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采用挖掘法对不同带间距柠条林地灌草根系体积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间灌草根系体积水平分布为全部根系与直径≥0.5 mm根系分布特征相似;直径≤0.2 mm根系对全部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在近柠条带1.5 m之内,对16 m带间距林地的影响在2.0 m之后,且呈波状变化;根系体积垂直分布总体上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随着带间距的加大表土层根系逐渐增加;5 m带间距时遵从y=aebx函数关系,10 m、16 m带间距时遵从y=aLn(x)+b函数关系.16 m带间距林地根系水平分布相对均匀,垂直分布在0~20 cm土层比例较大,是比较适合该地区的灌草复合林地.  相似文献   

2.
河堤防护林带树木根系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描述了河林带8种主要造林树种树木根系形态特征,分析了各树种树木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8种树木根系呈“鸡爪状”沿河坡面延展;根系形态种间差异明显,刺槐和龙柏为“垂下根型”根系,水杉,杉木和樟树“斜出根型”根系,柳树、中山柏和桃树为“水平根型”根系;除刺槐外,各树木根系的生物量90%以上集中分布在0-50cm土层中,平均根深为1.0m左右。因此,在河堤上造林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3.
以15株顶坛花椒作样本进行研究,对其根系的根深、根幅、根的直径、侧根的分布范围、叶重、吸收根的密度及重量等进行实地数据采集,从中得出喀斯特石漠化区顶坛花椒根系的生长特征。表明顶坛花椒根系界于散生根型与水平根型之间,根系水平分布远大于垂直分布,反映了根系的发达性及浅根性的特点。根系主要分布在0~35 cm的土层中,吸收根一般分布0~30 cm范围内。土壤环境决定了根系的生长分布特征,土壤容重、土壤水分与根系分布显著相关(P<0.05);垂直方向上,所调查样株根系集中分布于有机质高的土壤上层;水平方向,各根系分布与土壤养分多寡没有明显关系,而更多受制于小地形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15株顶坛花椒作样本进行研究,对其根系的根深、根幅、根的直径、侧根的分布范围、叶重、吸收根的密度及重量等进行实地数据采集,从中得出喀斯特石漠化区顶坛花椒根系的生长特征.表明顶坛花椒根系界于散生根型与水平根型之间,根系水平分布远大于垂直分布,反映了根系的发达性及浅根性的特点.根系主要分布在0~35cm的土层中,吸收根一般分布0~30cm范围内.土壤环境决定了根系的生长分布特征,土壤容重、土壤水分与根系分布显著相关(P<0.05);垂直方向上,所调查样株根系集中分布于有机质高的土壤上层;水平方向,各根系分布与土壤养分多寡没有明显关系,而更多受制于小地形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高速公路下伏老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地震探测及高分辨电阻率探测方法对测线进行联合探测,并辅以钻孔声波探测、钻孔电视成像技术及深部钻孔数据对联合探测结论进行验证及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中轴线南北两侧30 m范围内,K3+580~K3+830区段,深度75~90 m区间采空区广泛分布,并推断确定"三带"及采空区的位置及尺寸;经验证前期物探结论比较准确可靠,并对冒落带、裂隙带及采空区高度确定进行进一步的修正;改变以往老采空区位置及状态确定中"重探测轻验证"的做法,说明少而有效的联合探测辅以必要的验证技术对于老采空区位置及状态的确定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
不同优势度马尾松的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重庆酸雨区不同优势等级马尾松单木的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马尾松个体生物量中地上部分占90%以上,根系不足10%,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枝、根、皮、叶.不同优势等级马尾松林木的根系分布深度与幅度有很大区别.优势木垂直根系深度可达130 cm,水平根系集中在半径为3 m的范围内;而非优势木垂直根系一般不超过80 cm,水平根系集中在1.5 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同径级根系在根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粗根、大根、中根、小根、细根,其中粗根和大根占总根量的90%以上.中、小、细根不足10%.通过根钻法调查酸化土壤中生长的马尾松林木细根的分布特征,发现在40 cm深度范围内有大量马尾松细根存在,并在表层土壤较为集中;细根量随距样木距离的加大而不断减少,一般在距样木2.0 m的位置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7.
