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雪梅  肖田元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7):1460-1463,1629
提供多agent制造平台agent之间通讯所需的机器可理解的通讯内容语言,是构建多agent制造平台的重要内容。分析与总结出可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对其本体模型存在提供装配制造知识及支持重构过程两方面需求,并因此将本体模型划分为通用本体与重构本体两部分.以某汽车变速器可重构装配生产线为背景,研究该环境下的具体本体建模技术。在设计了描述装配线制造知识与制造机理的通用本体基础上,通过分析可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的重构机理,定义了由具有装配行为特征的重构动作原语组成的重构本体.构建的本体模型已应用于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以发动机叶片铸造过程为工程背景,将Agent理论用于航空材料成形过程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重点研究MAS的体系结构、通信及协作问题.将多Agent系统理论用于叶片铸造过程,把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可以协调的易解的智能体.给出了Agent之间的通讯方案及实现方法,从Agent之间的基本通讯行为出发,给出了Agent之间的通讯机制、通讯协议及其形式化,详细研究了Agent之间的协作方式.结合工程项目建立了叶片智能监控系统的通讯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XML的MAS通讯其实现方法.基于研究成果,给出了叶片铸造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实例,为改善叶片铸件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Agent的农业经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分布式人工智能中的Agent技术融于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提出了基于Agent的农业经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AEIDSS)的结构和组成,引入界面Agent、管理Agent、数据Agent、模型Agent、知识Agent以及各类决策职能Agent构成系统的主要部件,分析了基于分类器系统的Agent实现方法,探讨了在多Agent通讯与合作环境下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评估、预测以及优化等决策支持功能的工作原理。图2,参13。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Agent的混凝土坝施工仿真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坝施工仿真的复杂建模过程限制了其成为混凝土坝施工管理的有效手段。将智能化仿真与混凝土坝施工仿真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混凝土坝施工仿真与优化方法。采用多策略建模方法来构建具有不同智能层次的Agent模型,简化了Agent模型的实现过程;阐述了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仿真中仿真行为推理建模、规则知识的获取与应用、Agent间的通信与协商机制等多Agent实现方法;建立混凝土坝施工仿真系统Agent分类的整体模型结构,并论述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基于多Agent的混凝土坝施工仿真系统的开发,增强了施工仿真的可信度和适用范围,实际工程的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混流生产过程的高效组织,讨论多阶段混流装配环境下看板控制系统指标设计和运作绩效优化问题.基于换模时间、缓冲区库存、看板容量、生产装配节拍比四个决策变量,建立看板系统模型, 分析该系统的环境依赖性, 以装配线不中断为约束,求解不同状态下系统最优运行绩效. 最后,给出Y公司看板控制系统优化实例.结果显示装配线各工件在制品数量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6.
基于Agent的网络物流配送决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商务下企业物流配送决策面临的新要求,将Agent技术应用于企业物流网络配送决策。分析了电子商务下企业物流配送决策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多Agent的网络物流配送决策系统结构,分析了该系统中Agent间的运作方式,并详细剖析了各子Agent的内部结构。探讨了系统中多Agent间的协调机制,定义了Agent状态转移的协调规则。采用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技术实现了Agent间的交互和通讯接口。通过该系统的调试运行,证明将Agent技术应用于物流配送决策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弹道导弹突防信息对抗仿真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弹道导弹突防信息对抗为仿真对象,即实现系统可扩充性、互操作性和提高大型复杂自适应对抗系统分析论证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基于HLA和Agent的建模仿真技术,设计开发分布式的仿真联邦,重点研究了基于HLA的Agent通信控制、本体模型在Agent知识水平通信中的应用以及提高HLA仿真效率途径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交互行为本体的应用,可以提高集成HLA和Agent仿真环境中的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8.
