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目的】为了实现三级甲等医院资源优化分配,改善医院目前存在的资源分配问题,采用远程会诊、远程检查、预约挂号、远程培训/考试等模块,提出一种信息化技术设计方法。【方法】首先,对数据库中已诊疗的病人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病人性别、年龄、所接受检查项目,根据不同指标优化获得最优权数。其次,对已诊疗的病人诊断及手术方案特征加以描述、分类,用数据指标表示。再次,采用人工学习把当前病人各项检查数据与已诊疗病人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根据病人身体各项数据权值,结合各项检查数据,带入一定数学描述函数,得出当前病人诊断及手术方案。最后,对该诊断及手术方案所需医生和设备给以定量描述,把病人诊断及手术方案通过数学描述转换成医生和设备需要量描述。【结果】根据上述优化方法,设计出相应信息化管理软件,在相关医院科室中已为医生诊疗提出一定的参考建议,对医院设备使用进行优化分配。【结论】经临床验证,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医院资源分配效率以及看病效率,节约看病成本,在后续研究中将考虑提高系统精度和稳定性,对系统进行再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日间手术病房的就医人数的快速增加,针对患者的预约分配要求,医院的处理过程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复杂。传统方法通过人工填表进行预约分配,耗时长、效率低,并分散了对医疗方案的注意力,所以迫切需要新的计算科技来解决预约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网络和图论的方法,将患者和日间手术病房之间的预约分配问题,合理表示为一种患者和病床之间的资源优化管理。即把患者和病床之间对应关系,构成二部图(Bipartite-graph)的模型和算法。【结果】采用了改进的算法后,通过在计算机上对数据进行仿真模拟,表明基于该模型和算法基础上给出的排序结果优化了的预约分配方法。【结论】采用二部图模型和改进算法,有效解决目前在日间手术病房的预约分配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优化了医疗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信息的数字化;同时,电子病历和病案的大量应用、医疗设备和仪器的数字化,使得医院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地膨胀。如何对医学数据库进行自动提升和处理,使其更好地为远程医疗和社区医疗提供全面的、准确的诊断决策和保健措施,已成为促进医院发展、提高服务质量而必须解决的新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粗糙集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医学数据库中。本设计主要研究医疗诊断系统中的Rough集属性约简方法。首先收集病人的体征数据;然后利用决策规则一致性检验算法过滤这些数据样本集合,删除在数据样本集合中相互矛盾和重复的样本,从而使数据样本集合保持一致性;再按照决策算法最小化方法来约简体征数据属性;最后得到病人所患疾病的名称及其机率,供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传统的医学伦理学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生命伦理学。它除了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增添的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还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性的事业 ,从而带来一个收益与负担的分配以及分配是否公正的资源分配问题。生命伦理学中的资源分配可分为宏观资源分配与微观资源分配两种 ,前者指各级政府部门所作出的资源分配决策 ;后者是医生或医院管理人员将有限的稀有资源在不同的病人间的分配。无论是宏观资源分配还是微观资源分配 ,都期待从生命伦理学角度对它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已走过了两个阶段:一是建立医疗诊断设备所采集信息及病人治疗信息的存储、传输及共享,构成医联网;二是针对医生、护士所建立的信息化手段,如无线查房、无线开医嘱、无线输液管理系统等.现在需要的则是针对病人住院期间的信息化建设,也就是智慧医院信息化的第三个阶段,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城市货运中复杂的两级车辆路径问题。【方法】考虑道路拥挤、环境污染和噪声滋扰等各种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带时间窗限制和“灰色地带”客户的两级城市分配方案,建立以经济成本、环境影响和社会干扰最小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设计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通过不同分布类型的客户算例进行测试。【结果】新型两级城市分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分配方案,卫星的数目设置对不同分布类型的数据产生不同影响。【结论】该模型对优化城市物流配送路径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为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在可持续城市物流规划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解决门诊患者在同一位医生处初次就诊、检查(检验)后确诊两个阶段的优化安排,使门诊患者尽早完成就医诊疗。【方法】将患者门诊就医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双任务排序问题,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一个动态规划算法。【结果】对于这个双任务排序问题,当第一个任务的加工时间与两任务的时间间隔为常数时,此动态规划算法为多项式时间的最优算法。