活色彩;代表人物的上下场动作讲究文臣要推髯,武将要跳台;道具使用上讲究文不离扇,武不离刀;表演形式中还有进三步、退三步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名艺术家赵丽蓉的小品表演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其淳朴、自然的风格来源于京东化的农民气质,其诙谐、幽默风格来源于京东化的精神气质,其精湛、厚重的风格来源于京东化的艺术积淀。  相似文献   

17.
在豫剧中,小生有其独特的表演技巧。作为常派门生,王希玲在50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成功塑造了众多行当不同、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是当代豫剧女派小生的代表人物。本文以王希玲对小生人物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结合作品《春秋出个姜小白》剧目实例,对豫剧中女小生的表演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樊蕾 《科技信息》2010,(5):131-131
流行音乐选修课程在高校开设,能把流行音乐强烈的愉悦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鲜明的时代感贯彻给高校学生。但是目前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实效性严重不足.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生命、生活、祖国的热爱。同时也能够促进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洁 《科技信息》2011,(30):307-307
本文对流行音乐如何走进高职课堂进行了若干分析,从青年学生心态特点分析了倾向流行音乐的客观原因,提出了在当前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应该融合流行音乐的元素,指出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不仅仅是音乐教育,也体现了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郭蕾 《奇闻怪事》2009,(8):91-92
本文拟由流行音乐演唱会这一具体对象入手,站在对文化整体研究的高度,提出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几种文化特征,以求得对流行音乐会取得一种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