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生态区藏山羊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的高原型藏山羊和山谷型藏山羊,应根据分布地区的生态条件和遗传资源特点,分别进行本品种选育和应用绒用、毛用、肉用及乳用品种进行改良,以保存其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基因,提高其生产性能,分别向绒用、毛用、肉用和乳用方向发展.高原型藏山羊,在海拨4000m左右的高寒地区,开展本品种选育,向绒肉兼用方向发展;由高原地貌向山谷型地貌过渡地带(海拔3000m)的地区,应用绒山羊品种改良提高产绒性能.山谷型藏山羊,在海拔2000~3000m温暖干旱地区,应用绒用山羊改良,生产山羊绒,在海拔2000m以下温暖干旱地区,应用安哥拉山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山羊生产马海毛;在温暖湿润地区,应用肉用、乳用山羊品种改良,生产山羊肉和山羊奶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来,我省先后从英、法、西德、新西兰、奥地利等国家引进六个肉用品种(包括兼用品种以下同),分别同本地黄牛杂交,已得至几十万头的杂交后代,初获成效。为了总结黄牛改良成果,选出理想杂交组合,供生产实际应用,为培育肉牛新品种创造条件,我们几年来对六个引入肉牛品种杂交改良黄牛的效果分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全省做了五次调查,现将积累资料归纳分析如下(有的采用北方兄弟省的部分材料作为对照): 一、肉用牛与本地牛杂交一代的效果 (一)一代杂种牛主要外貌形状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省用进口肉用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杂种肉牛的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远比本地牛为好,充分显示了杂交改良的优越性。但对杂种牛如何饲养培育,关系到今后肉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问题。为此,我们对利本赞×本地黄牛(以下简称利杂F_1)、海福特×本地黄牛(以下简称海杂F_1)的两个杂交组合,在不同养育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究研,并做了生长发育和肉用性能的测  相似文献   

4.
我省自1973年以来,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肉用和乳肉兼用种牛200余头,并于1974年开展了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进行黄牛杂交改良。几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下,在有关技术人员的努力下,牛的杂交改良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随着改良工作的不断发展,1977年国家又在我省建立了13个县的商品牛生产基地,对促进我省养牛业现代化,改变人类食品结构,赶超世界养牛业先进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吉林市启动黄牛改良吨牛试验示范工程吉林省吉林市政府已批准市科委从1994年4月到1996年11月实施黄牛改良、吨牛试验示范工程。这项工程旨在现有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基础上引入夏洛来牛种源,实行经济杂交,开展以“夏西本”X主要模式的三元杂交改良,使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对肉牛品种改良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长期稳定的品种区划和育种目标国家和各省、区都应制定肉牛的品种区划和育种目标,用行业法规来确立下来,不发生重大变化,要保证几十年不变,才能见成效。我国1985年就明确提出黄牛改良的方向是乳肉役兼用山区为西门塔尔改良区,城郊为黑白花改良区,带来了15年的奶、肉牛业的持续发展。2处理好多与精的关系近几年,业界出现了″引种热″、″炒种热″,对新品种引进期望值过高。这不符合世界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美国肉牛品种数目减少最快的时期,也差不多是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现在美国肉牛几乎都成了安格斯牛。品种越多,分配到每个品种的投入就…  相似文献   

7.
前言在自然条件下,奶牛不能生黄牛,黄牛也不生奶牛,但是,奶牛配黄牛,可以生出杂种牛。因此,可以应用胚胎移植的方法,将奶牛的胚胎移植给黄牛,借腹怀胎、获得纯种奶牛。如果这条途径能够走通,那么,这比之用奶牛去改良黄牛,培育低产奶量的杂种牛要周期短,成效快,产奶高。用借腹怀胎法使黄牛生奶牛,比单纯的奶牛胚胎移植奶牛的实  相似文献   

8.
我省西部草原地区牧养的蒙古黄牛耐粗放、使役能力强,但产肉量低、出奶少。为改变其低产状况,培育我国新型肉乳兼用的牛种,我们畜牧研究所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展了应用短角牛改良蒙古黄牛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前,这项研究主要在国营牧场进行,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由于一些措施脱离我国农村的实际,对生产的作用不显著。一九七一年,我们在深入农村社队调查的基础上,冲破旧的传统观念束缚,在农村建立了黄牛改良科研基点。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把牧场的研究与农村社队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大搞群众科学实验,学习和运  相似文献   