【结论】对于改善医院门诊的叫号系统,提高就医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描述了笔者所开发的基于视频、X光片及病历数据库的远程专家诊疗系统的结构及实现技术 介绍了利用ColdFusion及VisualC 对HTML在表达式及特殊标签两个方面进行扩展所采用的算法 所使用的扩展标签CFXAPI的技术 ,在效率上高于ASP的对象 ,通用性上好于基于API的扩展方法 并介绍了如何利用系统的视频数据库对病人手术的录像进行点播或实时播放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血液净化治疗在线协同支持系统的组成原理,包括血液净化设备、有线与无线Internet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器及运行于血液净化设备的嵌入式软件和服务器软件;运用嵌入式ARM处理器及其图形化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血液净化设备的设计实现,并通过空气、压力、流量等智能传感器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体征参数与设备运行参数的检测,建立起患者治疗信息库、临床诊疗处方数据库以及设备故障诊断数据库等多种数据资源;借助于Internet网络技术,实现血液净化的"专家系统"、"远程诊疗"等个性化诊疗服务,并提供了在线设备故障诊断、软件升级、故障预处理等维护功能,从而形成血液净化技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架构的设备故障虚拟诊断中心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远程诊断中缺乏会诊管理和协调机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Internet,开放式架构的虚拟诊断中心的概念,设计了虚拟诊断中心的结构方案和专家协作机制.围绕被诊断对象构建了故障案例、基于ActiveX的分析工具和多媒体会议为一体的会诊环境,提高了会诊效率,并通过WebService接口实现了远程专家设备状态数据和案例的共享,支持了专家的协作研究工作.同时,通过采用设备信息管理开放系统联盟提出的机械信息数据库结构,克服了以往会诊系统只针对特定企业监测系统的缺点,并利用SQLServer。的推订阅技术上传企业Intranet,设备数据库的状态数据,保障了企业设备状态数据库的安全性.该诊断中心已在武钢大型轧钢厂加热风机、西安交通大学检测所的转子实验台上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其系统结构合理,运行稳定,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张甜 《科技信息》2011,(5):I0074-I0074,I0408
在传统的就医模式中,病人到医院看病,大量的时间都消耗在非医疗的排队等候上,给就医带来了诸多不便。通过自助服务终端而实现的自助就医系统,其方便、快捷、安全以及个性化的特性,正解决了上面所提到的病人就医的难题。本文通过硬件、功能模块总图、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对自助就医系统功能性需求进行了描述,还对建卡充值、挂号收费、排队叫号、门诊医生站、报告打印等自助模块进行了功髓分析,并实现病人选医生、电子申请单及处方等功能。内容包括系统功能性需求描述(系统硬件需求、系统功能模块总图、系统业务流程图、系甥数据流程图)以及模块功能分析(自助发卡/充值、自助挂号收费、排队叫号、门诊医生站、报告自助打印)。  相似文献   

12.
心脏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电图为诊断心脏病的主要手段。从低成本、高可靠性、实时性和患者的活动范围受限等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APP和B/S网络结构的远程心电图诊断系统:即患者或者医生通过手机APP实现便携式监护终端、无线网络及中心服务器的互联,医院中心工作站对通过4G网络传输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管理,最后医生通过访问后台数据库来查看患者的生理参数等,实现医生与患者间的远程交流并给出诊断意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效果良好,能满足病人随时随地监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与诊疗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妇产科医生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利用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相关研究.结果: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检查、MRI、宫腔镜、腹腔镜,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CSP的金标准.目前采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或多种方案联合治疗,临床中单一的治疗方式不理想,多倾向于联合治疗.目前Ⅰ级证据还没有提出,以至于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基于证据的指南.临床上对待CSP患者应明确疾病的分型及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合患者病情、生育要求、经济条件、医院设施等指标综合分析,选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方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治疗风险,获得良好预后并保存生育力.结论:对于CSP的早期诊断方法已明确,但最佳治疗方案和管理指南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最理想的治疗方式需要大样本数据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是将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应用于远程诊疗,有助于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基于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及远程控制需求,搭建了远程控制平台.