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提高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探讨其评价机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综合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处理好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价、早期介入、公众参与、多方案比较等;工作程序主要为确定发展目标和环境目标、现状调查与评价、识别与筛选、优化方案与综合防治、部门咨询及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等。结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环境管理机制,构建综合决策的实际内容,形成政府审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对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负责,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识别、现状调查和预测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性不够明确,且未包含工程对地下水水量和水位的影响预测工作等关键问题。结合滇中引水工程,在分析水利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不同工程区段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指标,提出了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类型和工作重点,认为现场调查、勘探、监测宜结合工程识别的影响范围开展;总结了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重难点和主要技术方法,宜在地下水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具体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为从源头预防公路交通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将对环境的考虑融入公路网规划。针对交通决策及其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研究了如何利用情景分析预测公路网规划的潜在环境影响,剖析了未来公路交通发展不确定性的来源,运用因果链分析了未来交通发展及其环境影响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污染物排放定量模型,构建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情景分析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问题,促进可持续的交通决策。  相似文献   

4.
建筑材料物化环境状况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针对建筑材料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建立了建筑材料生命周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 ;并选择水泥、钢材和平板玻璃 3种在建设领域用量较大的建筑材料 ,研究 3种材料物化过程的环境影响 ,即材料在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直接环境影响 ,以及由于使用能源而造成的间接环境影响。模型以物化环境影响负荷和资源耗竭系数作为衡量建筑材料环境影响大小的因子。评价结果表明 ,3种建筑材料的物化环境影响中 ,钢材最大 ,平板玻璃其次 ,水泥最小。该结果可作为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 ,用于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方的决策  相似文献   

5.
杜延成  李清华  薛健波 《科技信息》2010,(25):I0317-I0317,I0330
随着世界各国对地球环境、地区大气、水资源等诸方面"绿色化"认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建设项目中的环境监测便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工作,它是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测评、环境影响后评价、分析预测人为活动造成环境变化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因而,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认识,科学、全面、准确实施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监测操作是搞好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则是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1979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中国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7.
郭长新 《科技信息》2011,(19):I0090-I0090,I0112
自1969年美国颁布国家环境政策法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经历了工程--计划(项目规划)--政策的发展历程,即从最初单纯的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项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影响评价同时兼顾的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程序也在发展中不断地得以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吴苗苗 《科技资讯》2011,(27):150-1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拟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论文针对重庆星星套装门公司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居住环境适宜性分析、产业政策与城市规划符合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总体布局合理,对环境影响小,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可实施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评价认为该项目在拟建场地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能够正确的把握规划及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状况,且对已经变化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及时补充和完善而做出的评价.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建设项目提出有钎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适用于建设项目地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和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的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有:评价工作分级和评价范围确定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与要求,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与要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及要求,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等.该文结合某有色金属冶炼厂的污染物排放和保护目标的分布特点,对EIAA和AERM0D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新导则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