9.
湟中县黄牛改良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湟中县黄牛改良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改良现状、改良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改良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锦州地区一养牛户于1997年冬从内蒙古购进肉用牛28头,品种多为当地内蒙古黄牛,少部分为改良品种,1998年6月24日突然出现以呼吸困难、啃土、贫血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24头,其中有一头产后8d的母牛发病因抵抗力差、病情严重而死亡。根据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1.
黄牛是我国的特色资源,为经千年驯养选育的古老品种,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优良遗传种质资源,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好、适应性强与肉质细嫩等优点。但由于长期役用为主,存在生长速度慢、后躯不发达、育肥增重速度慢、胴体产肉少等缺陷,达不到国际肉用牛的要求。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影响肌肉发育的myostatin基因为靶标,选择不同位点进行定点敲除,经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牛。共构建了4个编辑载体,得到25株阳性细胞系;将481枚基因编辑克隆胚胎分别移植入253头受体牛,生产基因编辑牛9头。利用编辑牛精液分别与鲁西牛、蒙古牛和西门塔尔牛配种,生产了221头F1代;观察并测量F1代生长发育指标,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对F1代的屠宰性状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myostatin基因编辑牛的各项体尺指标普遍优于普通牛,后躯发育极显著提升,体型外貌呈典型肉牛特征。所选用的基因编辑位点不影响胎儿发育,出生体重正常,无明显难产现象。胴体肉产量显著提升,肉质品质不受影响。本研究证实,CRISPR/Cas9技术对myostatin基因进行编辑改造,可实现黄牛肉用性能提升,在黄牛品种改良与新品种培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适时授精是决定母牛受胎的重要环节。做到授精适时,必须准确地掌握母牛发情和排卵。为提高母牛受胎率,加速黄牛改良。我们于1977~1978年对本省农村人民公社,以放牧饲养为主,冬春营养较差的本地母牛(黄牛及其杂种),在6~9月配种期间的发情规律和授精时机进行了研究,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母牛性成熟以后,出现发情表现是具有一定客观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这种规律是正确判定母牛排卵时间,进行适时授精,取得较高受胎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快黄牛繁殖改良速度,使养牛业由生产资料迅速过渡到生活资料上米,我们对依安地区当地母牛发情规律进行了调查,初步归纳如下: 一、依安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牛的饲养管理概况依安是个农业地区,位于北纬47.54度,东径125.18度,海拔218.6米,无霜期为126.8天,全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5度,五月到九月的平均气温为摄氏13—21度,年降雨量为474厘米左右,属于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饲养的黄牛主要是以役用为主,从事耕地、运输和为农业生产积攒有机肥料。使役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48头青海东部黄牛乳中四种乳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al-酪蛋白和β—酪蛋白都存在多态性;②四种乳蛋白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954个,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2012,平均基因均质度指数为0.6598;③在青海东部黄牛的αal-CN基因座上发现一个新的等位基因αal-CN^E以及罕见等位基因αal-CN^D.  相似文献   

15.
嫩江地区从一九七四年开始搞冷冻精液改良黄牛和奶牛,改良的牛犊逐年增多,但新产牛犊中,公犊多于母犊。现将几年来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与同志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西门塔尔牛对凉山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效果,选择示范区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代的体重、体尺并与本地黄牛进行了比较,西本F1代牛的各项指标均比黄牛有明显的提高,并在全县29个乡得到了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成果速报     
农业782 项目名称优质肉牛繁育技术体 系研究 完成单位海阳市农业局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项目简介该课题研究紧紧抓住了优质肉牛“繁育技术”、“繁育体系”和“杂交改良体系”三个重点,在当地牛肉用改良、优质肉牛繁育和肉牛新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其中在“优质肉牛区域性定向改良”、“提高优质母牛繁殖率配套技术”和“优质海阳肉牛品种选育”三方面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推广前景该成果应用于我国肉牛生产,将极大提高肉牛的受胎率、繁殖率和产仔成活率,加快役用牛向肉用方向转变,提高肉牛生产水平,改善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优质肉牛及其产品的商品率,促进我国养牛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峨边花牛是我国优良的肉役兼用品种,具有较好的肉用和役用性能,且适应性强,耐粗放,抗病力强等特点。近年来由于产区花牛与当地黄牛混群放牧及杂交等原因,使花牛品种特性的保存受到了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这一宝贵资源不致丢失。根据保种理论和产区经济文化水平,花牛的保存宜按公:母为1:5的比例,建立核心群。采取保存与利用相结合,建立三级保种繁育体系,各家系等数留种,随机交配等措施,将每一世代近交系数增量控制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19.
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单分散聚苯乙烯乳胶粒,然后以得到的PS乳胶粒为模板,通过Sol-gel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向体系中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在表面活性剂/无机界面之间静电作用控制自组装过程。结果在苯乙烯乳胶粒表面形成大约17 nm二氧化硅壳。PS/S iO2核壳粒子通过TEM、SEM、DLS、FT-IR及DSC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外部包覆无机物的乳胶粒赋予核壳粒子改良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2004~2006年在昭觉县洒拉地坡乡上游村开展了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结果表明:西杂牛的体重、体高、胸围、体斜长、适应性、养殖效益明显高于本地黄牛,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