科学触角     
《科学世界》2013,(12):12-13
雷达技术探测树木根系分布 粗根(直径大于0.5厘米的根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支撑、固定树冠和为其运输水分、矿质营养等功能。另外,粗根也是储藏树冠固定碳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统计数据、野外调查资料和矢量地图为数据源,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村寨分布进行空间分析。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海拔、坡度和坡向数据,计算111个民族村寨点与水系和道路的距离,基于Getis-ord General G函数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进行空间点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州民族村寨分布于244~1256 m的高程范围,1.14°~40.47°的坡度范围,东坡和南坡是最主要的分布坡向;民族村寨与水系距离在2~1370 m的范围内。分析表明,民族村寨整体上在坡向和与水系距离上属于随机分布,在海拔和坡度上属于高值分布,在与省道、国道和高速公路的距离上属于低值分布,黔东南州民族村寨分布的空间特征与地理环境及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雷达测雨技术是一种主动形式的遥感手段,其可探测大范围瞬时降雨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该文以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中的运用为入手点,阐述了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中运用优势。以雷达测雨技术预报精度影响因素为入手点,对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雷达测雨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文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东峰矿二采区回风大巷在掘进期间与未知小窑火区连通,导致产生多源火区.由于火源位置隐蔽、漏风通道复杂,难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火区进行治理.为了准确探测火源位置及范围,提出了测氡法初探火源,用磁探法、自然电位法进一步确定火源位置及范围的地面氡-磁-电联用技术,并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地面氡-磁-电联合探测技术探测出较精准的火区面积约为950m2,井下钻孔测温圈定高温区域面积约为450m2,约占氡-磁-电联合探测面积的47.3%,且基本位于联合探测的火区范围内,验证了火源探测的准确性,可为后期火区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带杨树根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主要研究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带林木根系分布特征,结论如下:①在道路和沟坡上,随着离根株距离的增加,根系生物量和长度急剧下降;根株附近大根所占比率较高,而较远处细根所占比率较高。②道路土壤中细根相对较少,而农田中较多。③无论在农田还是在道路中,根系主要分布在0 ̄40cm土层内;但路边大根分布深。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法CT技术探查树木内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直流电法应用于树木内部结构探测的成像效果,通过直流电法层析成像技术对不同种类的树木进行了检测实验研究。运用并行电法进行数据采集,利用弧度修正系数对电性参数进行了修正,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树干电阻率剖面。三种树木电性剖面对比发现,不同材质的树木电阻率值差异明显,且树干断面电阻率分布整体表现为里高外低的特征。电阻率分布特性可为树木健康状况诊断提供相关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作为研究区,以土地覆盖、河流道路、DEM、珞珈一号夜间灯光以及兴趣点各数据作为影响因子建立人口指标体系,针对人口空间化中多源数据权重确定方法复杂且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以主成分分析法挖掘各项数据特征,以因子对指标评价体系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多因子加权融合,实现北京市30 m×30 m精细人口空间化.与Worldpop数据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精细空间化结果的精度(R2=0.85、EMR为0.28)优于Worldpop数据的精度(R2=0.67,EMR为0.48);2)北京市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心主城区内,且向外呈现波动性递减趋势,在外围出现多个郊区次中心,与兴趣点密度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3)各类兴趣点因子被赋予了较高的权重,可作为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指示性因子.该研究方法可为其他城市精细人口空间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MapReduce并行计算模型下基于R树索引的Skyline查询算法, 解决了海量空间数据集下执行Skyline查询效率低的问题. 通过建立R树索引实现空间数据不同粒度的范围剪枝, 有效降低了分布式Skyline查询需扫描的数据规模, 提高了在MapReduce模型下Skyline查询的执行效率. 在不同数据分布下进行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 该方法比已有算法在执行效率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林木地下根系的养分竞争影响着林木生长、物种共存和森林群落动态,了解川中丘陵区乡土阔叶树根系构型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探讨它们在土壤环境中根系的适应策略,为该区域的防护林建设与植被恢复物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川中丘陵区“带状采伐改造”采伐带内补植的4种7年生乡土阔叶树桤木(Alnus cremastogyne)、香椿(Toona sinensi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长势良好的桤木、喜树、香椿各7株,香樟6株,测定其地径、胸径、树高和冠幅。采用50 cm×50 cm的网格确定根系的分布位置,按1∶40的比例在50 cm×75 cm的坐标纸上准确绘制出根系的俯视图。