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颐琼 《科技知识动漫》2008,(3):102-102,121
师生冲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为许多意见上的不和、认知差异或者感情不和睦所引起的争执。师生冲突或许会导致师生双方的不愉快或是情绪发泄,但是冲突本身也的确可以避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师生互动过度僵化,以及促进教师态度、观念、言行的转变。因此,文章认为在“协调——冲突”相互转换的平衡机制下。在“对抗——接纳”的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就会自始至终地保持良性的互动状态。  相似文献   

2.
苏立康 《奇闻怪事》2007,(2):125-125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突出特点是饱含丰富的感情。诗歌教学的课堂上,同样需要营造浓浓的感情氛围:学生只有融入诗境,才能真正懂得诗。在这节课上,孙老师以指导朗读,把学生带入诗中:以对朗读的表达恰当与否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以写、读,“答诗”,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苏菲的感情。这就使学生完全融入在诗歌里。学生一首首精彩动人的“答诗”就印证了这一点。在师生讨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又不时引用他人的诗作点评(尽管有的引用不一定恰当),从而以情激情,不断掀起情感活动的高潮,不断深化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这就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诗的课堂里,直到下课铃声把大家唤醒。这实在是难得的宝贵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就现金折扣方式销货涉及增值税业务,提出:会计核算中应增设“销货折扣税金附加”帐户,作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帐户的附加帐户.  相似文献   

4.
赫甦 《奇闻怪事》2007,(3):39-39,38
教师面对一时的问题,因不善于“冷”处理,在“恨铁不成钢”心理下,会对学生进行“训斥”、甚至“挖苦”,将本应是“春风拂面”式的“引导”,变成了“熊熊大火”式的“烘烤”,于是,“理解”和“信任”就化成“娴”随风而去,“感情”和“友谊”则成“灰”而无处可寻,由此,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不再,相互抱怨之声连连,“教学相长”和“师生双赢”也就停留在“理想”上了。此情,如不及时解决,不用说什么教育教学效果,恐怕连起码的“师生情义”都无法建立,最终,学生“情商”的培养就会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实习生与学生间的感情问题张克敏在师专的教育实习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实习生与实习班级上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的感情特别好。师生间的感情这一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现在正日益被人们深人认识。实习生与学生原本是陌生的,何以在短时间内就有那么好的感...  相似文献   

6.
“罗曼蒂克之爱”(romantic love)是个汉语里没有的词,也可以说代表着汉语里所没有的一种感情。圆桌骑士兰斯洛特与王后吉娜薇的浪漫故事早在1170年就有了文字记载,好莱坞永恒的经典《卡萨布兰卡》产生于1942年,但是这两个故事看起来如此相似。可以说12世纪的罗曼蒂克之爱,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至今仍然主导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此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人讲究所谓“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其实就是一个“度”的掌握问题。作为一个班主任──班级之“主”,“度”掌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良好班风的能否形成与光大发扬。一、信任度建立起师生间的互相信任,这是最要紧的。要顺利地实施教育教学目的,使师生在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恐怕离不开师生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因此,班主任教师要主动敞开心扉与学生真诚相通。这就要求教师抛开“尊严”,放下“架子”,设身处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从…  相似文献   

9.
师生情感共鸣发端于情感教学,中学化学“人文性”较多,教学中更为方便应用情感共鸣原理,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从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注重教师自我形象,采用灵活多变教学方法等途径,运用情感共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感情,增加学习化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沟通师生感情,创设情境,巧设导语,变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反馈和加强课外阅读等六个方面着手。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就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享受型生活,并不是在什么收入下都可以从消费心理变成消费行为的。它必须要收入达到了在“消费--储蓄”曲线上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交点以后,即收入水平达到小康以后。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师生不仅要进行智力活动,还要进行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一堂语文课,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入情入境”、“有感情地读”、“体验隋感”这几个与情有关的词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一堂课往往成之于情也败之于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日语中常常被称为“拟声词”、“拟态词”,即“才ノマトベ(onomatope)”是极其丰富的一门语言,日语文章及会话中大量使用。学界从各个领域对“才ノマトベ”进行研究,但对在“拟态词”的下级分类中出现的“感觉拟情词(gijyougo)”和“感情拟情词(gijyougo)”为中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むかむか”作为具体实例,通过对“拟声拟态词词典”、日语语言文字数据库及日本明治以后的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部分例句的使用实态的分析,记述了单一的“才ノマトベ”是如何实现其范畴间的转换和意义上的扩展。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28日,在北京展出一种由索尼与丰田联合开发的能表达感情的小汽车,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它的名字叫“魄特”。这种新型的小汽车,没有普通汽车那样的方向盘和加速装置,全由电脑控制驾驶。更为别具一格的是,它不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且也是家庭的伙伴和“宠物”。当车的主人走近汽车时,它就会以车前灯“眨眼示意”、提高车身高度“起立”、活动轮胎“开玩笑”等,像狗见了主人那样,表现出喜悦的感情。同时还安装有“尾巴”,可以实现“摇尾巴”的功能。如果出现粗暴驾驶时,汽车似乎理解主人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设置在各个座位的…  相似文献   

15.
巨人经典,卷帙浩繁,夜半秉烛苦读,诚如醍醐灌顶,非但使平日里倍觉郁闷的胸襟豁然开朗,亦为大师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大自然入木三分的刻画和思索击掌叫绝!不过也怪,许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者“大智若愚”的缘故吧,有时候竟也能从这些被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奉为圣经的东西里找出一些现在看来颇有几分荒唐的论断。比如《论语》吧,自古就有“半部《论语》平天下”一说,恩见其在华夏子孙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的举足轻重!可就是这样一部绝对的经典著作。其中亦有现在看来不值一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全红霞 《太原科技》2001,(2):44-44,46
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利用移情作用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利用学生的“抱团”心理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形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科技知识动漫》2009,(6):43-44
这是一款名为“Tweet-a-Watt”的联网式电量管理器。这款装置安装了一款无线联网器,用以连接电能表,并且可以将每日消费用户的耗电量传输到用户帐户中。让用户每天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用了多少电,需要交多少电费,这就是所谓的“明明白白”用电了,能让用户实时调整自己的用电习惯,杜绝浪费。  相似文献   

18.
“作文烦!作文难!”这是许多师生对作文的感慨。作文就真的这么让人讨厌吗?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使我感悟到:“不为易亦难,为之难亦易;方法若得当,慢工出巧匠。”  相似文献   

19.
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师生间的沟通是全方位的,可以通过言语,行为、业绩等多种方式进行。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影响师生沟通的因素,还应掌握一定的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三舒 《世界博览》2010,(8):60-61
最近流行一句话,晒感情必分手,晒幸福必“杯具”,感情世界里或许不需要太多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