阮军  LI De-hua  潘莹  YANG Jie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0):2546-2550
为了对多Agent系统中的交互流程、本体(Ontology)语言与通信协议的设计进行可视化的分析和优化,嵌套网(Nested Petri nets)作为建模工具被应用于多Agent系统。使用三层的嵌套网对基于多Agent的对抗模拟模型ISAAC(Irreducible Semi-Autonomous Adaptive Combat)进行层次化建模,其层次的划分为Agent的生存环境(战场)、Agent和Agent的内部推理机。通过实例充分说明了嵌套网表达多Agent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图形化多Agent系统,并探讨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嵌套网理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分布式虚拟试验流程管理的应用背景,分析了虚拟试验流程的层次划分,结合相关的工作流规范和Agent规范提出了基于Agent的协同流程管理系统框架,包括流程系统与Agent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多Agent的功能定义等内容;进一步的,阐述了实现框架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重点包括基于本体的流程ACL、基于"块结构"的流程定义和基于功能Agent的流程引擎等;最后给出了原型系统实例和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基于Agent的分布式智能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众多领域。将多Agent技术应用于多传感器管理领域研究,以开发多传感器智能管理的多Agent系统,提出了基于CORBA的原型系统的基本框架和系统实现途径及方法,其中着重研究了融合Agent与传感器Agent的原型系统结构、基于多Agent理论的传感器管理问题分布式任务分解与控制问题以及Agent之间的协调合作问题。原型系统的研究,为实际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建池  张新宇  黄柯棣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6):1199-1201,1211
在基于agent的仿真系统中,agent之间的协作和通信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而agent的通信问题又是agent协作前提。目前存在的agent通信语言只规范了通信行为,而没有规范通信内容。本体论作为一种知识表示方法,利用它对agent通信内容进行规范化表示是一种可行的方式。首先对本体的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一个例子给出了领域本体的开发方法、步骤,然后对本体理论在agent问通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原生FIPA-ACL在装备保障Agent通信中存在的语义描述范围不够、通信效率较低和语义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FIPA-ACL的装备保障Agent通信语言设计与实现方法.首先对FIPA-ACL的通信原语进行了扩充,并给出原语的形式化语义描述方法;其次对装备保障专业领域的通信本体进行了定义,明确了通信内容使用的基本词汇;再次基于FIPA-SL进行了内容语法定义和通信内容描述;最后对装备保障Agent通信语言进行了实现,并在某部队装备保障智能仿真推演与效能评估系统中进行了应用,验证了本文所提出语言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多智能自主体企业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及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建立基于多智能自主体的顺序型企业供应链系统 ,给出了通用的智能自主体结构和各类智能自主体的本体论定义 ,并描述了系统的通讯和协调机制 .在此基础上 ,考察了协议支付对企业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基于知识的健康管理系统结构, 实现对对象的健康管理.通过对象领域知识的本体建模, 实现领域知识的共享、重用.建立健康管理领域知识相关推理规则, 通过推理机实现对健康管理领域任务的推理. 依据推理结果, 组成具备相关功能的主体, 通过多主体协作, 实现健康管理任务.本文提出通过主体投票实现数 据融合, 提高诊断准确性与可靠性.以螺钉松动诊断监测过程说明系统工作过程与效能.  相似文献   

15.
廖守亿  戴金海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4):1006-1009,1014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基于Agent的分布仿真则是ABMS研究的重要内容,而通信系统是分布仿真中的基础部分。提出并利用Java语言实现了一个基于Agent的分布仿真中的通信系统.首先给出了通信系统的结构及其基本思想,对通信服务Agent、仿真Agent的通信接口和通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给出了基于KQML的结构化的通信协议。在此基础之上利用XML对消息进行封装,并给了了通信原语层的XML/DTD设计,最后对通信系统的实现相关细节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水下机器人(简称AUV)的自主控制系统起着相当于人类"大脑"的作用,它是AUV的核心技术。本文在QNX操作系统下利用多线程技术设计并实现了AUV自主控制系统。介绍了AUV混杂系统结构和自主控制原理,给出了自主控制系统的多线程结构。设计了多线程同步模块,并与QNX消息传递机制相结合实现了AUV自主控制系统线程间的同步与通信。最后在半实物仿真平台上结合具体案例对自主控制系统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AUV自主控制系统能够正确协调各个线程自主完成使命。  相似文献   

17.
基于Agent的分布仿真环境原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Agent的分布仿真是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提出的基于Agent的分布仿真软件框架和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利用Java语言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了一个基于Agent的分布仿真环境原型系统ADSimE。对该分布式仿真环境的主要实现细节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全系统的主要Agent类的UML设计图,重点阐述了保守策略仿真Agent类和乐观策略仿真Agent类的设计及处理流程。最后以闭合排队网络为例,说明了怎样在该环境下进行基于Agent的分布仿真应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上下文信息建模及推理是业务智能化的关键.针对C~4ISR通信领域的智能化,研究了军事通信领域上下文本体建模及推理问题.在基于C~4ISR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信领域上下文本体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给出C~4ISR通信领域元本体的概念、关联、规则等,然后通过对完成使命任务相关的活动分析来驱动C~4ISR通信领域上下文本体的建模,并利用本体自动推理工具完成了上下文推理,最后以一个案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