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技术进步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及能源消费效率作用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GT方程和基于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测定法,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及其能源消费效率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重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能源的大量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技术进步对能源节约的效应微弱.重庆要实现能源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必须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及其对能耗的节约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产出增长函数模型,对云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经验数据进行估计,得出资本增长和劳动增长仍为云南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源,但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并对不同的时期分析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论包含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综合的角度对经济增长理论包含技术进步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已有的关于技术进步研究的理论思路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探索性的看法,认为可以用复杂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这为包含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攀钢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作了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论述了攀钢以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的四大特点;第二部分论述了攀钢以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的五大法宝,第三部分提出了攀钢实现第三次飞跃的发展思路。本文对攀钢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也为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系统科学中的有关方法,将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第三次江苏工业普查资料进行有效的开发,为江苏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大量的定量资料,为扩大江苏工业经济规模、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昕  陈涛 《科技与经济》2011,24(4):58-62
选取长三角两省一市1990—2009年共20年的统计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索洛"余值法"来测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长三角中江苏省经济增长质量较好,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型,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为并重型增长模式,上海还是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江苏和浙江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从技术进步对经济贡献率的趋势来看,两省一市的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先增长后下降。  相似文献   

7.
1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里克在一篇分析美国竞争力的文章中指出,1929-1978年间,美国生产率的增长中有40%来自技术创新,12%来自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即共有52%是由技术进步获得的。根据统计和测算,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本世纪初为5-20%,本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上升为60-80%。技术进步的贡献已明显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它能够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使现有的投资和劳动力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因此有可能创造超常的…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文章利用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云南省改革开放以来TFP的变动,发现云南省TFP波动很大,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状态,技术进步呈滞后状态,进而,在估计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后认为云南省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远选择。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资本、劳动和技术是一国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关键决定因素,而在所有引发经济增长的原因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尤其重要。这具体表现在其渗透于生产力的诸要素之中,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达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劳动消耗的减少,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采用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模型的基础上,使用Eviews8软件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率的贡献份额,最后结合实际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一直是经济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测算中国经济增长的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从要素贡献度的视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由资本拉动和劳动供给构成的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偏低,但不同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偏低的原因并不相同。在供给侧改革下,中国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对三大经济区域采取不同策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是否依靠和实现了技术进步是区分粗放型、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动态生产函数法和索洛增长速度余值法关于技术进步测算的经典理论,通过对辽宁省1986~2008年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测算,得出其技术进步贡献率为46.9%(一般来说,50%是分界),表明辽宁省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而分析了辽宁省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现状,特别是通过横向比较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索罗斯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资本达到一定水平后,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我国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技术进步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财险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重要一员,大力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可以从多方面支持我国提升技术水平。财险业主要经营风险保障型业务,即可以通过风险保障的方式为技术进步保驾护航,也可以通过将保险资金配置于可以促进技术进步的领域的方式,为技术研发提供资本支持,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本文在使用随机前沿方法对技术进步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200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研究了财险保费收入对生产中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财险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率的提升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财险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加,从而通过促进固定资产带动技术进步率水平的提升;财险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对技术进步的溢出作用程度不同,财险业发展水平越高对技术进步率的促进作用越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并基于东部11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变系数的SUR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但存在区域差异;②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存在滞后影响,经济增长不仅受资本投入总量的影响也受到投入结构的影响;③以能源强度表征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认为能源技术进步不仅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而且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能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是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马鹏晴 《山东科学》2018,31(3):94-100
使用投入产出模型,结合上海市统计局数据对上海各部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对各行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技术进步的绝对值来看,2007-2012年间上海技术进步对19个部门的经济增长带来正影响,三次产业技术进步对金融业表现为较大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改进的含有教育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模型.基于一定的假设,建立了一个非自治微分动力系统,并通过变换将其转为自治微分动力系统;利用稳定性理论得出自治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数值模拟实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经济、教育等变量的增长率,表明科技进步和教育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技术,从动态的角度,系统地考察了我国技术进步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以及这些冲击在GDP长期走向中的解释能力。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任何一个冲击都有正的反应,但在这些变量中,资本投入和劳动力对我国经济的长期走势有较强的解释能力,而技术进步的解释能力要弱一些。  相似文献   

17.
吕莹  赵丽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6):125-128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实现“红三角”经济繁荣,必须充分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考虑结构变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传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方法有一个内涵的假定:该经济体各部门具有相同的增长率,即产业结构不变。本文引入投入产出技术这一多部门模型,并结合指数分解等方法,将余值分解为技术进步贡献和产业结构变化贡献两部分,从而将产业结构调整或者说资源重新配置的贡献分离出来,得到结构变动条件下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并利用中国的相关数据做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邱维臣  吴达 《天津科技》2014,(1):32-34,42
2013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17个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科技成果产出日趋活跃,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提升,为保持我市位居全国科技进步监测前列,促进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监测同时显示,我市工业集团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