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湿热咳嗽是临床上常见,而且常常被误诊误治的一种咳嗽,此证与热邪、湿邪、寒邪和气虚、阴虚相关;其病因病机和症状复杂,容易误诊。如果诊断上以苔腻为据;治法以宣降肺气,清热利湿;用千金苇茎汤为主方治疗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分析《金匮要略》攻下剂组方规律 ;对《金匮要略》攻下剂二十四方进行归纳总结 ,在分析治法的同时 ,探讨其理论依据 ;《金匮要略》攻下剂包括攻下行气、攻下泄热、攻下逐饮、攻下逐瘀、缓下润燥、温里攻下、攻下止呕、峻下去积等八种治法 ;攻下剂是通过通腑、安脏、祛邪等方面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
滤波器在实际信号处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检测的信号都含有噪声,而滤波是去除噪声的基本手段。本文介绍IIR数字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巴特沃思、切比雪夫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的数字化变换方法;数字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孙磊 《黑河科技》1997,(3):22-23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指各种慢性胃粘膜的炎症病变。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三种类型。本病以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的“胃痛”、“胃院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1、病因病机1.1饮食停滞饮食不节,或过饥或过饱致冒失和降。《医学正传.胃院痛》上有“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态饮热酒煎,复餐寒凉生冷,朝伤募捐,日积月深,…··做胃院疼痛”的说法。1.2寒邪客胃gbe寒邪,落于脾胃,寒凝脉络,阻滞气机…  相似文献   

5.
湿法冶炼提取贵金属主要涉及氯气、盐酸等腐蚀性较强的化学试剂,机械釜(卧式反应釜)内通氯管由于长时间受到高温腐蚀性液体的浸泡,对通氯管的要求较高,因此选用一种合适的通氯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玻璃钢通氯管在高温腐蚀性液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法应当是价值体系与规范体系的综合体已成共识。晚近不少法学家都重视在规范法学派的既有严整的规范体系内纳入法的价值要求,但法的规范体系与价值体系如何实现相互通约却成了一项技术难题。本文发现,传统自上而下型态的宏观统摄技术虽可解决问题,却也有不足;而微观层面上的概念——“权利”因在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各自拥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具备了非常理想的自下而上的通约功能。如果综合运用宏、微观两个层面的融合技术,特别是赋予“权利”这一概念充分的定义弹性,即可以在法的两套体系之间实现完美通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栓通颗粒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的方法,观察脑栓通颗粒对小鼠耐缺氧的影响;常压耐缺氧法考察脑栓通颗粒的抗缺氧作用;采用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溶液,测定脑内的伊文思蓝含量,观察脑栓通颗粒对小鼠血脑通透性的影响;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考察脑栓通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脑栓通颗粒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气时间,对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下存活时间的效果不明显;脑栓通颗粒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小鼠脑内的伊文思蓝含量,增强血脑通透性;脑栓通颗粒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改善水肿状态。结论脑栓通颗粒对实验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探通冲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6例(396只眼)年龄4 mo~2.25 a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先后采用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探通冲洗法治疗.对组间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摩法治愈率为2.8%;泪道冲洗法治愈率为6.2%,与按摩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探通冲洗法治愈率最高为98.3%,与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0.01).结论:探通冲洗法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中兽医的治法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阐明了“一法之中有八法,八法之中有百法”的道理,并对八法代表方剂的灵活运用及其适应病证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腑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CKD)模型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延缓CKD进展的机理。方法应用5/6肾切除法构建CKD大鼠模型,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腑泄浊组(高、中、低剂量),药用炭组,每组20只,从模型建立后开始灌肠,疗程4周,第4周末检测血清肌酐,血硫酸吲哚酚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 CKD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通腑泄浊组与CKD模型组大鼠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通腑泄浊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通腑泄浊各剂量组和药用炭组血内毒素、D-乳酸含量明显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比药用炭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腑泄浊法具有一定的保护肾脏和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降低大鼠血内毒素、D-乳酸含量,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