将根系全部挖出后,测定各级根系长度及分支前后的直径、各级根数目,根系内、外部连接数目,以及连接长度等指标。【结果】①桤木根系以水平分布占绝对优势(水平分布半径是垂直分布深度的2.29倍),侧根十分发达,根系浅层化;喜树主根十分发达,垂直分布深度是水平分布半径的2.71倍,但其侧根不发达;香樟和香椿则主根和侧根均十分发达。喜树、香樟和香椿均属深根性树种。根系水平分布半径除香樟和香椿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差异显著(df=3,F=145.007, P<0.01);而垂直分布深度除香樟和喜树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树种间均表现为差异显著(df=3,F=99.478, P<0.05)。②不同树种的根系拓扑指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修正拓扑指数(qaqb)、拓扑指数(TI)存在极显著差异($df_{q_{a}}=3, F_{q_{a}}, P_{q_{a}}<0.01, df_{q_{b}}=3, F_{q_{b}}=4.066, P_{q_{b}}<0.05; df_{T_{I}}=3, F_{T_{I}}=69.561, P_{T_{I}}<0.01$)。桤木、香椿的根系为叉状分支结构,它们的qaqbTI分别为0.160、0.097、0.673和0.122、0.047、0.635;喜树、香樟的根系则趋向于鱼尾形分支结构,qaqbTI分别为0.582、0.547、0.885和0.364、0.266、0.799。③不同物种的根系平均连接长度差异显著(df=3,F=6.166, P<0.05)。4种阔叶树根系的平均连接长度按大小排序为:香樟>香椿>桤木>喜树。【结论】桤木和香椿主要通过增加次级根系来扩大根系的分布范围,从而增大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香樟和喜树则主要通过根系垂直向土层中快速延伸,以扩大根系的有效空间,从而更加有效地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研究表明,4种乡土阔叶树种均能在川中丘陵区生长,但根据它们根系构型的差异和植物的生态学特性,桤木适合在光照相对充足的地段栽种,喜树、香椿适合在土壤相对肥沃、水分条件较好、光照相对充足的地段栽种,香樟适宜在土壤相对肥沃、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栽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近年来,枣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在陕西榆林设施枣树基地危害严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枣瘿蚊幼虫在设施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掌握枣瘿蚊在寄主上的发生情况和生物学特性,为该虫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4—5月,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柳树会村,选取枣瘿蚊幼虫危害严重的设施枣树样地。采用五点抽样法、双对角线抽样法、棋盘式抽样法、平行线抽样法和“Z”形抽样法抽取受害枣树,运用全株调查法(全查法)统计每株枣树上枣瘿蚊幼虫的数量。5种抽样方法与全查法之间进行t检验、误差率和变异系数比较,筛选出最适合的抽样方法,然后应用7种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枣瘿蚊幼虫在设施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5种抽样方法均适合设施枣树枣瘿蚊幼虫的调查,其中平行线抽样法为最适合的抽样方法。调查表明,枣瘿蚊幼虫在设施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间相互吸引,密度越大,个体群聚集度越高;其聚集分布由个体的聚集习性引起。依据Iwao的m*-m回归分析确定了枣瘿蚊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为N=3.841 6/D2(2.878 3/m+0.176 5),当枣瘿蚊幼虫的防治阈值设置为4头/株,序贯抽样模型公式为$T_{(n)}=4 n \pm 7.4214 \sqrt{n}$。若调查100株设施枣树,当枣瘿蚊幼虫数量累计大于474头时,需要进行防治。【结论】枣瘿蚊幼虫在设施枣树上的最适调查方法为平行线抽样法,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为该虫在设施枣树上的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线结构传感器的高压电机定子绝缘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技术是高压旋转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监测的有效方法。介绍了一套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和高压异步电动机进行在线局放检测的系统 ,该系统采用一种基于微线理论的新型放电传感器 (简称 MSL S)获取局放信号。详细地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特性 ,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同时 ,对放电量的标定问题进行了讨论 ,指出检测系统的输出信号受检测电路的频率特性、局放信号本身的频谱和从放电点到传感器的传递函数诸因素的影响。对于电机这一类绕组型的绝缘结构 ,视在放电量的标定是与放电点的定位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联合采用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城市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进行测评,以华南某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重点区域开展电磁扫描,在二维空间刻画出潜在污染区域,然后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一步刻画污染深度和垂直污染范围. 研究区废渣堆放位置和污水处理池下游的0~8.0 m、3.5~10.5 m深度范围存在多个电阻率小于8 Ω·m的低电阻异常区(疑似重金属污染区域),其中低电阻异常区的砷(As)和铅(Pb)污染严重,最大质量分数分别达1 170.00、2 700.00 mg/kg. 结果表明: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探测污染地块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初步表征重金属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而指导后续靶向钻探布点和采样,为污染地块的精准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