利用最新H.264视频编解码技术及高效视频压缩/解压缩设备解决图像传输延时问题,并采用TCP/IP传输协议与上位机校验机制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远程控制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合现有MicroHand微创手术机器人与已开发远程控制平台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建成机器人辅助远程微创手术示范环境.在远程手术机器人系统集成基础上开展两地之间多个时段网络环境测试及远程套环实验.经测试,两地之间控制信号单向平均网络延时最大为12.3,ms,系统双向总延时最大为302.6,ms,数据包丢失比率最大为4.10%.套环实验表明,所开发远程控制平台具有较好的主从控制性能以及远程可操作性,可进一步开展远程手术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磁共振图像和波谱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建立数据库来存储管理大量的磁共振图像、波谱数据以及病人信息,并开发数据共享平台,为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便利.本文采用MYSQL+Apache+PHP的B/S/S体系结构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脑肿瘤诊断辅助决策系统,系统使用基于MVC模式的Zend框架,实现了用户信息管理,病人病历管理,磁共振图像和波谱数据的查询、下载、上传,脑肿瘤体积计算和位置显示等功能,为医生、波谱研究人员、三维重建人员提供了便利,为磁共振波谱对脑肿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远程医学资料共享和远程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眼科病床合理安排的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医院眼科排队模型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模型为M/G/m系统.针对该系统制定评价指标,对原模型进行评价.利用分布参数,按照排队规则设计系统模拟程序,对各种入院及手术时间方案进行讨论和比对,确定最佳安排方案.根据系统内各类病人等待时间的概率分布,得到病人大概入院时间的置信区间.最后给出了所有病人在系统内平均逗留时间最短的病床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缓解城市垃圾运输及处理压力,解决垃圾中转站转运能力不足、投入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研究城市地下垃圾中转站选址 分配问题。【方法】首先,结合城市垃圾收运模式及地下物流特征,建立以垃圾中转站建设成本、垃圾运输成本和垃圾分类管理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数学规划模型。其次,以上海市为例,基于该市空间布局特征,随机生成20组不同规模的算例。再次,借助优化软件CPLEX对模型的有效性及求解效果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借助24组小规模算例进行了实例演练,并进行了成本扰动分析。【结果】1) 建立的模型在300 s内可求解最大问题的规模为1 000个垃圾收集点、50个地下垃圾中转站、4个垃圾处理厂。2) 随着问题规模(垃圾收集点、地下垃圾中转站)的增大,问题求解复杂度急剧增加。3) 单位运输成本相比单位建设成本和单位分类管理成本对选址 分配方案的影响更大。【结论】研究成果不仅对现有选址 分配问题的理论进行拓展,而且可有效缓解城市垃圾收运压力、节省垃圾转运投入成本,为城市环卫规划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血压监护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连续血压远程监护系统.该系统利用手机作为传感器网络的节点,与部署在人体桡动脉上的传感器节点组成体域无线传感网络,实现被监护者脉搏波数据的采集,同时,手机又作为连接远程无线网络的网关,将数据上传至监护中心进行计算、分析,实现连续血压的远程监测.医生通过分析连续血压的变化情况,对被监护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诊断.该系统可以实现在医院外对慢性病人进行远程医疗监护,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蓝牙无线传感网络的病人身体状态实时监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蓝牙无线传感网络设计实现了病人身体状态实时监控系统,目的是实时监测病人的各项生理状态参数,了解病人院外活动过程中的身体状态,保障病人的安全。通过基于蓝牙传感器的病人身体状态采集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病人监护中心3个部分实现了病人身体状态实时监控系统。病人身体状态采集系统通过蓝牙无线传感器对病人的主要生理参数和运动参数进行不间断的实时监测,并借助便携式监护通信终端,将病人的各项数据传输给医院监护中心;监护中心接收来自各病人的数据并存储在数据库中,实时判断病人的身体健康状态,有异常时及时预警,另一方面,可在需要时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病人各项生理参数的变化,以提供给医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远程病人身体状态的实时监护,经过对样机系统的测试,该系统实现了对病人生理参数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存储,并可在心率异常时实时预警,有比较重要的实用价值。该系统还可以加入运动传感器、定位系统和信息融合算法来实现对病人的定位和跌倒监测,以帮助病人在出现异常状态时能够迅速得到救治。  相似文献   

20.
从HIS谈谈PASC     
本文从现代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HIS谈谈加速图像存档和通讯系统PASC的发展,使医学影像信息汇入促进影像信息共享和传统诊断模式的改变,进一步提高医院文字、图像、语音等信息化、网络化。一、医院网络化的要求目前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HIS的应用已经较为普及,它使行政、后勤、辅助和临床科室之间能进行快速的信息交换,如行政领导在网络上可以随时了解到各岗位的人员安排、病人情况以及物资、设备、财务等状况;各科室之间能够快速地交换信息,庞大的数据库里各病人的检查结果、诊治方案、治疗结果能够方便地访问;可进行财务、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