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培杰  陈刚 《工程与建设》2006,20(3):208-209,253
从居住建筑的现状引出对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思考,将当今成功的创作实例与之前地域性创作的三种倾向进行理性的分析加之对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总结创作手法,从中提炼创作元素,阐述当今新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手法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赵耀 《江西科学》2012,30(3):381-385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通过云南地域性建筑案例的实践分析结合所选取的建筑理论,试图来寻找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苏燕  荣曦  张福栋 《科技信息》2009,(36):I0278-I0278,I0281
本文以印度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回顾印度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印度现代建筑创作实践中较为有影响力的两位建筑师及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创作精神。最后通过中印两国现代建筑的对比,提出了印度现代建筑的发展对中国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建筑创作领域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即建筑要坚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并分析了在该理论指导下带领团队完成的包括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在内的一批当代建筑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建筑设计对地域性的考虑是体现建筑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的关键.当前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树立自己的建筑创作观尤为重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地域性建筑面Il缶的问题和困境,阐释了程泰宁先生自然建筑观中“三个合一”和“三个立足”的内涵与要义,并总结了它对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徽州古民居保护看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徽州民居建筑的古风貌特色研究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地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关系,并将传统地域建筑的特征融入到现代居住建筑中来.提出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通过了解解构主义建筑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展开了对解构主义建筑创作观念、创作形式的理性探讨,并以深圳大运体育中心—"水晶石"为代表性建筑进行拓展,力图对解构主义建筑的建筑创作手法及建筑的特征进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8.
现代建筑中,建筑设计的多元化、艺术化,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建筑整体设计的创作。如何将建筑艺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首先必须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的要求。并将高品位的建筑创作和综合新技术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的功能与美观之间取得平衡并使其相得益彰是建筑创作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总结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如何在创作中通过场地设计、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和“建筑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杨波 《科技资讯》2007,(16):106-106
本文通过当前建筑创作中出现的几个形式主义倾向的例子,分析了建筑创作中导致产生形式主义创作的思想根源,最好提出建筑创作应回归根本,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1.
石力  江平 《科技资讯》2009,(16):87-87
山地建筑形态是山地建筑创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对山地建筑形态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关于山地建筑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建筑形态自身的组织规律和实践探讨山地建筑形态的创作规律两个方面,并提出了今后山地建筑形态研究应加强经济分析、地域文化两个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正春 《科技资讯》2006,(35):227-227
建筑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建筑的发展与建筑所处的地域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地域的材料资源、地形地貌、气候状况等要素对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对建筑的地域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关照了建筑地域性关照下当代建筑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建筑地域性与时代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现代建筑风格雷同,千城一面现象内在原因的分析,指出新地域主义建筑创作是中国现代建筑创作的必然方向;并分析了新地域主义建筑的特征及其创作方法,指出新地域主义建筑的创作应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区别对待,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新地域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14.
倪静 《工程与建设》2010,24(1):39-40,43
中国青年建筑师在错综繁杂的建筑潮流中肩负责任重大,对于建筑的创作也将更为艰辛。困惑固然存在,然而,努力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是最为重要的。在"乐"与"艰辛"并肩的建筑创作之路上,中国青年建筑师会走得更远,会发展得更好,最终会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实现中华民族建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模块化建筑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建筑思想与建筑技术的结合。在当代高技术条件下思考空间问题,模块化建筑节约资源,在材料和物理性能方面多样化,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简洁性和功能性,在较大程度上能解决目前存在的空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选择这个方向做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期望通过对模块化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完善对当代我国模块空间的认识,总结出当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动态性新概念,以助于对建筑创作现状的反思及对建筑创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中国的建筑应提倡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三者并重的建筑创作思想,三者不可偏废.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就能够创作出具有特色的建筑.  相似文献   

17.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筑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建筑设计是否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创作的成败,文中提出了建筑设计中主要应考虑的抗震问题,说明了好的建筑必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建筑思想、创作意图和设计理念等意识的存在和运行呈现出一种"流"式,具有"多层次、动态性、综合性"的特征.文章通过对其3方面特征的剖析和梳理,试图能提供一个较综合、系统的建筑创作意识理论,用以支持建筑创作;同时还从意识层面提出建筑创作中的诸多相关问题,即感性与理性结合、挖掘生活、借鉴历史及尊重自然生态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战后西方建筑思潮的演变特点出发,探讨和分析建筑创作中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变革,并阐述人性化、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建筑学科的创作主题所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与国际接轨情况下 ,更应体现中国地域传统特色。文章以建筑学报( 1994~ 2 0 0 3年 ) 10年间所刊登的建筑作品 (实录或方案 )为统计研究资料 ,结合其创作构思 ,对当代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的手法进行研究 ,认识到中国建筑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 ,应借鉴国外先进理念 ,将中国文化特质融入其建筑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